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澤金黃,膨鬆暄軟,香味濃鬱。
六、相關麵點
發糕等。
七、思考題
1.麵粉與玉米麵的比例是多少?
2.玉米麵絲糕有何製作關鍵?
紅薯麵窩窩頭
一、原料
麵粉400克、水500克、紅薯粉400克、糯米粉100克、白糖200克
二、工藝流程
紅薯粉+麵粉+糯米粉→加入白糖→加入水→成團→成形→蒸熟
三、製作步驟
1.將紅薯粉、麵粉和糯米粉摻和均勻,加入白糖,加入開水調和成團。
2.把麵團揉透搓條,下劑25克,揉圓後,做成上尖下圓寶塔形,底部有洞的形狀,即為生坯。
3.將生坯放入籠內,足汽蒸10分鍾,即可食用。
四、操作要點
注意紅薯粉和麵粉的比例。
五、風味特色
香味濃鬱,軟糯香甜。
六、相關麵點
玉米麵窩窩頭。
七、思考題
1.雜糧麵團的調製方法有哪些?
2.窩窩頭的製作要領有哪些?
任務3 豆類麵團
任務驅動
1.了解豆類麵團的概念。
2.掌握調製豆類麵團的工藝流程。
3.掌握豆類麵團操作過程中的技術關鍵。
知識鏈接
豆類麵團就是將各種豆加工成粉或泥,經過調製而形成的麵團。它具有豆香濃鬱、色彩自然的特點。調製時應根據原料的特點和成品的要求,靈活掌握摻入其他粉的數量,控製麵團的軟硬度和黏度,突出豆類自身的特殊風味。
常見的品種有豌豆黃、南國紅豆糕、綠豆糕、芸豆餅、扁豆糕、豇豆糕等。
實例
豌豆糕
一、原料
白豌豆500克、白糖250克、紅棗75克、食用堿麵1克
二、工藝流程
白豌豆去皮碾碎+紅棗煮爛→加水煮成豌豆泥→加入白糖→晾涼
三、製作步驟
1.把白豌豆去皮碾碎;紅棗洗淨煮爛,製成棗汁待用。
2.鋁鍋放於火上,加入l500克水,放入白豌豆渣、堿麵,燒開後小火煮1.5小時成稀糊狀,過篩製成白豌豆泥。
3.鋁鍋上火,將豌豆泥、白糖、紅棗汁倒入鍋中翻炒至起稠,倒入不鏽鋼盤中晾涼,上麵蓋上幹淨濕布放於冰箱,吃時用刀切成小方塊或菱形塊,裝盤即可。
四、操作要點
白豌豆要煮至熟透。
五、風味特色
色澤淡黃,甜涼,細膩,入口即化。
六、相關麵點
綠豆糕,紅豆糕等。
七、思考題
1.豌豆糕的製作過程是什麼?
2.豌豆糕有何風味特色?
任務4 蔬菜類麵團
任務驅動
1.了解蔬菜類麵團(薯類麵團)的概念。
2.掌握調製蔬菜類麵團(薯類麵團)的工藝流程。
3.掌握蔬菜類麵團(薯類麵團)操作過程中的技術關鍵。
知識鏈接
蔬菜類原料主要是指蔬菜中的根類、莖類和果類蔬菜,如土豆、山藥、紅薯、芋頭、荸薺、南瓜等。將這些原料加工形成泥、蓉或磨成漿、製成粉,再經過調製即可形成麵團。其成品往往帶有特殊的香味。
常見的品種有象生雪梨、山藥糕、五香芋頭糕、荔浦香芋角、馬蹄糕、土豆絲餅、南瓜餅、芋蓉、冬瓜糕、山芋沙方糕等。
實例
桂林馬蹄糕
一、原料
一級馬蹄粉250克、白糖500克、馬蹄100克、清水1375克、色拉油5克
二、工藝流程
馬蹄粉調漿→加入糖水→煮沸→加入馬蹄肉→蒸熟
三、製作步驟
1.將馬蹄肉切成小粒,把馬蹄粉倒在不鏽鋼盆中,加清水500克。攪拌至溶化,用細篩過濾成為稀粉漿。
2.將剩餘清水倒在鍋中,加入白糖煮沸化開,過濾成糖水。待糖水略涼與稀粉漿混合,分作甲、乙兩盆糖粉漿。
3.將裝有糖粉漿的甲盆放於沸水中,不停攪拌至燙成“掛糊”時離火,然後將乙盆糖粉漿倒入甲盆中拌勻成半熟糊裝,再加入馬蹄肉。
4.將半熟糊漿倒入塗有生油的放盤內,用中火蒸約20分鍾即成,出籠冷卻後改刀裝盤。
四、操作要點
掌握好馬蹄糕的調漿。
五、風味特色
清香可口,軟韌夾爽。
六、相關麵點
南瓜餅,山藥糕等。
七、思考題
1.馬蹄糕的操作要領有哪些?
2.蔬菜類麵團的調製工藝流程是什麼?
像生雪梨
一、原料
土豆500克、糯米粉300克、白糖200克、豆沙餡500克、色拉油1000克、麵包糠50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