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項目二 煎、炸(1 / 3)

學習目標 1.掌握煎、炸的概念。

2.掌握煎、炸的具體操作要求。

3.掌握各種煎、炸的典型麵點品種的工藝流程及製作方法。

4.通過麵點實例的學習達到舉一反三的效果。

任務1 煎

任務驅動

1.了解煎典型麵點的工藝流程。

2.掌握煎典型麵點的製作方法。

知識鏈接

煎是指投入少量的油在鍋中,利用金屬傳導,熱油為媒介進行加熱,使生坯成熟的方法。煎時要注意:

1.火力合適生坯受熱均勻

煎製時,為使生坯受熱均勻,要經常移動鍋位或移動生坯位置,防止著色不勻或發黑,還要掌握好翻坯的時機,必須在貼鍋底皮金黃色時翻坯,過早和過遲均會影響製品的質量。

2.排放生坯入鍋要合理

一般情況下,煎鍋受熱的焦點是鍋的中部,鍋燒熱後煎鍋中部的油溫必然比四周的鍋邊高。因此,排放生坯入鍋較好的方法是從四周向中心排列,從低溫到高溫,使生坯因時間上的差異而達到受熱均勻。否則,中間先放生坯則會出現中間的製品過早煎焦,而四周的生坯尚未上色的現象,影響成品質量。

3.煎製時油量要適宜

煎製時鍋底抹油不宜過多,以薄薄的一層為宜。個別品種屬於半煎半炸的方法,用油量也不宜超過生坯厚度的一半,否則製品水分揮發過多,失去煎製品的特色。

4.水油煎一般需要加蓋,並掌握加水量

采用水油煎法時,加水量及次數要根據製品成熟的難易程度而定。由於煎製過程中多次加水,通過加蓋鍋蓋使水蒸發為水蒸氣,保證蒸汽的效率能充分發揮,將製品燜熟,並且每加一次水都要蓋上鍋蓋,確保成品成熟,防止出現夾生現象。

實例

蔥肉鍋貼

一、原料

富強粉500克、沸水200克、冷水50克、豬夾心肉700克、薑末20克、蔥末150克、醬油100克、精鹽8克、黃酒30克、味精5克、白糖50克、冷水150克

二、工藝流程

餡心調製→麵團調製→生坯成形→製品成熟

三、製作步驟

1.先將豬肉剁成肉泥加入薑末、黃酒、醬油、鹽攪拌入味,再分兩次加入清水150克,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後放入白糖、味精、蔥末和成餡待用。

2.將富強粉置於案上,開成窩狀,加入沸水200克,和成熱水麵團,加冷水揉勻揉透,攤開冷卻。

3.隨後揉合搓成長條,摘成50隻劑子。逐隻按扁後用雙餃杆擀成直徑8厘米的圓皮,放上餡心,包成餃子形。

4.將平鍋上火,燒熱後放入色拉油滑鍋,鍋離火,將鍋貼生坯自外向裏排好,再放入少量色拉油,將鍋蓋好點上火。煎至餃子底呈金黃色,再倒入冷水,待水燒幹時,再加少許冷水,煎5分鍾左右,再淋上色拉油,待蔥肉貼表皮光亮、香味四溢時出鍋裝盤。

四、操作要點

1.平底鍋要洗淨烘幹。

2.煎製過程要分次加水。

五、風味特色

色澤金黃,底脆裏嫩,餡鮮鹵多,蔥味香濃。

六、相關麵點

鍋貼,薄餅等。

七、思考題

1.熱水麵團調製時的操作要點有哪些?

2.怎樣掌握水油煎的操作方法?

生煎包子

一、原料

麵粉500克、溫水250克、大酵麵150克、豬前夾心肉350克、蔥末50克、薑酒汁5克、精鹽7克、蝦子2克、白糖30克、醬油75克、清水150克、香油150克、食堿液5克

二、工藝流程

餡心調製→麵團調製→生坯成形→製品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