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中士兵的盔甲和武器
A型人具有注重細節和追求完美的傾向,體現在盔甲上就是全麵防護,不留破綻。比如中世紀騎士的盔甲,從頭到腳都有鐵皮包裹,防護十分嚴實,雖然有些笨重但比較適應日耳曼人強悍的體質。東方的日本古代士兵的盔甲雖然要比西方輕便許多,但複雜程度上有過之而無不及,對身體各部位的防護也非常嚴密。在武器方麵,歐洲人使用的武器(大多自備武器作戰,因此形式多樣)也是複雜多樣、無奇不有、功能齊全,體現了A型人在性格上較為複雜、追求完美的一麵。
與O型性格相聯係的人類戰爭特點
以現實利益出發,建立攻守同盟
對於O型化民族來說,正像英國一位政治家所言:沒有永遠的朋友,也沒有永遠的敵人,隻有永遠的利益。因為隻有利益是最實際的。O型化民族的這種注重現實、理性客觀的作風,能夠讓他們在對外戰爭時采取靈活務實的態度,在戰略上立於不敗之地。
曆史上,英國人為確保自己的利益,長期奉行勢力均衡的原則。他們時而聯合法國壓製德國,時而又協同德國對付法國。總之,隻要能維護他們的利益,他們就不惜把敵人變為朋友,同樣也可以把朋友變為敵人。O型化民族的這種現實主義做法顯然有利於英國人維護他們在世界範圍內的地位,使他們能夠騰出手來去爭奪更多的殖民地利益。
另外,O型人立場堅定、原則性強、愛憎分明、遵守遊戲規則,這種性格決定了他們在戰爭中一旦確定了同盟關係,就會恪守盟約,不會動搖,並履行其戰爭義務。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由O型化的英國、法國、俄國結成的同盟在對敵鬥爭中就非常團結和遵守承諾。在古代羅馬對外戰爭中也是如此,與羅馬結成的同盟國家很少出現背叛羅馬的情況。正是這種牢固的同盟保證了O型化民族在戰爭中的優勢和最終的勝利。
進攻是最好的防禦,在戰爭中尋求重點突破
O型人在性格上比較爭強好勝,而且有強烈的自信心,所以O型化族群在戰爭中往往是先下手為強,率先發難,通過迅猛、淩厲的進攻摧垮敵人的鬥誌,贏取戰爭的勝利。如果進攻不能取得勝利而被迫轉入防禦,O型的信心將受到很大的打擊,鬥誌將受到很大的削弱,而且O型人比較固執,缺乏靈活性,比較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往往會導致他們采取死守硬拚的戰術,最終有生力量將消耗殆盡而招致失敗的命運。
由於O型人有做事抓重點、忽視細節的傾向,所以O型化族群在戰爭中往往能抓住主要矛盾,尋求重點突破,先將敵人的主要力量摧毀,然後以點帶麵贏取戰爭的全麵勝利。另外,重點突破的戰略能夠客觀上讓他們集中優勢兵力打攻堅戰,這樣就進一步增加了勝算的可能。
遵守戰爭的遊戲規則
從性格上看,O型人屬於直性子,做事光明磊落,不愛拐彎抹角,因此O型化族群在發動戰爭之前往往事先宣戰,然後才發動進攻。這在西方戰爭史上表現得非常明顯。在近現代戰爭中,O型化民族也能夠遵守戰爭公約——《日內瓦公約》,給予戰俘一定的人權,不使用毒氣等生化武器等。而且,曆史上最古老的戰爭規則也出現在O型化族群當中,這就是O型化的埃及人和赫梯人簽訂的曆史上最早的停戰協議,開創了通過媾和解決戰爭困局的先河。後經過近現代歐洲戰爭的實踐和完善,形成當代比較成熟的戰爭法則。
把戰俘更多地變為奴隸
