該病發生與氣候、品種和栽培條件關係密切。氣溫8~16°、相對濕度90%、弱光利該菌侵染。低溫多雨、日照少利病害發生。長江流域油菜栽培區冬季氣溫低,雨水少發病輕,春季氣溫上升,雨水多,田間濕度大易發病或引致薹花期該病流行。連作地、播種早、偏施過施氮肥或缺鉀地塊及密度大、田間濕氣滯留地塊易發病。低窪地、排水不良、種植白菜型或芥菜型油菜發病重。
【防治方法】
因地製宜種植抗病品種,如中雙4號、兩優586、秦油2號、白油1號、青油2號、滬油3號、新油8號、新油9號、蓉油3號、江鹽1號、滁油4號等。提倡種植甘藍型油菜或浠水白等抗病的白菜型油菜。
提倡與大小麥等禾本科作物進行2年輪作,可大大減少土壤中卵孢子數量,降低菌源。
用種子重量1%的35%瑞毒黴可濕性粉劑拌種。
加強田間管理,做到適期播種,不宜過早。根據土壤肥沃程度和品種特性,確定合理密度。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用氮、磷、鉀肥,提高抗病力。雨後及時排水,減少漬害的影響。
重點防治旱地栽培的白菜型油菜,一般在3月上旬抽薹期,調查病情擴展情況,當病株率達10%以上時,即用殺菌劑進行防治。
9.油菜葉、莢果上有圓形斑點,病斑邊緣紫褐色,這是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這是油菜炭疽病的症狀。油菜炭疽病在白菜型油菜苗期發生較多,初在莖、葉上產生圓形至橢圓形斑點,中心白色至黃白色,邊緣紫褐色,濕度大時,病斑上溢有紅色黏質物。
油菜炭疽病是由炭疽菌引起的病害。病菌以菌絲隨病殘體遺落土中或附著在種子上越冬。翌年分生孢子長出芽管侵染,借風或雨水飛濺傳播。潛育期3~5天。病部產出分生孢子進行再侵染。
每年發生期主要受溫度影響,而發病程度則受適溫期降雨量及降雨次數多少影響,本病屬高溫高濕型病害。
【防治方法】
種植抗病品種,如新油8號、新油9號、中雙4號、兩優586等。選用無病種子,或在播前種子用50°溫水浸種5分鍾,或用種子重量0.4%的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拌種。
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隔年輪作。
發病較重的地區,應適期晚播,避開高溫多雨季節,控製水肥。
加強田間管理,選擇地勢較高、排水良好的地塊栽種,及時排除田間積水,合理施肥,增施磷、鉀肥,收獲後清潔田園,深翻土地,加速病殘體的腐爛。
發病初期開始噴灑殺菌劑。
10.油菜葉片從邊緣出現黃色“V冶字形斑,嚴重時葉片幹枯,這是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這是油菜黑腐病在葉片上的症狀。油菜黑腐病主要危害葉、莖和莢果。幼苗、成株均可發病。
(1)葉片染病以邊緣出現黃色“V冶字形斑,葉脈黑褐色,葉柄暗綠色水漬狀,有時溢有黃色菌膿,病斑擴展後可導致葉片幹枯。
(2)主軸染病抽薹後主軸上產生暗綠色水漬狀長條斑,濕度大時溢出大量黃色菌膿,後變黑褐色腐爛,主軸萎縮卷曲,莢果幹癟或枯死。
(3)莢果染病產生褐色至黑褐色斑,稍凹陷,種子上生油浸狀褐色斑,局限在表皮上。
該病可導致根、莖、維管束變黑,後期部分或全株枯萎。
油菜黑腐病是黃單胞菌油菜致病變種引起的細菌性病害。該菌在種子上或遺留在土壤中的病殘體內及采種株上越冬。播帶病種子,幼苗出土時依附在子葉上的病菌從子葉邊緣的水孔或傷口侵入,引起發病。成株葉片染病,病原細菌在薄壁細胞內繁殖,再迅速進入維管束,引起葉片發病,再從葉片維管束蔓延至莖部維管束,導致係統侵染。采種株染病,細菌由果柄上維管束侵入,進入種子皮層或經莢皮的維管束進入種臍,導致種內帶菌。此外,細菌也可隨病殘體碎片混入或附著在種子上,導致種外帶菌,病菌在種子上可存活28個月,成為遠距離傳播的主要途徑。在生長期細菌主要通過病株、肥料、風雨或農具等傳播蔓延。
