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會遇到很多常見病,隻要病情不嚴重的就可以采用食療的方法來調養。采用科學的搭配,合理的烹調方法,正確的飲食,就可以達到很好的食療效果,對很多疾病都有很好的輔助作用。
隨著年齡的增長,中老年身體的各器官會出現功能減退的現象,隨之而來的是會出現很多的疾病。這些常見的疾病在早期可以采用食療的方法,可以很好的起到緩解和治療的作用。
便秘
什麼是便秘
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每2~3天或更長時間便1次,無規律性,糞質幹硬,常伴有排便困難感,是一種臨床常見的症狀。便秘可分為急性與慢性兩類。便秘多見於中老年人。
便秘的病因
也許你覺的每天都得排便才是健康的。但事實上,排便的需求因人而異,對某些人而言,1天排3次可能是正常的;而對另一些人,1周3次或許就足夠了。其實許多人患的是心理上的便秘,他們自認為有便秘,但其實並沒有。
絕大多數的便秘產生於快節奏的現代生活方式,如中老年飲食過於精細,缺乏足夠的纖維素及飲水過少、生活壓力、缺乏運動、排便不及時等。持續的慢性便秘會帶來許多病變,包括痔瘡、脹氣、失眠、頭痛、口臭、靜脈曲張、肥胖、消化不良、憩室炎、盲腸炎、疝氣等。而糖尿病、帕金森病、多發性硬化症、抑鬱症等也會產生便秘的症狀。
保持每天腸內通暢非常重要,正常情況下,體內在18~24小時後會排泄廢物,超過則會開始產生有害的毒素。
中老年營養與飲食療法
健康的飲食結構永遠是正確的選擇,多吃粗糧和新鮮的水果蔬菜是預防便秘的不二法則,下麵介紹一些簡便有效的飲食良方,中老年不妨對症一試:
自製天然通便劑
洋車前種子是一種有效的天然通便劑,當它和水結合後形成凝膠從而增大糞塊的體積。亞麻仁有助於軟化糞便。您可以從中藥店購買自己配製,這樣可以節省一筆不菲的開支。將2份車前子、1份亞麻子及1份燕麥麩混合,一起研磨,可製成超高纖維的混合物。用水將此混合物調成糊狀,每晚臨睡前服用1~2匙。李子(幹梅)也是最佳的天然通便劑之一。
服用嗜酸菌
持續使用通便劑將使小腸內的細菌被消除,並造成慢性便秘。如果您經常使用通便劑,需服用嗜酸菌,以補充良性的共生菌群。
注意的食品
某些食物能使一些人便秘,但對其他人則毫無影響或恰好相反。例如,牛奶可能使某些人嚴重便秘,但卻使其他人下痢。如果您的便秘是由結腸痙攣引起的,應該避免那些容易造成排氣的食物,例如豆類、白花椰菜、甘藍菜。如果您的便秘嚴重疼痛,您可能有結腸痙攣。
應避免的食物
避免使用過多的純粹的植物油,如菜籽油、橄欖油或大豆油等,並非油本身不好,而是當中老年攝取這些由植物提煉出來的純油時,容易引起便秘及許多其他的消化問題。這些油的問題在於它們在胃內形成一薄膜,使碳水化合物及蛋白質不易在胃內及小腸內消化。這使充分的消化作用延遲了20小時左右,並引發食物腐敗、氣體、毒素等物,存積於結腸及大腸中。
中老年要避免食用會刺激黏膜分泌的食物。勿食乳製品、白麵粉或糖類製品。每天吃新鮮水果、生的綠葉蔬菜、糙米。
早起一杯水
這是一個古老的秘方,每天早晨醒來時,中老年可以喝一大杯水,加點檸檬汁更好。它對清潔結腸預防便秘很有效。
補充營養素
●蘆薈汁:早晚各1/2杯。有治療、清腸功效,也軟化糞便。
●葡萄糖甘露醇或有氧堆體清腸劑:餐前使用,配一大杯水。勿與其他的補充品或藥物同時使用。對有高或低血糖毛病的人特別合適。形成堆體,改善結腸功能。
●嗜酸菌:不含牛奶的嗜酸菌每天2次,各1茶匙。維持小腸內良性共生菌的生存,並使之快速通過胃,抵達小腸。
●蘋果果膠:每天500毫克。纖維質來源,幫助解決便秘。吃生蘋果也有效。
