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大國崛起的龍象之爭(4)(2 / 2)

就是說什麼時候危機發生很難講?一般我們討論將來的時候都是這麼說的,也可以說將來的GDP數據,但不要說日子,你可以說日子,但不要說將來和經濟一塊說。

現場提問交流

在中國,提高GDP的官員容易被提升,而是不人均GDP

現場嘉賓:老師好,全球視野很多考慮是從新的角度,我非常願意你接受,希望你的結論是對的。我之後有兩個結構性的問題希望討論一下,實際也是一個數學分子和分母的問題。

第一個問題,通過結構問題,剛才談到基尼消費水平增長比較慢,不支撐GDP的增長,可能認為這個結論是消費比較高。這個我倒覺得公共產品增長的速度,對GDP現在的貢獻很大。我們在80年代、90年代大部分經濟消費顯示在家家都在買電視機、買錄音機、買什麼對家庭消費。現在大量的是城市建設,公共產品的提供,汙水處理廠,4萬個億的投資,20個萬的拉動,大部分修鐵路、修地鐵,這個數字是相對、不是絕對下降,而是他的增長速度慢,這是一個分子的問題。

而印度的問題,我提一個分母的問題,因為我在一個企業當過一段董事。2006年我也去考察了一下,因為是隨著釋迦牟尼的足跡走了很多貧窮的地方。就是印度是不是一個分母的問題。您剛才說的所有問題,我覺得都是很對的,但是從統計方麵來講,如果分母縮小了,基本上是中產階級和富人階層來統計這個水平數據,它的增長也好,文明水平也好都會相當高,但是現在他有一個什麼問題?我國問過一個專家,印度到底是多少人口?他說我私下告訴你,早超過你們中國了。為什麼說超過了而統計不了,很多孩子連名字都沒有,也沒有名字,也不上學,也沒有戶口。不像中國,基諾族在西雙版納大深山裏頭,秦漢漢武那麼多年沒有發現,咱們解放軍給發現了,現在也給上了戶口。所以這個分母一小,可能有一些樣本就又不太一樣。

最後一個問題就是你這裏有很多方法論的東西我覺得挺好,有沒有從經濟學的角度或者從社會的角度有一些新的指標。現在我很懷疑現在基尼係數。基尼係數可能咱們在世界上,70年代是最好的。我們沒有改革開放以前,這些數據有可能是世界最好的,還有GDP的問題是不是真正全麵反應我們的發展水平。實際上你一直在講可持續的問題,你談巴西等都在談可持續發展的問題,現在加上綠色GDP、垃圾的問題,這些工具本身能不能全麵反應這些問題,希望將來有一個討論。

黃亞生:我反過來回答,先回答第三個問題,確實統計GDP的問題很大,最近報告就說不應該從傳統GDP的概念來衡量一個國家。對GDP的批評聲音是一直有的,就是怎麼能夠有一個替代物,找一個替代物是很難的。第二我認為研究中國經濟,即使忽略我們剛剛說的GDP的批判、預測等等,這也不是一個很好的指標。我看有一個新加坡的學者來研究統計數據來看,說中國哪種官員最容易被提升?他公式右邊就有GDP,他發現很有意思。什麼樣的官員容易被提升?都不是人均GDP,就是GDP。就是說並不是在提高人均GDP的那些官員能夠被提升,這是過去10年的數據,如果你不被教育是能夠被提升的,如果不解決環境問題是提升,納入到正的係數裏麵隻有一個是GDP,而這個GDP還不是人均GDP。我過去認為是人均GDP,然後我就問你分母分子,我就問他你那個分母,他說用得是城市戶口,我說這裏麵有一個問題。如果用常住人口,就是外來工,很有可能下降的那些城市很可能提升的GDP就要高。如東莞戶口人口大概100萬,常住人口是800萬、900萬,他的人均GDP很可能下降,但是怎麼能得到提高。就是這種行政體製,鼓勵非常破壞經濟、破壞生態的行為。我覺得中國這個問題有您剛才講GDP本身的問題,在國際上都有這個問題,就是本身對GDP怎麼使用。印度我稍微有點不太同意,就是您剛才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