一般與十字花科連作,或高溫多雨天氣及高濕條件,葉麵結露、葉緣吐水,利病菌侵入而發病。此外,肥水管理不當,植株徒長或早衰,寄主處感病階段,害蟲猖獗或暴風雨頻繁發病重。
【防治方法】
種植抗病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3年輪作。從無病田或無病株上采種。種子消毒,可用45%代森銨水劑300倍液浸種15~20分鍾,衝洗後晾幹播種;或用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按種子重量的0.4%拌種,可預防苗期黑腐病的發生。加強栽培管理,適時播種,不宜過早,合理澆水,適期蹲苗,注意減少傷口,收獲後及時清潔田園。
發病初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但對銅劑敏感的品種應慎用。
11.在油菜莢果上產生凹陷不規則褐色疹狀斑,葉片上也有沿葉脈擴展的不規則黑褐色斑,這是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這是油菜細菌性黑斑病引起的症狀。油菜細菌性黑斑病主要危害葉、莖和莢果。
(1)葉片染病先在葉片上形成水漬狀小斑點,初為暗綠色,後變為淺黑色至黑褐色,病斑中間色深發亮具光澤,有的病斑沿葉脈擴展,數個病斑常融合成不規則壞死大斑,嚴重時葉脈變褐,葉片變黃脫落或扭曲變形。
(2)莖和莢染病產生深褐色不規則條狀斑。在莢果上產生凹陷不規則褐色疹狀斑。油菜細菌性黑斑病是由丁香假單胞菌斑點致病變種侵染而引起的細菌性病害。病菌主要在種子上或病殘體上越冬,在土壤中可存活1年以上,隨時均可侵染,雨後易發病。
【防治方法】
選用抗軟腐病的品種。與非十字花科蔬菜進行2年以上輪作,收獲後及時清除病殘物,集中深埋或燒毀。建立無病留種田。帶菌種子可用種子重量0.4%的50%琥膠肥酸銅(DT)可濕性粉劑拌種後播種。
發現少量病株及時拔除,發病初期噴灑30%綠得保懸浮劑500倍液,或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5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77%可殺得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或12%綠乳銅乳油600倍液。每畝噴藥液40~50千克。油菜對銅製劑敏感,要嚴格掌握用藥量,以避免產生藥害。
12.油菜葉片正麵有黃色圓形斑,葉背麵對應病斑處長出白色漆狀皰狀物,這是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這是油菜白鏽病的症狀。油菜白鏽病在我國西南及江蘇、浙江、上海油菜產區發生嚴重。葉、莖、莢果均可受害。
(1)葉片染病先在葉麵上可見淺綠色小點,後變黃呈圓形病斑,葉背麵對應病斑處長出白色漆狀皰狀物。
(2)花梗染病頂部腫大彎曲,呈“龍頭冶狀,花瓣肥厚變綠,不能結實。
(3)莖、稈、花梗、花器、莢果等染病均可長出白色漆狀皰狀物,且多呈長條形或短條狀。係統侵染時產生“龍頭冶症狀,這不同油菜霜黴病。但在油菜花梗上可見霜黴菌二次侵染,即在白鏽菌孢子囊堆裏可見到霜黴菌,這是在競爭營養。
