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蓄所的目標管理,目前已成為對儲蓄所實行全麵業務管理的主要手段,自1987年工商銀行全麵試行儲蓄所目標管理以來,取得了很大成績,實踐證明儲蓄所實行目標管理是個有效的管理手段。
第一節儲蓄所目標管理的概述
一、儲蓄所目標管理的概念
目標管理是以現代化管理理論為基礎,在企業經營過程中,重視人的作用,發揮集體智慧,通過目標管理,實現預期目的的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和綜合管理技術。
儲蓄所目標管理,是“目標管理”方法在儲蓄工作中的具體運用,是依據國家的政治、經濟形勢,按照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法令、製度的總要求,根據上級行的要求,確定儲蓄工作在一定時期內的經營總目標,並據以確定各項分目標,使儲蓄所都能按照規定的目標進行管理,對各項經營、管理活動有效地進行組織、控製、監督、調節,借以達到或完成各項任務的一種管理方式。
儲蓄所目標管理的概念主要包含的內容:第一,它是以現代管理為基礎,以係統理論為指導,對儲蓄所工作進行計劃、組織、控製和評價的一種有效手段。
第二,它運用係統工程學原理,立足儲蓄整體運動這個全局,統籌協調各種因素,建立全方位目標管理的體係。
第三,目標管理貫穿於儲蓄所經營管理的全過程,而不僅僅在某一過程或某一方麵進行。
第四,目標管理是通過嚴密的目標體係來實施管理,實現預期目的,它表現為:管理活動以確定目標開始,執行過程中以目標為指針,結束後又以目標成果來評價優劣。目標始終存在於各級領導者和每個儲蓄人員的心中。這種目標體-係是一種縱向的連鎖關係,各層次的目標要為上一層次的目標服務。在目標體係中越是上一層次的目標,越帶有戰略性、指導性和概括性;越下一層次的目標,越具有戰術性、可行性,內容越具體。
由此可見儲蓄所目標管理包含著多種管理技巧,是多門類學科知識的綜合滲透,是一種先進的管理方法。
二、儲蓄全方位管理體係
儲蓄所的管理是一項係統工程。它絕不僅僅局限於儲蓄所這一“點”上,它涉及到相關的各個方麵、各個層次和各種因素。因此舉抓好儲蓄所的管理,必須立足儲蓄整體運行這個全局。運用係統工程原理,統籌協調各種因素,建立全方位目標管理體係,按照現代化全麵質量管理的理論,實行“全員”、“全過程”、“全因素”管理。
“全員管理”就是將涉及到儲蓄所管理的各個層次都直接納人目標管理,建立起縱橫交錯的目標連鎖體係,並按照各自的目標進行自我控製。這就將過去隻抓儲蓄所一線人員,轉變為抓好從上到下各個層次。它包括從經營行行長(主任)到專業科長、分理處主任、檢查輔導員、所主任、儲蓄所的全體有關人員。
“全過程管理”就是按照儲蓄的經營管理過程,把儲蓄所的一切經營管理活動,各種管理環節,任務的考核,執行製度,核算質量,服務質量,安全保衛等都納人目標管琿體係,實行全過程管理。
“全因素管理”就是要抓住影響儲蓄所目標管理的各種主要因素,采取有效措施,進行科學控製和管理。主要因素包括:經營管理因素(製度、措施廣人員素質因素(思想和技能),核算質量因素,基礎設施因素(工具、設備、設施),組織機構因素,分配製度因素,人際關係因素,勞動組合因素,社會影響因素,心理因素。
全方位目標管理體係所提出的是整個儲蓄係統的管理,它所涉及的範圍,已超出儲蓄所這一“點”上,本章主要涉及儲蓄所的目標管理。
三、儲蓄所目標管理的意義
儲蓄所實行目標管理,能夠使儲蓄所的管理科學化、係統化、標準化、製度化,其意義主要是:
(一)有利於加強儲蓄所的管理,
目標管理對儲蓄所實行的是綜合性的管理,是一種有效的管理辦法,管理手段的是否有效是由管理的對象來決定和檢驗的。目前的儲蓄所已經變成綜合性的業務部門,它具有業務種類多,業務量大,變化頻繁,涉及麵廣的特點,儲蓄所如果沒有綜合性的全麵管理,必將會窮於應付,顧此失彼。而目標管理的實施有利於全麵搞好各項工作。
(二)有利於保證規章製度的落實
目標管理是以保證各項規章製度的落實為重點的,因此它有利於保證帳款的安全,有利於提高核算質量。
(三)有利於調動幹部職工的積極性
目標管理的最大特點就是在目標明確的前提下,在自己管理的範圍內,自由地選擇實現這些目標的方式與方法,使職工有了較大的自由度和主動性,能夠更積極主動地做好本職工作。同時由於目標管理的目標訂得具體、明確,而且有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較高要求,這也有利於促進職工積極性的發揮。
(四)有利於增強職工的事業心和責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