●綜合消化酶:餐後2粒。如果有潰瘍,避免使用含鹽酸的品牌。
●綜合維生素及礦物質複合物:用量依產品指示。便秘導致吸收不良,造成維生素及礦物質缺乏,需加以補充。
●B族維生素:餐前50毫克。幫助脂肪、糖類、蛋白質消化。
便秘保健食療藥膳
菠菜豆腐湯
材料
●菠菜100克,豆腐150克,紫菜湯汁1/4杯,清水適量。
做法
●將菠菜煮軟後搗碎;將豆腐在開水中浸泡1分鍾或在微波爐中加熱40秒備用。
●熱鍋,往鍋中加入菠菜、豆腐、紫菜湯汁和清水,小火煮熟即可。
香菇豆腐湯
材料
●幹香菇100克,豆腐200克,鮮筍肉25克,濕澱粉3小匙,鹽1/2小匙,胡椒粉1小匙,蔥花5克,香油1小匙。
做法
●香菇洗幹淨,溫水泡發,去蒂切成絲,豆腐切成小丁狀。將鮮筍肉切成片,放入熱油鍋中迅速翻炒,盛出備用。
●將水燒開,加入香菇絲、豆腐丁、鮮筍片、鹽、胡椒粉。用濕澱粉勾芡,淋香油撒上蔥花即可食用。
地瓜炒栗米
材料
●地瓜300克,鮮玉米100克,枸杞20克,青椒40克,鹽1/2小匙,植物油1大匙,胡椒粉1/2小匙,澱粉1小匙,味精1/2小匙。
做法
●將地瓜洗淨,切成小丁;將玉米粒焯一下;青椒洗淨切丁;枸杞用溫水泡發;澱粉加水調成濕澱粉。
●將炒鍋注油燒至六成熱,放入地瓜丁炸硬,撈出來控油。
●炒鍋留底油燒熱,下入青椒丁、玉米粒略炒,放入地瓜丁、高湯、鹽、味精、胡椒粉煸炒,加入枸杞炒勻,用濕澱粉勾芡即可食用。
白內障
什麼是白內障
白內障的主要症狀是視力障礙,它與晶狀體渾濁程度和部位有關。嚴重的白內障可致盲。
白內障的病因
營養素代謝
通過動物觀察,發現某些維生素和微量元素缺乏與白內障形成有關,如鈣、磷、維生素E、維生素A、維生素B 2等。
陽光與紫外線
多年來,人們已經注意到陽光參與了人類白內障的形成。在紫外線影響下,磷離子可能與衰老的晶狀體中的鈣離子結合,形成不可溶解的磷酸鈣,從而導致晶體的硬化與鈣化。紫外線還影響晶狀體的氧化還原過程,促使晶狀體蛋白變性,引起白內障。
外界的溫度
國外學者普查,在高溫下工作的60歲以上的工人白內障的發病率明顯增高。
缺氧有關
在缺氧的情況下,可使晶體內鈉、鈣增加,鉀、維生素C相應減少,而乳酸增多,促使白內障的形成。
與內分泌有關
內分泌紊亂可以促使白內障的產生。
中老年應該怎樣預防白內障
中老年要養成多飲水的習慣,同時注意防止腹瀉、嘔吐、大量出汗。補充蛋白質。缺乏蛋白質和維生素A會引起角膜病變、白內障、夜盲症等眼病,中老年應常吃瘦肉、魚類、蛋類、乳類和大豆製品。維生素C能減弱光線對晶狀體的損害,具有防止老年性白內障形成的作用。B族維生素是參與包括視神經在內的神經細胞代謝的重要物質,有保護眼瞼、結膜、球結膜和角膜的作用。缺乏或不足時,眼睛易幹澀、球結膜充血、眼瞼發炎(爛眼邊)、畏光、視力模糊、視疲勞,甚至發生視神經炎症。缺鋅影響維生素A的運轉,引起視網膜視紫質合成障礙,暗適應減弱。含鋅豐富的食物有牡蠣、瘦肉等;鎘不足時,影響胰島素調節功能,造成眼球晶狀體房水滲透壓上升。
白內障中老年飲食要講究
白內障大多發生於45歲以上的中老年中,其主要病變是眼睛的晶狀體發生渾濁,致使病人視力緩慢下降,漸致失明的一種發病率較高的常見眼科疾病。雖然引起白內障的原因很多,但晶狀體渾濁的發生和發展是一個緩慢的過程,眾多的臨床實踐證明,在白內障的發展過程中,飲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倘若能科學安排飲食,便可有效減緩或防止白內障的發展。這裏介紹幾種具有這方麵作用的飲食方法,以供中老年參考。
常飲茶