油菜白鏽病是由白鏽菌引起的。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殘體中或混在種子中越夏,種子中混入了卵孢子,播種後,發病率大幅度提高,且多引起係統侵染,產生“龍頭冶症狀。越夏的卵孢子萌發產出孢子囊,釋放出遊動孢子侵染油菜導致初侵染。在被侵染的幼苗上形成孢子囊堆進行再侵染。冬季則以菌絲和孢子囊堆在病葉上越冬,翌年春季氣溫升高,孢子囊借氣流傳播,遇有水濕條件產生遊動孢子或直接萌發侵染油菜葉片、花梗、花及莢果,油菜成熟時又產生卵孢子在病部或混入種子中越夏。
上海地區2~4月降雨量大、雨日多,發病重。
【防治方法】
選用抗白鏽病的油菜品種,如國慶25、東輻1號、小塔、加拿大1號、蓉油3號、江鹽1號、加拿大3號、花葉油菜、雲油31號、寧油1號、新油9號、亞油1號、茨油1號等。
其他防治方法可參見“油菜霜黴病冶。甲霜靈係列殺菌劑對白鏽病有較好的防治效果。此外,還可選用65%甲黴靈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或50%多黴靈可濕性粉劑800~900倍液噴灑,可兼治油菜白斑病。
13.油菜根莖部凹陷,內部軟腐變空,植株萎蔫,植株極易拔起,且有惡臭味,這是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這是油菜軟腐病的症狀。油菜軟腐病在我國芥菜型、白菜型油菜上發生較重。初在莖基部或靠近地麵的根莖部產生水漬狀斑,後逐漸擴展,略凹陷,表皮微皺縮,後期皮層易龜裂或剝開,內部軟腐變空,植株萎蔫,嚴重時病株倒伏幹枯而死。
油菜軟腐病是胡蘿卜軟腐歐文氏菌胡蘿卜軟腐致病變種引起的細菌性病害。該病由土壤帶菌傳病,從傷口侵入,造成危害。
平畦栽培、蟲害多、遇寒流侵襲或濕度大、溫度高發病重。
【防治方法】
播種前20天耕翻曬土,施用酵素菌漚製的堆肥或充分腐熟的有機肥。合理掌握播種期,采用高畦栽培,防止凍害,減少傷口。
發病初期噴灑72%農用硫酸鏈黴素可溶性粉劑3000~4000倍液,或47%加瑞農可濕性粉劑900倍液,或30%氫氧化銅懸浮劑500倍液,或14%絡氨銅水劑350倍液,7~10天1次,連續防治2~3次。油菜對銅製劑敏感,要嚴格控製用藥量,以防藥害。
14.油菜葉片兩麵布滿白粉斑,有時花梗和莢上也布滿白粉,這是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根據症狀判斷,這是油菜白粉病。油菜白粉病主要危害葉片、莖、花器和莢果,產生近圓形放射狀白色粉狀斑,白粉常布滿葉、花梗和莢果的整個表麵,即白粉菌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發病輕者病變不明顯,僅莢果稍變形;發病重的葉片褪綠黃化早枯,種子瘦癟。
油菜白粉病是真菌引起的病害。在南方全年種植十字花科蔬菜的地區,主要以菌絲體或分生孢子在十字花科蔬菜上輾轉危害;北方主要以閉囊殼在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初侵染源。條件適宜時子囊孢子釋放出來,借風雨傳播。發病後,病部又產生分生孢子進行多次重複侵染,導致病害流行。雨量少的幹旱年份易發病。時晴時雨,高溫、高濕交替有利該病侵染和病情擴展。
【防治方法】
選用抗病品種,如新油8號、新油9號。采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增強寄主抗病力。發病初期選用下列殺菌劑噴霧。
15.油菜成熟期有的莢果不能成熟,花序頂部到收獲期仍繼續開花,但不結實,這是什麼病害?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這是油菜硼素營養不足而引發的花而不實症。油菜缺硼多在開花期表現症狀,輕的結莢不實,重的苗期開始顯症。常見症狀有以下幾種:
