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這麼反過來問,他有這麼多的問題,這麼多的缺點,人家的GDP增長還能達到7%,人家的GDP還能夠從現在的接近東亞的速度。也就是說它有這麼多的缺點。就像我看到一個學生一樣,這個學生從小出生在很貧困的家庭,又是貧困家庭,他就是A,就是B+A-,這就說明他在某些方麵做得很好,你要這麼思考才對,而不僅僅是看表麵的東西。
我們那篇文章寫完的以後,很多人反對,說我們忽視這些問題。其實一點都不忽視,恰恰我們認識到印度有這麼多的缺點,所以對他取得的成績才感到更加尊重,因為它要克服很多很多的困難。
印度經濟發展的劣勢和優勢
我先講他的劣勢,然後再講優勢。這是在東莞隨便拍的照片,這個是到印度的一個工廠。這個是在美國《金融時報》上的一個照片,這個照片的題目是“印度在紡織業馬上就要趕超中國”。
後來我一看他照片他絕對難以趕超中國。因為我自己看麵料絕對做不出好的來,為什麼是這樣?就是因為中國有一個巨大的優勢,就是基礎教育好。成人的文盲率比他們低很多,中國成人的文盲9%,印度是39%,尤其是女性。
我得承認這個,雖然我對文化內層理解特別深,特別是毛澤東在這方麵掃盲,在農村做得一些工作,我覺得是我們解釋經濟發展的時候,這是一個功勞,我們應該承認這個東西。掃盲、提高農村教育,這個做了很大的貢獻。印度不是這樣的。
這是還很有意思,印度的男士的平均壽命,如果你想活得長的話,你就選擇中國人,因為中國平均壽命比他們長10年,如果你不能做這個選擇,不能說中國人不能選擇,隻能是印度人的話,你應該選擇做印度男人。因為你做印度男人能夠(比印度女士)多活些年,而做中國女士能夠多活五六年,我過幾年就去做一個手術。
印度歧視婦女歧視到什麼程度?歧視婦女平均的壽命要比男人要短,全世界據我所知大概隻有七八個國家是這樣的。婦女對經濟發展來講是非常非常關鍵的。很多研究表明,一個國家婦女地位高,這個國家的經濟發展是比較快,而印度是不具備這個優勢的。
另外我再講中國的文盲和非文盲的定位,大家知道不知道。中國什麼叫文盲?什麼叫脫盲?不是小學畢業,而是要認識1500個漢字。
而印度什麼叫文盲?就是你能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在一張紙上把自己的名字寫出來,他這個定義是非常非常低的。
我們中國對1500個漢字,那在哈佛的本科生,學兩年的中文他也就脫盲了。那麼聰明的人隻能學兩年,而印度基本寫兩個名字就可以脫盲了。所以這個數據遠遠不代表這兩個國家在文盲方麵的差距。所以我完全承認中國在這方麵的優勢,印度人沒法比,我就在飯桌上討論,他的精英的人非常精英,但印度大部分的人教育水平非常非常低,這是他的劣勢。另外看其他的科技發展。這是一個專利的統計。中國的專利也比印度多很多。
剛剛我講了印度的劣勢,另外他的居民儲蓄率比中國低,外資也比中國低,還有種姓製度。就是說印度經濟發展要克服很多很多這些障礙,也就是要克服這麼多障礙,他現在經濟增長速度能夠達到中國的8%,投資相當於中國的50%,也就是說他在其他方麵做得是很不錯的。他主要在什麼方麵?在我看來主要是經濟體製,本土企業的競爭能力和企業管理。我很快給大家講一下這個東西,一會兒我們再進行討論。
優勢:印度的經濟改革和金融改革同時起步
印度在1993年以前,他的股票市場管理跟我們中國是一模一樣,什麼證監委等等。印度跟中國的區別在什麼地方?中國的經濟改革在1978年就開始了,到最近才涉及金融體製。而印度的經濟改革和金融改革是同時起步。這個是得益於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當時給他們提的這個建議,讓經濟改革從金融改革開始。它的股票市場、銀行的改革,所謂銀行改革就是非國有化,這個進程要比中國大概早13、14年左右,他培養了一批非常好的企業。就是說一個國家的金融改革不改革,不會影響你外資企業,我過去的研究還表明,如果這個國家金融體製不發達還可能帶來外資,但它會影響本土企業的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