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抑鬱症的藥物治療(3 / 3)

同時密切觀察病情,並確保在治療有效的基礎上謹慎降低抗抑鬱藥的劑量,以達到最小的有效劑量。Nemeth等研究發現(1993年),對於5-羥色胺能抗抑鬱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可以通過短暫的降低藥物劑量,在不中斷治療的基礎上使得性功能障礙得到緩解。

如果患者不願忍受這種由於抗抑鬱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也可以采取以下的對策:如果感覺原來的抗抑鬱藥的療效良好,雖然出現了性功能障礙這一副作用,患者仍然不願意放棄原來的抗抑鬱藥,那可以考慮在原有用藥的基礎上聯合使用一些輔助用藥,如丁螺環酮、賽庚啶、偉哥、利他林等。也可以換用其他對於性功能影響比較小的抗抑鬱藥,如曲唑酮、瑞美隆、安菲拉酮、瑞波西汀等。

同時還要說明的是,雖然抗抑鬱藥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但有時抗抑鬱藥可以用來治療一些性功能障礙,如使用曲唑酮來治療勃起障礙,使用SSRIs類藥物來治療早泄等。

總之,如果在服用抗抑鬱藥期間出現性功能障礙這一副作用,患者不必過於緊張,將你的情況告訴你的治療醫師,通過合理的處理,是可以克服這一副作用的。

(2)體重增加:有部分的抗抑鬱藥確實會導致肥胖,如三環類抗抑鬱藥、瑞美隆等,所以抗抑鬱藥導致肥胖的問題在抗抑鬱藥治療初期是一個比較普遍的問題,有資料提示抗抑鬱藥導致肥胖是患者擅自停藥的主要原因之一。

但是現在有許多的抗抑鬱藥並不會導致肥胖,甚至有的抗抑鬱藥會導致體重減輕,如百憂解、萬拉法新等藥物,長期使用並沒有發現對體重有明顯的影響。目前在減肥藥市場較有名的一種藥物“曲美”,在開始時就是從抗抑鬱藥開發出來的,而曲美的藥理作用機製和萬拉法新這種目前被廣泛使用的抗抑鬱藥的作用機製是類似的。近期有人正在研究使用萬拉法新治療由於使用抗精神病藥物導致的肥胖,並且結果也是明確有效的。

(3)抗抑鬱藥戒斷反應可以出現以下一些症狀:①胃腸道症狀,如惡心、嘔吐、厭食、腹瀉、腹部不適等。②流感樣症狀,如發熱、肌痛、疲勞、寒戰、頭昏、頭痛、眩暈等。③睡眠障礙,如失眠、多夢、生動夢境、昏睡等。④感覺障礙,如電擊感、麻木感、感覺倒錯等。⑤運動障礙,如出現肌張力障礙、協調障礙、步態障礙、震顫等。⑥情感障礙,如出現情緒低落、焦慮、激惹、驚恐、激越、躁狂等。⑦其他症狀,如記憶和注意力集中困難、身體不適、虛弱、坐立不安、精神錯亂、出汗、心律失常、攻擊行為等。

抗抑鬱藥的戒斷反應常常在突然停服抗抑鬱藥幾天內出現(或在減量中出現,但較少見),持續時間較短,在1天至3周內消失,常在重新服用抗抑鬱藥治療24小時內控製。為了減少抗抑鬱藥戒斷反應發生的可能性,有人建議,抗抑鬱藥在連續使用8周或更長時間後不應突然停藥。

15.兒童青少年抑鬱障礙如何治療

對青少年抑鬱障礙的治療,應以抗抑鬱藥物與心理治療並重為原則,單純靠藥物或心理治療都是不恰當的。當藥物治療緩解抑鬱症狀後,再配合心理治療,會使患者認識本病,改變認知,完善人格,增強應對困難和挫折的能力與自信。認知行為療法可減輕抑鬱嚴重程度,加速症狀改善,降低自殺率和減少功能損害。支持療法、家庭治療也有一定療效。

