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員的合理分工
正確合理的分工是實行高度的綜合,充分發揮整體功能的前提和基礎。根據設定的業務崗位,考慮到職工個體的思想基礎、業務水平、個性特征,合理進行分工,是儲蓄所人員管理最基礎的工作。同時,為了調動大家參與管理的積極性,使職工既是被管理者,也是管理者,所主任譯可以按照不同的管理內容進行合理的分工。如有的行處推行的學習輔導員、業務指導員、質量檢查項、行政管理員、紀律監督員的“五員”管理就是此種形式。當然在實踐中如何設置要根據儲蓄所的規模而定。
(六)勞動力的科學組合
職工的單個要素好,不一定全所整體效應強。要使整體功能達到最佳狀態,關鍵是對單個要素優化配置、科學組合。在勞動力的配置組合中應遵循以下原則:一是匹配原則。即勞動者的能力、水平要與實際崗位需要相匹配,量才適用;二是相融原則。儲蓄所各個業務崗位之間都是相互聯係的,往往是幾個聯係最密切的崗位組成一個業務活動單元(如一個業務專櫃)。同處於一個單元之中的各要素應該相融,這樣才能搞好團結,充分發揮出整體效應;三是互補原則。即應盡力使每個業務單元中的成員間無論在工作能力、業務水平上,還是在年齡結構、個性特征上都能互補,使團體成員搭配錯落有致、生機勃勃;四是效益原則。勞動力組合是否科學合理,最終標準是工作效率高低,服務質量、業務所量好壞。
(七)定額定員,實行崗位責任製
當前儲蓄所已普遍推行了目標承包管理,所主任理所當然地處於領包人的地位。以承包的方式對儲蓄所實施目標管理,無疑給基層帶來了生機和活力,但也增加了所主任管理的難度和工作壓力。要變一人難為大家難,變一人壓力為全所壓力,就必須把承包目標層層分解,實行崗位責任製,使之縱向到底,橫向到邊,責任到人,實行全員承包,使千斤重擔大家挑。
定額定員就是實行全員承包、分解承包目標的有效方法之一。所謂定額就是指在一定的業務技術水平和勞動組織條件下,為完成一定量的工作和達到規定的工作質量要求而規定的勞動消耗量的標準。依據具體任務不同,一般有工時定額和工作量定額兩種形式;所謂定員就是根據工作任務和業務發展情況,合理設置勞動崗位,規定各類人員的數量界限。依據不同情況,一般有按效率定員、啦設備定員、按崗位定員、按職責定員等形式。儲蓄所的定額定員一定要有具體量化、質化目標,要與落實崗位責任製和貫徹物質利益原則緊密結合起來,使每個人既明確職責、目標,又了解利益關係,充分調動職工的積極性。
(八)注重智力資源開發,提高職工素質
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所需諸種資源中,具有較高智能水平的人是最重要的資源。然而,高智力水平的人才資源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要靠社會組織的不斷開發。智力資源開發或者說人才開發包含著兩+方麵的內容:一是如何挖掘人才,發現人才,充分發揮現有人才的作用;二是如何通過各種途徑教育培養、鍛煉提高人才。
作為儲蓄所主任來說,教育人、培養人、不斷開發智力資源、提高職工智能素質是其重要職責,也是儲蓄所重要發展目標之一。儲蓄所人才開發的意義在於:首先是業務發展的需要。隨著儲蓄事業的迅猛發展,信用方式越來越多,勞動手段越來越先進,經營管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這種客觀形勢就要求職工要有更高的智能素質;其次,提高職工智能素質是內涵擴大再生產的需要。隨著儲蓄業務發雇,適當增加機構、人員是必要的,但更重要的是提高勞動生產率,而提高人的智能素質是提高勞動生產率的根本途徑。
在人才開發上要注重學用一致、立足發展、開發智能的原則,以崗位培訓和在實踐中鍛煉提高的原則,以及提高智能水平與提高思想水平相統一的原則。所主任不但要關心對―職工的使用,而且應關心他們的學習與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