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拒本能、自我實現”。A型民眾自我意識過強,甚至有點自私,他們過於注重自我實現,家庭責任感和傳宗接代的願望日益淡薄,這直接導致了大量丁克家庭和單身族的出現。而且他們的性觀念過於解放也起到了不良的示範效應。長此下去,A型化民族的人口老齡化傾向將越來越嚴重,最終將威脅到他們自己民族的發展和繁榮。上海作為A型居多的大都市,人們的觀念也朝著日本等A型化民族的方向發展,選擇單身和丁克家庭的總量和比例(26%)都遠較文化素質相接近的B型化的北京人(13%)為高,導致近年來上海成為中國大都市中唯一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的城市,長此以往,老齡化同樣會成為製約上海持續發展繁榮的不利因素。
摘編自《世界經濟年鑒2005~2006》。
從世界主要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統計可以看出,A型比例越高的國家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長率越低,O型比例越高的國家人口出生率及自然增長率就越高這樣一個規律。誠然,社會發展水平也會影響到國民的生育觀念,但同等發達程度情況下A型為主的國家依然比O型為主的國家平均而言擁有更低的出生率,則有力地說明了人的性格偏好、思維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也影響到了人們的生育觀念。這種因性格因素差異導致的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長率上的差別,從中國兩個可比性很強的大都市——北京、上海可以更鮮明地表現出來。由於上海A型比例更大的緣故,上海的人口出生率近幾年來一直停滯不前,一段時期甚至出現了人口負增長。
O型族群的地理分布規律及基本性格傾向
從美國的阿拉斯加到南美洲最南端的火地島,從歐洲邊緣的愛爾蘭到整個非洲,還有東南亞島國,活躍著眾多以O型為主導的族群。諸如:冰島、愛爾蘭、尼日利亞、剛果、美國、巴西、哥倫比亞、墨西哥、菲律賓等地。
從O型族群的地理分布來看,O型化族群具有四處擴張傾向和開拓冒險傾向:比如,曆史上四處擴張的古埃及人、亞述人、閃米特人、波斯人、古羅馬人、印加人;這決定了他們的分布主要是以文明中心向四周輻射的形式擴散的;還有一部分具有開拓和冒險精神的O型人則敢為人先地漂洋過海,深入不毛,成為新大陸、新島嶼的最早發現者,比如遷至中南美洲的O型比例達98%以上的瑪雅人、阿茲特克人和100%的印加人,還有率先登錄英倫三島和格陵蘭島的愛爾蘭人、蘇格蘭人、冰島人及(格陵蘭)愛斯基摩人。
O型性格影響下的英國人、美國人
英美民族同屬英語係民族,隻是美國人的成分要複雜得多,它幾乎包容了當今世界的一切種族。所以,與其說美國人是一個民族,倒不如說是一個族群。在英國人當中,A型血的構成要比美國人多近2個百分點且最發達的英格蘭人A型比例更大。這可能就是英國人更含蓄、沉靜,更具有紳士風度的性格根源吧。
“冒險和開拓”是英美民族在性格上的一個最大特點。從英國人的海外殖民到美國人的西進運動,“冒險和開拓”始終都是他們走向世界的裏程。時至今日,英美民族的冒險家們仍舊在創造著一個又一個的世界奇跡。從驚險的徒手攀岩到高空蹦極跳;從孤蓬萬裏過大洋到征服世界最高峰,隻要充滿風險的領域就少不了英國人和美國人的身影。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人類社會之所以充滿活力的源泉和人生價值的所在。
“自由和平等”。生活中,O型小孩經常愛說的一句話是“憑啥了(憑啥給他多給我少、憑啥他可以那樣我就不可以……)”,尤其在孩子多的O型家庭中間,類似的話經常出現。不僅如此,O型孩子比其他血型孩子更愛直呼其父母的名字(就像美國片中小孩叫父母也常是直呼其名),O型夫妻之間也經常用全名相稱。這些小的細節反映出O型人與生俱來的平等觀念,一個家庭如此,一個團夥如此,放大到一個民族更是如此。可以想象當一個O型民族內部有非常多的人對不公正的行為和特權愛說“憑啥了”的時候,民主共和的政治體製還會離他們遙不可及嗎?這種愛問“憑啥了”的性格不僅導致了古羅馬的民主共和,而且也導致了法國18世紀三權分立的思想,最終導致了美國三權分立的政治實踐。同敢作敢為發動資產階級大革命的法國人一樣,英美民族也非常酷愛自由和追求平等。早在13世紀,英國人就出現了帶有民主色彩的議院,美國人更是如此,為了自由和平等進行了長達九年之久的獨立戰爭。戰爭的勝利同時還極大地鼓舞了同是O型為主的拉美人民的獨立運動,並在O型化族群世界引發了連鎖反應。
