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七星果原僅產於江蘇泰興和邗江,為稀有品種,係從佛指中選出。生長特性、種實、種核大小均與大佛指相仿,但種核的兩麵均具針孔狀稀疏凹點7~14個(似星星)。葉色較深,花期稍遲,種子成熟亦遲幾天,糯、甜性優於佛指,品質更佳,但發枝力略差,成枝率略低。
(3)(大)馬鈴主產江蘇邳州、浙江諸暨。出核率22%~25%,310粒/kg,出仁率75%~78%,性糯味香,但胚芽稍帶苦味。抗逆性強,豐產性能良好,適宜栽培的地區廣泛。
(4)洞庭佛手(洞庭皇)產於江蘇蘇州洞庭山。果型大,260~299粒/kg,出核率22%~25%,出仁率78%~80.38%,性糯味甜,品質優良。發枝量大,開花結果時間早,豐產性能強,抗病蟲能力也強,但存在大小年現象。
(5)(大)梅核產於江蘇、浙江、廣西,以浙江諸暨為最佳。出核率25%~28%,出仁率78%左右,種質細膩,性糯味強,但種核較小,並有較重的苦味。突出優點是豐產性強,抗逆性特強。
(6)金墜子(大金墜)主產山東郯城。果形大且較均勻,290~400粒/kg,出核率26%~29%,出仁率約80%,質細,性糯,味香,略帶甜味。速生豐產,成枝力高,萌芽力強,結果性能強,耐旱、澇和瘠薄,但不抗風。
(7)長柄佛手主產於廣西靈川。果柄細弱纖長(4.4~4.8cm),產雙果,360粒/kg左右,殼薄,出仁率78%~82%,質地細膩,味質清甜,糯性亦好。豐產性能良好,樹勢強,但出核率不高(20%)。
(8)海洋皇(海洋王)產於廣西靈川。果大豐滿,比較均勻,種仁味香清甜,280粒/kg左右,出核率25%,出仁率約77%。樹形開張,樹幹粗壯,發枝力強,生長勢旺,大小年不明顯,豐產和穩產性能良好,但肥水不足。管理不善時果小。
(9)(大)圓鈴產於山東郯城。果大,圓球形,質細、性糯,味香清甜。300粒/kg左右,出核率24%~29%,出仁率78%左右。樹勢強健,生長旺盛,短枝在第三年即可結果,大小年不明顯。
(10)龍眼全國各地均有分布。多為實生或根蘖樹,樹勢強健,發枝力強,成枝率高,具明顯的中心主幹。雖然從種實來看,果圓,殼厚,高的出核率僅為24%,出仁率75%左右,且略有苦味,不是優良的食用品種,但它具有適應範圍廣、抗逆能力強、發芽早、落葉遲、生長期長、發芽率較高等優點,是播種育苗培育砧木的首選品種。
由於不少產區已開始從現有的資源中篩選出優良單株,加之繁殖推廣,有的還重新命名,所以,可能有少數優良品種與上述所列名稱不一致,各地在發展時應仔細選用,以防上當。
二、栽植技術
1.園地選擇
生產無公害果品的園地選擇應按照生產無公害食品產地環境條件要求、適地適樹的原則,為了達到早果、豐產、優質、穩產的目的,進行無公害銀杏生產的環境要求地勢空曠、陽光充沛,年均氣溫14~18℃,地下水位不超過1m,選擇土層深度1.5m以上、有機質含量1%以上、含鹽量0.1%以下、pH為6~8.5的排水良好的壤土或沙壤土。如栽在坡地,則坡度應小於15°。
2.規劃設計
果園的規劃要本著統一安排,適當集中,適度規模,以果為主,多種經營的原則。運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改善現有的生產條件,為早果、豐產、穩產打下基礎,從而達到建設高標準無公害果品生產基地的目的。銀杏園的規劃要保證生產用地的優先地位,並使各項服務於生產的用地保證協調的比例。通常銀杏園各部分占地比例為:銀杏樹90%以上,道路3%左右,排灌係統1.5%左右,防護林5%左右,其他0.5%左右。
3.苗木質量
建園時,在確保優良品種的前提下,還應注意根係完整,主側根發育良好,不劈不裂,高徑比100∶1,無檢疫性病蟲害。
4.配置雄株
銀杏是雌雄異株樹種,極少雌雄同株。在發展果用銀杏時一定要配置雄株,且保持合理比例,雌雄比例為100∶(2~4)(同時栽植大小一致的樹,幼齡時4%,成年時2%),並盡量進行人工輔助授粉。
5.栽植時間
在落葉後至翌年萌芽前除封凍期外進行栽植,提倡秋栽,因栽後地溫尚高,根係傷口可以愈合,第二年生長量較大。
6.栽植規格
常規園:株距8m,行距8~10m;密植園:定植嫁接高度40~60cm,株距4m,行距4~5m。在平地或土壤肥力較好的園地疏植,坡度較大或土質瘠薄的園地適當密植。前期密植,逐漸疏移。
7.栽植要求
做到“大塘淺栽,適量基肥,足水踏實”。苗木定植時,穴坑不小於0.8m×0.8m×0.8m。挖穴時將表土和底土分別堆放,回填時混以綠肥、秸稈、腐熟的人畜糞尿、家雜灰、餅肥等有機肥及過磷酸鈣等,每穴施有機肥40~50kg,過磷酸鈣2~3kg,餅肥2~3kg,有機肥及過磷酸鈣等置於定植穴的下層或中層,先填表土,後將心土覆蓋於定植穴的上層。將苗木置於穴中間,根基結合部與地麵平齊或稍高於地麵,扶正、填土。所填土壤必須敲碎,填土一半時,將苗木輕輕提動,以便根係自然舒展,與土密接,然後再覆土,並在樹苗四周做成直徑0.8~1m的樹盤,澆足定根水,待水滲下後再扶正、覆土、踩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