古代O型化族群發動的戰爭,往往抱有雙重目的,一是擴張領土,確立霸權;二是掠奪奴隸滿足奴隸製生產方式的需要。不論是古埃及、古亞述還是古羅馬、古波斯發動的戰爭,通常既是為了擴張領土,也是為了掠奪奴隸,這反映了O型人比較注重現實利益的一麵。所以,在戰爭中他們很少將戰俘斬盡殺絕,而是把他們的大多數變為了奴隸,用以滿足社會生產的需要。同時O型人相當自信,敢於冒險,膽子大,所以他們一般不很擔心奴隸造反(盡管斯巴達克起義沉重打擊了古羅馬奴隸製度)。因此,像中國古代(同期)秦將白起坑殺40萬趙軍,或是蒙古人征服過程中動輒屠城的現象,在戰事頻繁的O型化族群中並不多見。
戰爭頻次較高
由於在性格上O型人比較爭強好勝,競爭和冒險意識強烈,這就使得O型化族群之間爆發戰爭的幾率較大,頻次也較高。比如,古羅馬與古波斯(帕提亞)的戰爭持續幾百年。
戰爭是一把雙刃劍,在破壞的同時也在建設,曆史實踐表明,越是戰爭頻繁的地方,往往越容易出現最古老的文明國家,比如埃及王國、蘇美爾城邦都是通過戰爭發展起來的。在武力興盛的時代,戰爭是贏得地位的最有效手段。O型化民族之所以能夠建立起幅員遼闊的龐大帝國,顯然也同他們發動的戰爭的頻繁性有關。
對內戰爭和對外戰爭的不同態度
由於O型人的團夥意識強烈,這導致了他們在戰爭中內外有別的態度,對內統一戰爭由於是在親緣關係較近的族群內進行的,所以戰爭中表現得對自己人溫和一些。更多情況下,他們是把統一戰爭當做是一個大家族內部的事務來處理;此外,O型人能夠現實地麵對戰爭的勝負,而且奉行強者優先的自然法則,這就使得O型化族群的統一要比其他族群容易得多。O型化民族的這一“早熟”特點,顯然有利於一個文明古國的誕生。古埃及帝國、古羅馬帝國、波斯帝國都是在經過內部統一戰爭之後走向強大的。
對異族的戰爭畢竟不是“一家人”內部的戰爭,所以O型化族群這個時候態度和手段都有著天壤之別,在對外戰爭中表現得相當殘酷,毫不留情。這樣做不僅能消滅敵人的有生力量,也可從心理上摧垮其他潛在敵人的鬥誌。比如,O型化亞述帝國的征服戰爭就表現得特別殘酷。古羅馬帝國的戰爭也是這樣,每一次大的勝利都意味著一個民族的消失。羅馬人會把失敗者全部變為奴隸,而那些身強力壯的、反抗的則會被送往角鬥場,在羅馬公民盡情的歡呼聲中,自相殘殺,直到死去。
能夠現實地麵對戰爭失敗
無論在古代還是近現代,無論是古羅馬人還是英國人、法國人,O型化族群在戰爭中都表現出比較現實的一麵,如果大勢已去,他們往往認賭服輸,接受失敗的現實,更多地選擇投降,而不做無望的掙紮。“二戰”初期,法國人在感到他們無力戰勝德國人時,很快便采取了現實的姿態,僅僅一個多月就宣布投降,盡管其主力尚存,仍可將戰爭繼續下去。這也說明了為什麼O型化族群能夠在戰爭頻繁的地區更多地生存下來的原因。
戰爭對文明的促進和破壞
戰爭是一把雙刃劍,在破壞的同時也在建設,O型化族群發動的戰爭也是如此,他們的對外征服同時也是一種文明的傳播。他們是以戰爭為手段、擴張為條件,強製推行他們自己的文化。不論被征服者是落後的還是先進的,最終在帝國新版圖內出現的是征服者的文化,不過,這並不妨礙他們采用被征服者的先進技術。事實上,正是這些新的技術促進了文明的進步發展。更重要的是他們會利用這些技術更有效地傳播他們的文化,灌輸他們的思想,包括他們的語言、風俗、宗教、哲學。這就使得很多被征服的地方最終無一幸免地被同化了。
於是乎,我們再也不能通過以往的標準區分征服者和被征服者,因為他們一道都成為了新的征服者。羅馬帝國的公民權就是這樣逐漸擴大的。O型化民族的文化也因此被弘揚並空前繁榮起來。