目前還沒有一種抗抑鬱藥對兒童和青少年絕對安全,SSRIs不良反應可能較輕。氟西汀顯效率52%。可以單獨使用SSRIs或SNRIs藥物,TCAs療效肯定,但不良反應較大,對青少年患者也可試用。如果單獨用藥效果不明顯,可使用增效藥物,常用的有鋰鹽和丁螺環酮。由於少兒個體差異很大,用藥必須注意因人而異,防止不良反應的發生。

16.產後抑鬱障礙如何治療

產後抑鬱發作的症狀與非產後抑鬱發作的症狀無不同,但產後抑鬱症的病情可能更為波動,情緒的變化也更大。產後抑鬱症可出現精神病性症狀。有精神病性特征的產後抑鬱發作的比例為500~1000例產婦中有1例,初產婦中較常見,以前有過產後抑鬱發作的產婦以及以前有雙相型障礙者也較常見。產後抑鬱症如出現妄想,則妄想內容與新生兒有關,如相信新生兒被魔鬼附體、有特殊能力或注定命運不好等。患者可能有自殺意念,出現對新生兒實施暴力的強迫思維,以及注意難以集中和精神運動性激越。在通常的“嬰兒慢鬱期(babyblues,即產後3~7天)”後,患者也常常有嚴重焦慮症狀,出現驚恐發作,或者長時間哭叫,也可以對新生兒表現得漠不關心,失眠也很明顯,更多的是難以入睡。

很多患者認為生小孩後自己應該高興,但實際又不高興,感到抑鬱,因此患者為自己的抑鬱感到有罪。患者不願意向別人談及自己的症狀和對小孩的消極情感。有些患者有殺嬰行為,殺嬰常與精神病發作有關,或者受幻覺的命令殺死嬰兒,或者認為由於嬰兒魔鬼附體而殺死嬰兒。沒有這種特殊幻覺或妄想的嚴重產後抑鬱發作患者也可以發生殺嬰行為。

輕度至中度的抑鬱症狀可采用支持性心理治療。但如持續超過2周,且症狀越來越重,應考慮產後抑鬱症的診斷,並采用藥物治療或心理治療合並藥物治療。

SSRIs對治療產後抑鬱症有效,但哺乳期應慎用。ECT可用於重性、精神病性抑鬱障礙。患嚴重抑鬱障礙並有傷害嬰兒及自身危險的女性,需要家庭支持,必要時入院治療。

17.更年期抑鬱如何治療

更年期抑鬱症是指首次發生在更年期的抑鬱發作。女性更年期為月經開始紊亂至停經這一段時間的前後;男性的更年期則難以確定,可定為50~65歲。

更年期抑鬱症的基本臨床表現與成人抑鬱症相同。但更年期抑鬱症的症狀也有一些特點:多有明顯的焦慮症狀,例如,擔憂現在沒有錢,吃了上頓愁下頓,也憂慮將來;思前顧後,憂心忡忡。軀體症狀多,各種軀體不適和明顯的自主神經症狀,如心動過速或過緩、出汗、身上潮熱或發冷等,疑病症狀也可能很明顯。更年期抑鬱症患者可以出現妄想,主要是抑鬱性妄想,包括罪惡妄想、疑病妄想、貧困妄想、關係妄想、被害妄想、虛無妄想等。患者對疑病妄想的描述甚為生動,如認為自己的內髒腐爛了。更年期抑鬱症患者偶爾可出現幻覺,多為聽幻覺。還可有現實解體和人格解體,外界事物變得不真實,自己的身體也好像不複存在。

對於更年期綜合征中伴有的抑鬱情緒,一般可以由婦產科醫生診斷後通過激素替代療法進行治療。經過雌激素替代治療,能明顯改善抑鬱症狀,可減輕自主神經功能失調,改善大腦功能,長期使用可預防骨質疏鬆。但如果是更年期階段出現抑鬱症,單用雌激素補充治療還不夠,應該到心理門診診治。所用的方法應該是以抗抑鬱治療為主,一般選擇藥物治療合用心理治療,嚴重者按重度抑鬱處理。可選用兼有抗焦慮作用的抗抑鬱藥,如瑞美隆、氟伏沙明等,伴有焦慮的患者還需加服抗焦慮藥物,如佳樂定、氯硝安定等,但要注意防止藥物成癮。除了應用抗抑鬱藥物以外,心理治療也是十分有效的治療方法。在心理治療方麵可以接受個別心理治療,也可以接受家庭治療或夫妻治療,這樣才有利於患者更好地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以上的治療方法可根據不同的對象和不同的需要作不同的選擇。如果抑鬱的情況很嚴重,並有強烈的輕生想法或行為,那就應該轉到精神科或精神病醫院進行診治。

