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名存實亡後,戴高樂的事業此時幾乎陷入絕境,這時,他的事業所得到的最重要支持來自英國。但戴高樂仍然信心百倍。1940年6月18日,在英國廣播電台的播音室裏,下午6時,戴高樂向全世界、也向淪亡的法國,發表了演說。戴高樂宣告:“法國並非孤軍作戰,它有一個龐大的帝國作為後盾,它還可以與控製著海洋並在繼續作戰的不列顛帝國結成同盟,也可以像英國一樣充分利用美國巨大的工業資源。”戴高樂號召:“我,戴高樂將軍,現在在倫敦。我向正在英國領土上和將來可能來到英國領土上的持有武器或沒有武器的法國官兵發出號召,向目前正在英國領土上和將來可能來到英國領土上的一切軍火工廠的工程師和技術工人發出號召,請你們和我取得聯係。”
戴高樂說:“無論發生什麼情況,法蘭西抵抗的火焰決不會熄滅!”他的聲音震撼著幾千萬法國人民的心靈。在戴高樂的旗幟下,集中了來自法國各方的自由戰士,他們在打敗德國的過程中作出了重要貢獻。6月19日晚,他利用英國廣播向法國民眾大聲宣布:一切手中有武器的法國人,繼續作戰是大家不能推卸的責任。扔掉武器、撤離陣地,或者把屬於法國的土地交給德軍,那是叛國行為!但法國的軍政官員們沒有人理睬戴高樂的聲音。在倫敦,戴高樂接到召他回國的“命令”。他立即給魏剛複信,說隻要不投降,我願意參加組織起來的任何法國抵抗力量。貝當政府發了一道命令,命令戴高樂到圖盧茲的聖米歇爾監獄去“自首”,聽從“戰爭委員會”審判。這個委員會先是判處戴高樂4年的徒刑,然後根據偽政權國防部長魏剛的指示,改判“死刑”。
戴高樂又向法國駐海外的殖民總督們發電報,要求他們堅持作戰。他還請他們來倫敦會談,得到的是一片嘲笑聲。那些總督們認為戴高樂是野心勃勃、追名逐利的家夥。他們認為戴高樂在官場中惟一值得一提的經曆是在雷諾內閣中擔任過陸軍次長。北非總司令兼摩洛哥總督諾蓋將軍決心繼續作戰,但他不想響應戴高樂準將。6月20日,貝當向希特勒求和。貝當求和的消息通過西班牙傳給了希特勒。20日早晨,希特勒要求法國停戰談判代表團到圖爾附近盧瓦爾河的橋上同德國的代表會晤。6月21日中午,在首都巴黎市郊的貢比涅森林,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法軍總司令福煦元帥向德國宣讀條款的列車上。德國人選中此地報複法國人,是為了增加報仇雪恨的甜美滋味。這些對戴高樂的話不置一顧的官員們,在希特勒麵前,靜聽德國軍官凱特爾宣讀德國提出的條款。麵對如此苛刻的條件,法國的軍政首腦們都同意了。6月22日下午,法國代表和凱特爾在停戰協定上簽了字。這一消息震驚了全世界,全世界人民都注視著法蘭西的滅亡,許多法國人聽到廣播後都哭了。德國控製的傀儡維希政府顯然已經無法代表法國,幾千萬法國人民成了亡國奴!在這嚴峻的時刻,戴高樂在倫敦通過廣播大聲疾呼,指責維希政府不合法,宣布成立“自由法國運動”,提出“將自由還給世界,把榮譽歸還祖國”的口號。6月23日,英國政府發表了公告,不再承認貝當“政府”是法國的政府。6月28日,英國正式承認戴高樂為“一切自由法國人的領袖”。
丘吉爾對戴高樂說:“你雖然孤身一人,但我隻承認你一個人!”在法國,維希政府表麵上“合法”,得到美、蘇等許多國家的承認,但英國卻不承認維希政府。在倫敦,戴高樂打出代表“自由法國”的洛林十字旗號,得到了英國的承認。到底誰能代表法國?世界隻相信強權!戴高樂知道這一點,他的力量有限,但正因為這樣,他才必須爭取別國的支持,永不言敗。為了法國的獨立,他一邊與挪威、荷蘭等國的流亡政府取得聯係,尋求他們道義上的支持,一邊擴充實力。他向英國借來白城體育館作為招兵基地,接見逃到英國的法國人,用他那粗獷的聲音打動他們:“如果德軍能來倫敦,早就來了;我認為蘇聯將先於美國參戰,而且美國也會參戰。德國的胃口太大,但卻征服不了蘇聯,進攻蘇聯將是德國失敗的開始。法西斯的侵略會引起大多數國家的反抗。法國暫時還有很多困難,但法國一定會重新獲得解放!”戴高樂堅忍不拔的意誌深深地打動了每一位法國愛國誌士,很快有幾百人站到他的旗幟下。6月29日,他來到利物浦附近的特倫特姆公園,招募了200名阿爾卑斯山步兵,一個坦克連的三分之二,以及一些炮兵、工兵和通訊兵。幾天後,兩艘法國潛艇和一艘巡邏艇宣布追隨他繼續作戰。聖阿塔恩的幾十名飛行員也前來追隨他,6月30日,米塞利埃海軍中將逃了出來,加入“自由法國”的陣營。他的加入對自由法國事業是很大的鼓舞。陸續有人從法國逃出來,甚至許多人從北非來到倫敦,前來追隨戴高趣。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法軍士兵中,有200人加入了自由法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