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1 / 2)

那日夜裏,我發現我的手劄上有一貼花,翻開一看,有一支梅花箋並一封信。

梅花箋上寫著:「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悅君兮君不知。」

我打開信件,信中寫道:

葵兒愛鑒,

見字如晤,瞻彼日月,悠悠我思。吾愛慕汝久矣,遠比你想象的更遠更深。

我向川此生隻願娶向葵一人,唯願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願君心似我心,共赴歲月長河。

向川。

我捏著梅花箋和信件,彎唇而笑。

十日後,我走馬上任,每日下鑰之時,總有那一抹清冷的身影在等我,風雨無阻。

三十日後,大婚。我本不欲那般快,阿姐和阿爹說隻需我配合走個過場,什麼都不用我操心。好吧。

阿爹和阿姐為我準備了豐厚的嫁妝,長寧公主亦添置了厚厚的一份,向川最誇張,將他的私產一分不留地全劃到我的嫁妝裏。

我本孑然一身,可出嫁那日,有阿爹、阿姐、喜兒、牢頭、公主、皇子等送嫁,由葵心閣出門,十裏紅妝,繞城一周,回到隔壁的向府。

大家又齊齊在向府等著我,既是娘家人,亦是婆家人。

老天垂憐,我終是嫁給了自己喜歡之人,那是我曾經想都不敢想之人,這個人疼我愛我,與我攜手一生,共白頭。

番外——向川

阿爹常年征戰在外,幼時我便常聽阿娘抱怨,嫁人不得嫁將士,萬事皆依不上。

可孩子總是仰慕父親的,阿爹一身戎裝的模樣,當真是英勇。

八歲那年,阿娘病逝,連父親的最後一麵皆未見到。

臨終前她為阿姐定了親事。

李府是書香門第,文官世家,長子李宴曾連中三元,是個有才學的。

在當時看來,確是極完美的一樁婚事。

而我跟著父親遠赴北方,那裏亦是我向往的天地。

邊關多年,我目睹了烽煙四起、哀鴻遍野,那一刻,我暗自起誓,誓要在有生之年收復北方,讓百姓免受戰亂之苦。

正因為見過沙場無情,見過母親的孤寂,我一直都知道,自己不可能是一位好郎君。

我早已想好了此生不娶妻。

那時的我還未見識過幾個女娘,隻覺得女娘是柔弱的膽小的,她們怕血又怕蟲子,想來也是極無趣的。

直至初見向葵時,她瘦瘦小小的人兒,卻堅韌得讓人心驚。

麵對刮骨療傷的痛楚,即便是久經沙場的戰士都忍不住要嚎幾聲,可她愣是咬著牙不吭一聲。

那時我真心覺得,她若為將,來日必定出類拔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