茶葉中含有一種鞣酸物質,具有抗氧化反應作用。白內障的發生是由於體內氧化反應所產生的自由基作用於晶狀體所致,故中老年經常飲茶可防止白內障的發生。有人研究,每日飲茶5杯,對防止白內障的發生和發展具有良好效果。
多吃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科學研究發現,維生素C具有防止白內障形成的功效。因為白內障的形成是由於光線與氧氣長期對晶狀體產生作用的結果,而維生素C能減弱光線和氧對晶狀體的損害,從而可以防止白內障的發生和發展。為此,患有白內障的中老年應適當多吃一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如番茄、大棗、蘋果、獼猴桃以及新鮮綠色蔬菜等。
多吃富含鋅的食物
據研究,在晶狀體中鋅的含量較高,而患有白內障的人晶狀體中含鋅量明顯減少。所以,缺鋅會促進白內障的形成,因而患有白內障的人應多吃些含鋅豐富的食物,如青魚、沙丁魚、瘦肉、花生、核桃、牡蠣等。
多吃富含硒的食物
科學研究發現,當機體內的硒含量不足時,可導致晶狀體中的穀胱甘肽氫化酶活性明顯下降,白內障的發病率則可明顯增高。所以,中老年預防白內障應適當多吃一些富含硒的食物,如蘆筍、蘑菇、穀物、魚、蝦等。
少吃含膽固醇高的食物
白內障患者其晶狀體含膽固醇量較高,故認為白內障的發生與膽固醇有一定關係,因此含膽固醇高的食物,如蛋黃、鱔魚、動物內髒等應適當控製食用。最後需要提醒白內障患者的是,一旦白內障發展到嚴重影響視力時,就必須及時考慮采取手術的方法進行治療了。
白內障保健食療藥膳
冬瓜綠豆湯
材料
●冬瓜200克,綠豆150克,薑片10克,蔥段30克,鹽1小匙。
做法
●冬瓜去皮、去瓤,洗淨,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綠豆淘洗幹淨,備用。
●鍋置火上,放入適量清水,放入蔥段、薑片、綠豆,大火煮開。
●轉中火煮至豆軟,放入冬瓜煮至塊軟而不爛,撒入鹽,攪勻即可。
香菇小白菜
材料
●香菇50克,小白菜250克,醬油、味精各適量。
做法
●香菇用溫水浸泡後,剪去根,反複清洗幹淨,擠去水分。
●鍋內放油燒熱,放入香菇略煸炒一下,加入醬油,加蓋燒煮入味,加入味精,用水澱粉勾芡,淋油,盛在煸炒過的小白菜上麵即可。
香菇肉粥
材料
●豬肉餡100克,香菇2~3朵,芹菜30克,蝦幹30克,紅蔥頭2~3粒,粳米50克,醬油1小匙,胡椒粉1/2小匙。
做法
●把蝦幹、紅蔥頭、芹菜分別洗淨、切成末。
●把香菇泡軟,去蒂、切絲,將豬肉餡放入碗中加一半調料拌勻備用。
●把粳米洗幹淨,煮成半熟稀飯。
●鍋中倒入1/2大匙油,放入紅蔥頭爆香,加入香菇和剩餘的調料進行快炒,最後加入肉餡、蝦幹、芹菜炒熟,倒入半熟的稀飯中煮約15分鍾即可。
更年期綜合征
中老年怎樣預防更年期綜合征
女性45~55歲進入人生的一個重要時期,隨著卵巢功能逐漸減退,雌激素減少,會出現月經紊亂直到月經停止,並且會發生一係列生理變化,出現一係列症狀,這段時期稱為更年期。更年期由於雌激素減少,內分泌變化,人體內環境發生改變,可出現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出現麵部陣發性潮紅、出汗、眩暈、頭昏、心悸、胸悶、血壓大幅度波動等。由於雌激素減少,失去雌激素保護,可引起血脂升高,體內血膽固醇、三酰甘油及低密度脂蛋白升高,而高密度脂蛋白降低,易發生動脈粥樣硬化。另外,由於卵巢功能減退、雌激素減少,可發生皮膚衰老,皮下脂肪消失,皺紋增多等,雌激素減少還可影響腦功能,某些老年婦女的老年癡呆發生與雌激素減少有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