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章 銀杏豐產栽培關鍵技術1(2 / 3)

三、科學配置雄銀杏

銀杏為雌雄異株,自然條件下靠風媒傳粉。近幾年,銀杏麵積尤其是果用銀杏麵積增長較快,大部分地區在實施過程中卻忽視了雄銀杏的發展,導致銀杏生產雌雄比例失衡,製約了銀杏產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泰興市是聞名中外的銀杏之鄉,全市現有定植銀杏樹550萬株,而雄銀杏樹卻不足3萬株,雌雄比例嚴重失衡,每年需從外地購買大量雄花進行人工授粉,不僅造成資金流失,而且遠距離運輸,容易引進危險性病蟲害,加之氣候的差異,難以保證授粉質量,影響結果產量和種核品質。因此,各地在發展銀杏生產過程中,必須抓好雄銀杏樹適度發展這個環節,平衡銀杏樹雌雄比例。根據筆者對江蘇省“九五”農業科技重點攻關項目“雄銀杏資源研究與開發利用”的研究結果,銀杏雌雄株配置比例以100∶(2~4)為宜(幼年時4%、成年時2%),為發展果用銀杏配置雄樹提供了依據。因此,各地在推進銀杏產業發展時,要充分利用家前屋後、單位庭院、公路、河道兩側以及成片銀杏林,科學發展雄銀杏樹,保持合理配置比例。要從幼樹抓起,切實解決銀杏雄樹奇缺這一矛盾,促進銀杏產業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節 無公害銀杏生產技術

無論何種果品,要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必須做到高產、高效、優質。這取決於兩個方麵,一是品質優,二是產量高,這樣才能獲得最大的生物量。品質優,就是要按照市場需求,生產出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食品;產量高,就是要走良種良法之路,選準品種,科學栽培。

無公害果品是指來自無公害生產基地,按照無公害果品生產技術規程生產,符合無公害果品質量要求的安全、營養、優質的果品。

無公害果品應不受有害物質汙染、不含某些規定的有毒物質,對有些不可避免的有害物質應控製在允許的範圍內,以保證人們的食用安全。無公害果品的生產是有其嚴格標準和程序的,它主要包括環境質量標準、生產技術標準和產品質量檢驗標準,必須經國家有關部門考查、檢測和評定,凡符合以上標準的方可稱為無公害果品。

發展無公害果品符合世界農業發展的潮流,順應人們的消費趨勢,其核心是將傳統農業與現代農業科技相結合,實現農產品“從農田到餐桌”全過程的質量控製,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社會經濟效益。

一、品種選擇

1.銀杏品種的分類

銀杏為一科一屬一種植物,經過若幹年的遺傳變異,形成了許多變種、栽培品種(即通常所說的品種)。據《中國果樹誌·銀杏卷》介紹,目前我國有銀杏品種46個(實際超過此數),根據種核的長寬比例和兩軸線的正交位置,將銀杏品種劃分為5大類。

(1)長子類種核紡錘狀卵圓形,一般無腹背之分。上端圓鈍,下部長楔形。兩側棱線上部明顯,下部僅見痕跡。有金墜子、橄欖果、粗佛子、圓棗佛手、金果佛手、葉籽銀杏、餘村長籽、天目長籽、九甫長籽等品種。

(2)佛指類種核卵形,腹背麵多不明顯。種核下寬上窄,頂禿尖。兩側棱線明顯,不具翼狀邊緣。有佛指、七星果、扁佛指、野佛指、尖頂佛手、洞庭佛手、早熟大佛子、野尾銀杏、長柄銀杏、小黃白果、青皮果、黃皮果、貴州長白果、長糯白果等品種。

(3)馬鈴類種核寬卵形或寬倒卵形,大部分上寬下窄,一般無背腹之分。種核最寬處有不明顯的橫脊。種核先端突尖或漸尖,兩側棱線明顯,中部以上尤顯。有海洋皇、馬鈴、豬心白果、圓底果、圓錐佛手、汪槎銀杏、李子果等品種。

(4)梅核類種核近卵形或短紡錘形,上下寬度基本相等。先端圓禿,具微尖,兩側棱線明顯,中上部呈窄翼狀,有時延至基部。有梅核、棉花果、珍珠子、眼珠子、廬山銀杏等品種。

(5)圓子類種核近圓形或扁圓形,腹背麵不明顯。一般較馬鈴類小,上下左右基本相等。上端鈍圓,具不明顯的小尖,兩側棱線自上而下均基本明顯,並成翼狀邊緣。有龍眼、圓鈴、垂枝銀杏、算盤子、大圓子、小圓子、皺皮果、葡萄果、桐子果、糯米白果、鬆殼銀杏等品種。

2.優良果用品種標準

從生產種子的角度出發,優良果用品種應具備如下條件:

(1)早果幼樹嫁接後3~5年始花始果,1~2年生的枝條即可形成短枝而結果,3~4年生的則開始大量結果。

(2)豐產大小年不明顯,產量變異係數小於30%,產量較高。

(3)品質高種核整齊,果型較大(320~360粒/kg),出核率26%以上,出仁率70%以上;種仁含澱粉60%以上,粗蛋白10%以上。耐貯藏(自然條件下室內存放6個月不幹癟、無空頭)。

(4)結果期長枝齡30年內的短枝仍開花結果,有結果能力的短枝年年結果。

(5)樹冠開張,長勢旺盛樹冠開張度大於100°,長枝年生長量不少於30cm,內膛與外圍結果均勻。

(6)坐果率高平均每個有結種能力的短枝其坐果數量超過0.5粒,或每平方米樹冠投影麵積產白果2kg以上。

(7)抗逆性強相同條件下,遭受旱、澇、病、蟲、風等災害的程度比其他品種輕。

3.主要優良品種

經過漫長的自然選擇(目前仍以此為主,人工雜交選育才剛剛起步),在我國銀杏主產區中逐步選出了一些優良品種,具備了以上全部或大部分標準。

(1)佛指(大佛指)主要產地為江蘇泰興。豐產性能強,大小年現象不太明顯,具有果大(粒重2.1~3.1g)、殼薄(厚度0.046~0.059cm)、仁飽滿(出仁率80.6%~88.5%)、漿水足、味甘糯、耐貯藏(常規貯藏6個月不幹癟)等優點,出核率高,每3~3.5kg出1kg種核。長期以來位居各品種之首,聞名遐邇,暢銷海內外。在1999年昆明世界園藝博覽會上,泰興白果被指定為唯一無公害白果,享有永久冠名權,並獲得著明商標和原產地域產品稱號。全國17個省市引種繁育栽培,表現均較好(早的5年正常結果)。弱點是抗澇、抗風能力不強,如管理不好,大小年明顯,則落果較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