(1)矮化型植株矮化,花序、花、莢果間距縮短,花蕾、幼莢大量脫落,莢果畸形扭曲或短縮;分枝叢生或分枝節位低,基部2~3次分枝多,雖不斷開花,但不結實;莖和花序頂端黃白色,萎縮幹枯,莖表變為紫紅或藍紫色,皮層具縱向裂口;葉變紫紅色至暗綠色,有紫色斑塊,葉脈黃色,葉片小,皺縮,質厚脆;根腫大,根係發育不良,表皮龜裂呈褐色,支根和細根少。
(2)徒長型植株明顯增高,株型鬆散,花序細長,向下披掛,雖陸續開花,但不結實;根係與分枝均正常,但莢果種子少,有的子實萎縮,出現間隔結實現象。
(3)擬正常型株型、株高、葉、根係均正常,隻是在成熟期有的莢果不能成熟,花序頂部到收獲期仍繼續開花,但不結實。
油菜喜硼,在生育過程中都必須有適宜的硼素營養才能保持發育良好、生長旺盛。缺硼素時,油菜生長受阻,產生萎縮不實症。缺硼與土壤、品種以及栽培技術等關係密切。一是土壤缺硼,紅色黏土、紫色沙土、紅黃泥土硼流失性大,保水保肥能力差的地塊土壤有效硼含量低0.5毫克/千克就會呈缺硼狀態。二是長期幹旱,不僅土壤硼的固定作用增強,還會降低土壤有機硼化合物分解的生物活性,從而使土壤中有效硼的含量降低,加重油菜缺硼症。三是不合理的施肥使油菜體內硼與其他營養元素之間平衡失調,導致或加重缺硼症的發生。例如,偏施氮肥而不配施硼肥,常會導致缺硼症的加重發生;過量施用石灰或磷肥,使油菜吸收過多的鈣元素,油菜體內鈣、硼比率過高,會導致缺硼症的發生。四是遲播、遲栽比適期早播、早栽的發病重;連續種植油菜的田塊和淹水、前茬為水田的菜田發病重;甘藍型油菜較白菜型油菜發病重;不同熟期的甘藍型品種發病程度不同,早熟品種較輕,中熟次之,遲熟最重。
【防治方法】
提倡施用酵素菌漚製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采用配方施肥技術,合理施用化肥,氮、磷、鉀配合施用。嚴重缺硼的地塊每畝施硼砂250~500克,與基肥拌勻後穴施或撒施。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狀,增加土壤有機質和土壤有效硼的含量。
適期早播,培育壯苗早栽,促進油菜根係向縱深發展,擴大營養吸收麵積。做好抗旱排漬工作,促進土壤有機硼的轉化和釋放,同時保持根係活力,提高吸收機能。
適量施用磷肥,每畝施用量不超過40千克。在酸性土壤上忌大量施用石灰,防止土壤有效硼的固定和油菜體內鈣、硼比例失調。
增施硼肥。在移栽前2~3天葉麵噴施一次0.4%硼砂溶液,每畝苗床噴50升。大田施硼應根據土壤缺硼程度,在苗期緩苗後10天內、薹期和花期各施用硼肥1~2次,每畝每次用硼砂50~100克兌水50升葉麵噴施。對嚴重缺硼的每畝用硼砂250~500克兌水400~500升稀釋後灌根。配製硼砂溶液時,應先用少量熱水將硼砂化開,再加水配製。提倡施用21%高效速溶硼肥,每畝用量為100克,可大幅度提高油菜產量。
16.油菜葉片有彎彎曲曲的白色線條,但葉片表皮都存在,這是什麼害蟲危害造成的?如何防治?
【發生與危害】從描述的症狀看,這是由潛葉蠅危害所造成的。在油菜上危害的潛葉蠅主要有菜斑潛蠅、番茄斑潛蠅、肖藜泉蠅、豌豆彩潛蠅等。
番茄斑潛蠅又名瓜斑潛蠅,全國各地均有發生;肖藜泉蠅別名菠菜潛葉蠅,分布在遼寧、內蒙古、新疆、青海、河北、山西、江蘇;豌豆彩潛蠅又稱豌豆潛葉蠅、菠菜潛葉蠅,除西藏未見報道外,其他各地均有發生分布;菜斑潛蠅別名甘藍斑潛蠅,分布在台灣。在我國油菜上危害較重的是番茄斑潛蠅和豌豆彩潛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