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七章 形形色色的手紙設計情趣廁紙(1 / 3)

歐洲的廁紙品種繁多,色彩繽紛,講究而富有情趣的設計者或是在廁紙上印上花紋圖案,或是直接把名人形象搬上廁紙,有幸登上廁紙的人物,既有人神共憤的亂世惡魔,也有人敬人愛的聖誕老人——幸虧這是在歐洲,要是在中國,非落個褻瀆聖明的罪名不可。還有一些廠商擔心如廁者閑得無聊,便在廁紙上印了填字遊戲,更隨紙附筆一支,其設想之周全,真可謂無微不至。日本人的一種廁紙上印的則是極具漢文化特色的成語填充——如廁者一邊輕鬆排汙,一邊開動思考的機器,給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識來一次小檢閱。以色列的衛生紙很像做裝飾用的皺紋紙,紙的顏色是淺藍色。做事嚴謹的以色列人在這個問題上似乎有點小疏忽,因為這種紙遇潮就會掉色——幸好幾乎沒人能看到它掉色造成的後果。來自地中海島國塞浦路斯的廁紙可謂別具一格,它的形狀像一張一元鈔票,上麵寫著:“這張鈔票是不合法的,但它很柔和!”美國有個手紙博物館曾經展出過一種巨型手紙,它高兩米,直徑3米,創了吉尼斯紀錄。這是美國一家大型衛生紙生產廠家生產的,足夠一個五口之家用17年。

文學廁紙

許多人如廁時都不能讓眼睛閑著,總有看點兒什麼的習慣,聰明的商家當然不會對此熟視無睹,富有創意的設計師們也抓住時機大展才華。

2002年,德國手紙出版社在法蘭克福書展上推出一種印有小說和詩歌的手紙。他們打出的廣告詞是:手紙在手,知識都有。該出版社社長在書展上強調,這不是羞辱文學,而是使人們更容易接觸到文學作品。專門生產這種“文學衛生卷紙”的德國克羅維萊格工廠董事長喬治海默斯托弗聲稱,據他們調查,大約有一半德國人喜歡在上衛生間的時候讀點什麼東西,他們的“文學衛生卷紙”正是針對這種需求而開發的。“我們的哲學是:讓更多的德國文學被更多的人看到,即使是在廁所裏。”海默斯托弗信心十足地說道。手紙文學上有德國著名詩人海涅的抒情詩,也有永恒主題的愛情故事,更有人們喜聞樂見的偵探小說。這些手紙文學篇幅都較短,隻占一個人如廁所需紙張篇幅。一般每卷紙印好幾遍同樣的故事,這樣即使在公共廁所也能使流動的出恭者讀到一篇完整的詩或故事。這種手紙還考慮到衛生因素,因此質地較厚,印刷粉墨遇潮後也不會滲透,不會褪色。廁紙文章

愛好文學的法國人早在1998年就向市場上推出了“廁紙文章”。法國人在他們的廁紙上印刷了很多消閑型的文章,體裁不拘一格,小說、詩歌、散文應有盡有;題材包羅萬象,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古今中外,元所不包。甚至世界杯比賽,歐洲統一貨幣等時事新聞也成了廁紙文章的選題。文章廁紙自從在法國北部阿科尼市的百貨公司推出以來,銷量節節上升,銷售記錄令人瞠目。銷售人員說,這種印有“廁紙文章”的衛生紙銷量差不多是同類質地衛生紙的三倍。不少顧客起初看到這種文章廁紙時都十分驚訝,但他們隨即毫不猶豫地把它們堆到購物車上。

文章廁紙可以說是一位名叫普安舍瓦爾的人嘔心瀝血的成果。普安舍瓦爾經過15年的努力,才研製出一種不會褪色也不刺激皮膚的墨水,以用來印製那些供人們消閑的廁紙文章。

新聞廁紙

瑞典人幹脆把衛生紙變成了真正意義上的新聞紙。他們生產了一種看起來像小文傳機的裝置,其實,這隻是一種手紙架,不過,它與因特網和電視相連掛在廁所的牆壁上,從中抽出的手紙上印著新聞、金融市場的最新行情和天氣預報。不僅讓你在如廁時仍能把握這個世界,而且讓你時刻感受到一種現代化的氣息。今後,人們即使坐在馬桶上,也隨時能得到世界上的最新信息。研製這種手紙架的工程師宣稱:“我們打算研究置於廁所牆上的新聞站。這不是給您如廁用的,而是一種輿論工具。”青睞、非議

“文學衛生卷紙”走進市場後很快遭到一部分人的非議。反對最激烈的人是家庭主婦和公共廁所看管人。家庭主婦認為,一般人習慣於早晨上廁所,三口以上之家常常因等候如廁而發生口角,特別是男人們坐在馬桶上總愛抽著煙看點東西,一坐就是老半天,使用這種手紙將會引發更大的家庭矛盾。廁所看管者也強烈反對這種“文學衛生卷紙”。因為德國公共廁所少,而且麵積不大,如果有人在裏邊長時間占著坑位,他的收入就會下降。不過,盡管遭到一些人的反對,“文學衛生卷紙”還是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青睞,在市場上有越來越大行其道的趨勢。

惡魔的肖像

與文章廁紙異曲同工的是宣傳畫衛生紙。

2001年“9·11”事件爆發後,美國公眾對本·拉登恨得咬牙切齒,聰明的商人卻從中找到了發財途徑,不僅推出“拉登娃娃”任人拳打腳踢,還推出了“拉登手紙”讓人擦屁股。“拉登手紙”的發明人卡森說,拉登摧毀了美國人的驕傲,美國人就把這張臉拿來擦屁股,順便把心中的恐怖也一起擦幹抹盡。

到了2002年,美國和伊拉克的矛盾趨於白熱化,美國政府以伊拉克擁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為由,展開了反對伊拉克的宣傳攻勢。商人們把住商機,迅速推出了“薩達姆衛生紙”——一卷卷衛生紙上不僅印滿了薩達姆頭像,還打上了簡潔的反恐宣傳口號:“消除生化武器、核武器的威脅!”“薩達姆衛生紙”一推向市場,銷路居然出奇的好。然而,讓設計者凱利大跌眼鏡的是,人們把衛生紙買回去並不是用來擦屁股,而是用來作收藏品,還有人競把它用作了練習射擊的靶子——也許他們認為讓薩達姆吃子彈比讓他親吻屁股聞臭氣更解恨吧。事實上,隻要能賺錢,商人們不管你是拉登、薩達姆,還是布什、切尼,甚至連國務卿、司法部長等人的頭像也都上了衛生紙。隻不過讓後麵這幾位稍感遺憾的是,他們的“票房價值”遠遠不及前麵兩位“明星”來得火爆。伊拉克戰爭爆發以後,美國的商店裏出現了不少愛國商品,其中最吸引人們眼球的就是“薩達姆牌衛生紙”。不過印在上麵的宣傳口號改成了“消滅薩達姆”。售價高達每卷7.95美元。與其可以一爭高低的衛生紙品牌是“法國之吻”。卷紙上印的是一對腥紅的嘴唇,一行醒目的文字是“法國人親吻這個東西”。因為戰爭開始後,法國政府在“倒薩”問題上與美國唱反調,美國人以此來發泄他們對法國佬的不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