處於更年期的婦女,除了要關心自己的身體狀況外,更要關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如果出現各種生理或心理的問題,應該到醫院就診,除了向醫生談自己身體不適外,也要向醫生談自己的思想和情緒,聽從醫生的意見和建議,積極配合醫生治療,以保持健康的生理和心理狀態,更好地工作,更好地生活。

18.老年期抑鬱如何治療

老年期抑鬱症的患病率較成年期低,但在一些特殊人群中如住院患者、需要長期照顧者和癡呆患者中抑鬱症的患病率高,血管性癡呆患者常伴有抑鬱症。

老年期抑鬱發作的基本症狀與一般抑鬱發作相似。但老年期抑鬱症也有一些特點:老年抑鬱症患者可以有明顯的抑鬱表情,也可以表現為淡漠。老年患者的遲鈍症狀明顯,表現為思維遲鈍和動作遲緩。老年患者的認知缺陷可能較明顯,尤其是記憶障礙,也可出現定向不良和意識模糊(譫妄)。老年患者的軀體症狀多,如各種軀體不適,模糊的或特殊部位的疼痛(胸痛、腹痛、尿道痛或肛區痛等),而且這些軀體症狀常難以同軀體疾病症狀鑒別,尤其是合並有軀體疾病的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的疑病和焦慮症狀也較明顯,擔憂自己患有嚴重疾病,擔憂自己的病治不好。不少老年患者出現偏執症狀,如被害妄想、關係妄想、貧窮妄想等。自殺發生率較高,自殺成功率也較高。另外,老年抑鬱症似乎更多發生在冬季。

老年抑鬱症與癡呆鑒別有一定困難。有明顯遲鈍症狀和記憶障礙的老年抑鬱症類似癡呆,但這種癡呆在抑鬱症治愈之後會消失,這種癡呆稱為抑鬱性癡呆,屬於假性癡呆。另外,有些癡呆患者以抑鬱症狀開始,當抑鬱症狀消退後,癡呆症狀便明顯起來。

(1)一般治療:加強飲食護理,增進營養,對伴發的軀體疾患給予恰當的治療。

(2)心理治療:老年患者常有理解力低下,語言交流可能受到限製,非言語交流與支持對於改善老年抑鬱障礙患者的無力感和自尊心低下有效。集體心理治療對於消除患者的孤獨感、無助感和無用感有幫助。

(3)藥物治療:新一代抗抑鬱劑SSRIs,SNRs類藥物現已廣泛用於老年抑鬱障礙患者。SSRIs及三環類抗抑鬱藥對老年抑鬱障礙的療效相仿,但老年人對SSRIs的耐受性遠較三環類抗抑鬱藥好。SSRIs最大的優點在於其抗膽堿能及心血管係統不良反應輕微,老年患者易耐受,可長期維持治療。老年抑鬱障礙患者常伴有多髒器的疾病,對抗抑鬱劑較敏感,且耐受性差,應從小劑量開始,緩慢增加藥物劑量。此外,老年患者的腎髒廓清率下降,劑量應低於成人劑量。

三環類抗抑鬱劑對老年抑鬱障礙的療效與普通成人患者相同。但由於三環類抗抑鬱劑藥物有明顯的抗膽堿能作用及對心髒的毒性作用,故應謹慎使用,避免產生嚴重的不良反應。

由於老年人對藥物的吸收、代謝、排泄等能力較低下,血藥物濃度往往較高,故可能發生嚴重的不良反應。另外,由於老年人對抗抑鬱劑的敏感性明顯高於青壯年人,因此老年人的劑量應為成人劑量的1/3~1/2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