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一 水調麵團(1 / 3)

模塊導讀:

麵團調製是麵點製作的重要環節。麵點製品中的大部分品種都有麵團調製的程序,麵團調製質量的好壞,對麵點色、香、味、形有著直接的影響。麵團調製除了原料本身特性、成熟作用外,還是實現成品質地的重要因素。通過麵團調製可改變原料的物理性質,以適應麵點製作的需要。麵點製作中需要多種原料,通過麵團調製,使各種原料充分混合,才能發揮原料在麵點製作中應起到的作用。由於麵團調製的原料、調製方法不同,形成了各種不同特性的麵團,豐富了麵點品種。

模塊目標:1.了解和掌握各種麵點製作方法。

2.了解和掌握各種麵點的工藝流程。

3.掌握操作過程中的技術關鍵。

4.以實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5.指出學生實踐操作中易出現的問題。

模塊思考:1.什麼是麵團?

2.麵團具有什麼作用?

3.麵團是如何分類的?

學習目標 1.掌握水調麵團的概念。

2.掌握水調麵團的成團原理及分類。

3.掌握各種麵團的特性、調製技術及運用。

4.掌握各種麵團在操作過程中的技術關鍵。

5.以實例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6.指出學生實踐操作中易出現的問題。

水調麵團,指麵粉摻水(有些加入少量填料如鹽、堿等)所調製的麵團。這種麵團具有組織嚴密、質地堅實、內無蜂窩孔洞、體積不膨脹的特點,故又稱為“死麵”、“呆麵”,但富有勁性、韌性和可塑性。熟製後,爽滑筋道(有咬勁),具有彈性而不疏鬆。

調製麵團的水溫不同,麵粉中的澱粉、蛋白質會發生不同的變化,所以用不同水溫調製的麵團具有不同的性質。水調麵團根據水溫的不同分為冷水麵團、溫水麵團和熱水麵團三種。

冷水麵團,之所以成團,並且質地硬實、筋力足、韌性強、拉力大,就是因為在調製麵團的過程中用的是冷水,水溫不能引起蛋白質的熱變性和澱粉的糊化,蛋白質與水結合成團。所以,冷水麵團的形成,主要是蛋白質起作用,故能形成致密的麵筋網絡,把其他物質緊緊包住,具有硬實、勁力大的特點。熟製品色白,吃口爽滑、筋道。

熱水麵團與冷水麵團相反,由於用的是水溫60℃以上的熱水,水溫既能使蛋白質變性又能使澱粉膨脹和糊化,蛋白質大量吸水並和水溶合,成為麵團。同時,澱粉糊化後黏度增強,因而,熱水麵團就變得黏、柔、糯,並略帶甜味(澱粉糊化分解為低聚粉和單糖)。加上蛋白質熱變性,使麵筋膠體被破壞,無法形成麵筋網絡,這又形成了熱水麵團筋力、韌性差的特點。

溫水麵團摻入的水的水溫與蛋白質熱變性和澱粉膨脹糊化溫度接近。因此它的成團,澱粉和蛋白質都在起作用,但其既不像冷水麵團又不像熱水麵團,而是在兩者之間。

任務1 冷水麵團

任務驅動

1.了解冷水麵團的成團原理。

2.掌握冷水麵團的調製方法。

3.結合實例理解冷水麵團的操作要點。

知識鏈接

冷水麵團是指用30℃以下的冷水調製的麵團。有的品種還需要加鹽、堿等。常用於麵條、水餃、餛飩、拉麵、刀削麵等製品的製作。

冷水麵團的調製方法:將麵粉倒在案板上(或麵缸裏),開窩,加入適量冷水,用手先將四周的麵粉由裏向外調和攪拌,形成雪花狀,再灑上少許水,用力揉成光滑有筋性有麵團,蓋上幹淨的濕布醒麵。

冷水麵團的調製要領主要有:

(1)正確掌握摻水量,根據不同品種要求、麵粉質量、溫度、空氣濕度等靈活掌握。

(2)嚴格控製水溫,水溫必須低於30℃才能保證冷水麵團的特性,冬季調製冷水麵團可用低於30℃的微溫水,夏季調製時可加入適量的鹽來達到冷水麵團的要求。

(3)采用合適的方法調製,麵團要使勁揉搓。首先,要分次摻水,一方麵便於操作,另一方麵可根據第一次吸水情況掌握第二次的加水量。一般第一次摻水70%~80%,第二次加入20%~30%,第三次適當沾水便於麵團揉光。其次,需要使勁揉搓,致密的麵筋網絡的形成需要借助外力的作用。揉得越透,麵筋吸水越充分,麵團的筋性越強,麵團的色澤越白,延伸性越好。

(4)適當醒麵,就是將揉好的麵團蓋上濕布靜置一段時間,目的是使麵團中未吸足水的粉粒有一個充分吸水的時間。這樣麵團就不會有白粉粒,還能使沒有伸展的麵筋進一步得到伸展,麵筋得到鬆弛,延伸性增大,使麵團更滋潤、柔軟、光滑,富有彈性。一般醒麵需要15分鍾左右。

實例

鮮肉水餃

一、原料

麵粉500克、冷水350克、豬夾心肉250克、白糖10克、醬油25克、精鹽5克、蔥薑末各50克、味精4克、香油5克

二、工藝流程

和麵→揉麵→醒麵→下劑→製皮→製餡→上餡→成形→成熟

三、製作步驟

1.夾心肉洗淨,攪成肉餡,放入盆內,加入醬油、鹽、水、白糖、味精、薑末調勻後,加入水100克,攪打上勁後,加入蔥末、香油拌勻成餡。

2.麵粉在案上,在中間開一個小窩,加入200克水調成麵團,揉勻揉透。麵團靜止一段時間後,搓成直徑約1.5厘米的長條,揪成60個劑子,用手按扁,擀成中間稍厚、邊緣略薄的麵皮,左手托皮子。右手挑起10克左右的餡心,放在麵皮中間,左手拇指將放好餡心的麵皮挑起,右手拇指與食指將皮子邊緣對齊捏緊,呈半圓形的餃子生坯。

3.鍋內加入水燒開,放入餃子生坯,用手勺背輕輕推動,以免餃子生坯粘貼鍋底,待餃子浮起,再加入2~3次少量冷水,保持鍋內水呈沸而不騰的狀態,待餃子皮與餡心鬆離即熟。

四、操作要點

1.正確掌握摻水量,控製水溫,冬季可以用30℃左右的溫水。

2.製餡時,加水要邊加邊攪,以保證餡心黏稠,不出水,不要一次將水全部加入。

3.皮子要薄厚均勻,包捏時要邊窄、肚圓。

4.煮製時要火候適當,保持水麵沸而不騰。

五、風味特色

皮薄爽滑筋道,餡心鮮嫩。

六、相關麵點

三鮮水餃,素水餃等。

七、思考題

1.鮮肉水餃的製作步驟是什麼?

2.鮮肉水餃的操作要點有哪些?

炸醬麵

一、原料

麵粉500克、冷水200克、豬夾心肉125克、六必居黃醬30克、老抽10、味精2.5克、黃酒10克、蔥薑末各10克、綿白糖30克、清湯50克、色拉油適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