就個體而言,O型人“魯莽和衝動”的傾向相對於其他血型較強,放大到一個群體,O型為主的英美民族相對於其他民族更加魯莽衝動,尤其是O型更多的美國人和拉美人。在社會生活中,英國人和美國人往往就是因一時衝動、魯莽行事而造成了重大的後果。如美國經常發生的校園槍擊案。這種性格在很大程度上造成美國在發達國家當中暴力犯罪率是最高的現象。但有些時候,易衝動和魯莽行事又常常成為革命運動的推助器,並使革命的勝利成為可能。像法國大革命期間,法國人一怒之下便衝進王宮,俘虜國王,甚至將其推上斷頭台。這種革命現象在不愛衝動的德國和日本的曆史中幾乎沒有發生過,但這也使得法國革命來得更猛烈,而且進行得也更徹底。
“個人主義和團夥意識”是英美國民性格中看似矛盾的一麵。其實不然,因為個人主義並不等同於利己主義,團夥意識也並不等同於集體觀念。前者是以強調個性為前提、以人為本的一種意識形態;而後者則源於O型人強烈的夥伴意識。個人主義提倡的是一種發展個性、實現自我的價值取向,表現在O型為主的社會就是,人們討厭與別人雷同,喜歡能夠張揚個性的打扮,甚至不願和別人擁有同樣的汽車。他們希望借此引起別人的注意卻又不在乎別人的眼光,所以總是作出許多有失常規的、順乎本性的舉動。個人主義還有一個好處就是,O型人可以為了實現個人的理想,不惜丟掉麵子、放下架子、埋頭苦幹直至成功。比爾·蓋茨就是其中的典範。
與此同時,他們的團夥意識也十分強烈,個人主義和團夥意識是一個矛盾的統一體。正如弱肉強食的動物界一樣,在美國這個充滿競爭和風險的社會裏,單靠個人的力量是難以生存的。所以,任何成功的人物身邊總是有許多熱情的支持者。這一團夥也許不是很大,但卻足以形成一股強大的勢力。美國社會的競爭更多表現為家族與家族之間、公司與公司之間、集團與集團之間的競爭,本質上就是團夥之間的競爭、分化瓦解和再組合。此外,英國和美國在政治上經常出現的派係鬥爭、黨派鬥爭,本質上也是O型人強烈的團夥意識在政治上的一種反映。在美國,民主黨與共和黨的鬥爭也許有過緩和,但卻從來沒有停止過。同樣在O型為主的台灣,政壇的鬥爭也非常激烈和白熱化。
“性情直爽、樂於表現”。O型人屬於心裏藏不住事情的人,怎麼想就怎麼說,有什麼就說什麼,有時甚至是口無遮攔,作為個人他們在工作生活中可能常因為他們的直爽得罪過很多人;作為一個民族英國人、美國人同樣也常常因為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招致很多被他們指責的國家的不滿,盡管他們有時說得非常在理。性情直爽的人常常不愛掩飾自己的真實想法,並果斷地將自己的想法付諸實踐,總之,在生活中他們喜歡通過各種有個性的方式表現自己進而引起他人的關注。在美國,你也許經常會遇到一些留著古怪發式、身著奇裝異服的人滿懷自信地走在大街上,甚至你還會看到一些根本就一絲不掛的人徜徉在灑滿陽光的海灘上。這就是O型人,他們所表現出來的遠比他們掩飾的要多,美國人的電影之所以風靡世界,就是同美國人善於表現自我分不開的。
“崇尚力量和權力意識”。在動物界中,我們常常會看到這樣的情形:幾乎所有的雄性動物都會為爭奪交配權或頭領地位,在同類之間展開較量,直到一方退出,一方取勝,勝者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而弱者也會表現出出乎意料的順從。人類作為高等動物,自然也保留了源自動物的一些性情,O型血作為第一個出現的血型、相對比較原始的血型,他們在這方麵無疑更多地繼承了人類祖先的一些特征。美國社會競爭激烈和對成功的渴望,實際上就是人類祖先的一些行為方式在社會生活中的反映。“適者生存,優勝劣汰”的生存法則在美國社會表現得淋漓盡致,他們不憐憫弱者和失敗者,更崇尚成功、鼓勵奮鬥,任何在競爭中取得成功的人,都會像英雄一樣受到世人的仰慕和崇拜。
B型族群的地理分布規律及基本性格傾向
從恒河流域到蒙古高原,從天山山脈到朝鮮半島,分布著眾多以B型為主導的族群。諸如:蒙古、朝鮮、中國北部等地。
從B型化族群的地理分布來看,B型化族群主要分布在亞歐大陸中央地帶,且具有一定的南下傾向:比如,曆史上具有隨遇而安傾向的B型居多的匈奴人多散布於歐亞大陸的北方草原地帶,草原如逢大旱,無法為他們提供足夠的食物供養,他們就會舉族南下,風馳電掣闖入文明的中心掠奪糧草,或幹脆以征服者的身份定居下來。中國北方B型人口居多就是曆史上大量來自北方大草原的遊牧民族頻繁入侵和遷居的結果。
B型性格影響下的中國人
中國是有著幾千年曆史的文明古國,對人類文明的發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曆史上它屢遭外族蹂躪,但奇跡般地生存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