O型化民族在文化征服上的熱情,絲毫不遜於他們對戰爭的熱情。這種建立在征服基礎上的文化傳播顯然在一定時期內推動了人類文明的進步,並給B型化族群和A型化族群的興起提供了技術上的和經驗上的準備。
同時,我們也應該看到,O型化族群通過武力為後盾所推行的強製性的同化政策,很明顯不利於形成百家爭鳴的文化氛圍,破壞了人類文明的多樣性。同時,龐大的帝國推行單一的製度和標準,很容易使社會變得僵化和缺乏活力,而這又阻礙了文明的進一步發展。這就在很大程度上說明了羅馬化後的O型化民族世界長期停滯不前的原因。
戰爭中士兵的盔甲和武器
O型人具有做事抓重點的傾向,表現在盔甲的選擇上也是突出重要部位的防護,比如頭部、胸部、腹部,古羅馬帝國的士兵盔甲就比較典型,突出重點要害部位的保護,而胳膊和腿腳全暴露在外,這種保護方式有助於減輕士兵的負擔、保持士兵的體力,進而保證行軍的速度和戰鬥中的快速反應。他們的武器也相對簡單,以盾牌、長矛(標槍)和短刀為主。這種裝備能充分發揮O型近距離格鬥中反應迅速的優勢,保證他們快速的出擊和敏捷的反應。
與B型性格相聯係的人類戰爭
靈活利用敵對國之間的矛盾,分而治之,各個擊破,一般不建立戰略同盟
B型化族群以遊牧的生活方式為主,經常逐水草而居,因此國家觀念和邊境意識都不是很強,他們經常性的遷移決定了他們很難也沒有必要與鄰近國家建立穩定的同盟關係。即使有也多是權宜之計,很可能今天是朋友,明天就是敵人。比如,曆史上蒙古人曾與南宋簽訂合擊金國的協議,但金國被滅之後,這種戰略同盟旋即破裂,宋朝很快成為他們又一個征服的目標。如果是西方國家,這種同盟關係往往比較穩固和長久。從曆史上看,叱吒風雲的匈奴人、突厥人、蒙古人與異族建立同盟的情況少之又少,他們的征服之所以比較順利,而且能輕易擊敗敵對國家的同盟,主要還是他們與生俱來的機動性、不在乎一城一池得失的靈活性,及善於分化離間和捕捉戰場機會的戰爭智慧。因此,他們每每總是能夠輕易破壞敵對國家的同盟,通過挑撥離間(反間計)讓敵對同盟之間相互猜忌,甚至自相殘殺,然後采用分割包圍的戰術給予逐個擊破。
抓住有利時機,乘虛而入,先消滅弱敵,再戰強敵
縱觀O型或A型化族群的戰爭,會發現他們在戰爭中往往是尋找敵人的主力作戰,隻要解決了敵人的主力整個戰爭就會朝著有利於自身的方向發展,並很快取得整個戰爭的勝利。但B型人的思維方式與O型和A型的思維方式全然不同,在戰爭中他們一般是采取先易後難的戰略,先征服強國周邊的弱小國家,形成對強國的戰略包圍,最後再與強國正麵開戰;在戰術上也常常是避重就輕,較少采用正麵強攻(打不過暫時退兵,很少有挫敗感),多采取側麵迂回的方式襲擾、忽悠,在敵人疲憊不堪或露出破綻時突然發起暴風驟雨般的進攻。這種戰略戰術,在B型化蒙古人的征服戰爭中表現得非常典型。一開始,在與南宋短暫交鋒後,發現一時難以取勝,便放棄南下,先行西征;西征返回後仍舊沒有急於正麵強攻南宋,而是先滅西夏,後招降吐蕃,再下雲南大理,最終形成了對南宋的戰略大包圍,完全占據了戰略上的優勢。最終滅亡南宋就隻是一個時間問題了。單就戰爭而言,B型化族群對戰略戰術的運用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正因為如此,他們才可能以極少的兵力、極少的代價,換取最大的勝利,創建曆史上最龐大的雖然並不穩固的帝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