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根據能力差異,實施不同的崗位培訓,不斷提高智能水平和業務技術水平。
六、真誠的情感移入,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思想政治工作的對象是活生生的人,而人是有感情的,人的行為往往是受感情支配的。有史以來,“感情”就是一個有強大誘發力的字眼。人們要求得到別人真摯的感情,也要求自己的感情能有真誠的接受者。我們這裏談的感情移入就是有這兩層含義:一是對他.人感情的認識;二是對他人有共鳴性情感反應。在我們社會主義國家的人民中,人與人之間的情誼是真摯的、高尚的、豐富的,也是最有感人力量的。
情感是思想政治工作力量的一個重要源泉。對職工有了深厚感情,才容易正確地看待他們,從本質上、主流上發掘蘊藏在他們身上的巨大積極性,並把這種積極性調動起來。有了這樣的感情,才能有更大的耐心與韌勁,不怕困難,不怕反複,把思想工作做深做細。有了這樣的感情,才能與職工息息相關,體察其饑苦,了解其需要,把握其脈搏,取得其信任,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人是在情感的不斷交流中生活的,情感的相互溝通會激起振蕩。你給他以信任與關懷,他也會給你以信任與關懷;通過多次的交流,情誼會越來越深厚。通常一個人有了思想問題,除了要求組織幫助外,總是找自己信得過和同自己感情好的同誌去談,而這些同誌對他的批評、教育、幫助,往往能收到特別好的效果。反之,對同誌猜疑、怨恨也會發生振蕩作用。多次的振蕩就會加深成見,影響同誌間的正常關係。
那麼,作為一個領導者怎樣才能把自己的情感移人到下屬之中,與下屬之間架起情感的橋梁呢?
要善於觀察下屬情感變化,抓住情感變化的原因
情感的融通是在對方無對抗狀態下進行的。如果對方對你關起了情感熱流的大門,那麼你發出再多的情感信號也是徒勞的,也不會被對方所吸收。觀察下屬情感變化,把握情感變化的原因,其目的是選擇情感融通的渠道,有的放矢地輸出情感,使自己的情感能被對方所接收。因為情感是人對客觀事物的態度的一種反映,它具有兩極性:積極的情感和消極的情感。把握職工情感變化的原因,就要分析發生在他身邊的客觀事物,他所遇到的問題。例如,有些職工住房確實十分困難,“八小時之內身居高樓大廈,八小時以外進入鬥室爬架”。麵對這種情況,領導者要有“看到職工如此,使我深感不安”的情感移人狀態。即使本人無力解決,也要抱著關切的心情,對職工進行安慰。這樣雙方情感就很容易引起共振,加深相互理解。
(二)要體察與適應下屬的情感需要
實踐表明,不同年齡、不同性別、不同職業、不同個性特征的下屬,對領導者的情感的需求和反映是不同的。
青年人對領導者情感的關注比中年人要強。中年人往往感到與領導者共事多年,彼此之間都很了解,因此對領導者的情感需求不如青年人那麼強烈。青年人希望領導者了解自己的工作表現,尤其是對工作成績的認可。因此,在實際工作中對青年人的進步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哪怕一句簡單讚揚的話也能起到情感共振的作用。知識分子對領導者的情感需求是期望得到領導者對自己工作成就的讚賞和關懷,以此作為莫大的滿足和安慰。但知識分子比較注意領導者的工作方法,因此不能簡單化。女同誌比男同誌更善於體察領導者的情感變化,並善於用自己的模式去衡量觀察到的現象。比如,有的女同誌常愛在心裏嘀咕:“領導這幾天不高興,不願與我說話,肯定是對我有看法了”,或是“領導這幾天不高興,是不是自己哪句話說錯了?”甚至領導者的一句話、一個手勢、一個眼神、一個表情,都引起對方揣測一番;所以領導者要注意自己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可能給她們帶來的情感波動。
不同氣質的人對領導者的情感要求也不一樣。重情感的人要求領導者的感情也細。自尊心強的人對領導考的感情要求更高,他們最怕的是破麵子。領導者稍有不慎就會產生誤會,引起人際關係的緊張。當然,以上僅是一般情況而言,具體情況因人而異。總的來說,領導者對下屬要有尊重、體貼、關懷、信任的深厚感情。
(三)要善於角色移植
我們常說:“將人心比己心”,“移過來站過去”,就是角色移植。要真正體察下屬的感情不是很容易的,因為你沒有接觸他那樣的客觀環境,你沒遇到對方那樣的困難或矛盾,你就不可能有對方一樣的情感。那麼,又要求領導者與下屬的情感產生共振,怎麼辦呢?一個有效的辦法就是角色移植。領導者要有意識地調整、變換自己的角色,假如我處在這樣的環境,假如我遇到這樣的問題或矛盾,我會有什麼樣的情感反映?這樣就會設身處地的為職工著想了。
(四)要善於非言語情感移入
盡管人的情感是一種複雜的心理活動,但這種活動仍然可以通過人的麵部衾情、活動的姿態、動作、手勢、眼神等表現出來。領導者在與職工的接觸中,通過表情、動作、眼神等傳導自己的情感於職工,這就是非言語情感移入。
各種情感首先在人們的臉上得到充分的反映,點頭微笑與怒目圓睜,顯然是兩種截然不同的情感反映。所謂“察顏觀色”,顏乃臉麵,色乃神氣也。它正說明了人的麵部表情是複雜心理活動的外部表現。因此,麵部表情有溝通思想的作用,它能表現領導者對人、對事的態度。例如,見到職工點頭微笑,會使對方感到親切;職工操作正確,用手勢表示滿意,會使對方受到鼓舞;與職工談話時全神貫注,會使對方感知受到尊重。
我們上邊說情感移人、情感融通、情感共振,並不是說在思想政治工作中隻講情,不講理,也不導行。而隻是說,情感是做好思想工作的基礎。情與理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各有各的作用,兩者不可偏廢。情固然重要,如不付之以理,就會形成感情用事,損害原則。同時,情也不能代替理,它隻是給理的灌輸奠定了基礎。思想政治工作歸根到底還要靠充分說理,以理服人。隻有把情與理正確地結合起來,做到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才能發揮思想政治工作的巨大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