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抑鬱症的藥物治療(2 / 3)

9.用藥到什麼時候會感覺到好轉

曾經有個患者來就診,直接就對我說:“醫生,藥物對我是無效的,所以我隻要心理谘詢不要吃藥。”我問他為什麼那麼肯定藥物對自己的疾病沒有幫助,他回答說:“我已經治療半年多,幾乎所有的抗抑鬱藥都用過,如百憂解、怡諾思、瑞美隆等,但都沒有什麼效果。”我再追問他具體的用藥方法,發現他每種藥物都是短期使用,最長的1次也隻是服用了10多天,因為感到沒有效果就換藥了,有的藥物甚至隻有使用了1次就認為沒有效果而放棄了。了解了他的情況後,我對他說:“你這不是用了所有的抗抑鬱藥,而是品嚐了所有的抗抑鬱藥。”

人人都希望能藥到病除,希望服藥後能立竿見影,應該說這是一個良好的願望,但是抑鬱症的治療過程卻並不是這樣的。目前所有的抗抑鬱藥都有一個起效的時間,大多數的抗抑鬱藥需要在足量使用半個多月後起效。在剛開始使用的階段,藥物的療效是不明顯的,甚至在剛使用藥物時,療效沒有顯現出來,副作用卻先出現了,這往往使患者對藥物沒有信心,從而放棄用藥,使得抑鬱症得不到很好的治療,最終可能導致病情遷延不愈,甚至導致患者自傷、自殺等嚴重的不良後果。

10.症狀消失就不必再繼續服藥了嗎

有些患者認為,抑鬱症經過抗抑鬱治療後,隻要症狀消失了,抑鬱症就已經治愈了,不必再繼續服用抗抑鬱藥。抑鬱症是一種有複發傾向的慢性疾病,如果治療不充分,複發次數增多,不僅會增加治療的難度,而且會花費更多的時間和費用。因此,目前主張抑鬱症患者應服用盡可能長時間的抗抑鬱藥。臨床也證實,長期服用抗抑鬱藥確有預防複發作用。至於抗抑鬱藥的副作用,患者大可不必擔心。目前抗抑鬱新藥如百憂解、賽樂特、左洛複、蘭釋、喜普妙、博樂欣、怡諾思、瑞美隆等副作用較少,長期服用很安全。

11.患抑鬱症需要服藥多長時間

在工作中經常會碰到有家屬或患者問我:“患抑鬱症到底需要吃多長時間藥?為什麼症狀都消失了還要吃藥?”“我好了,為什麼還要服藥?”甚至有的朋友還為不服藥找理由,認為:第一,服藥可能會產生副作用;第二,每天服藥太麻煩;第三,吃藥就意味著是患者的角色。

但是真的沒有必要長期服藥維持治療嗎?的確,目前的情況下抑鬱症是可被有效治療的,在經過一段時間藥物治療後症狀會完全消失,但抑鬱症的高複率卻是令人非常頭痛的問題。有人對抑鬱症患者追蹤10年的研究發現有75%~80%的患者多次複發。同時研究還發現,複發性抑鬱症第一次抑鬱發作後複發的概率(5年複發率)為50%,第二次發作後的複發率為75%,第三次發作後複發的概率將近100%,所以抑鬱症患者的症狀完全消失後繼續進行服藥治療是必要的。

維持治療的時間則根據不同的情況而長短不同。一般認為第一次發作的患者,藥物治療的維持時間為6個月至1年;若為第二次發作,主張維持治療3~5年,若為第三次或三次以上發作,應長期維持治療直至終生服藥。有研究還特別指出,老年抑鬱症患者更有必要進行長期維持治療。

同時要指出的是長期服用抗抑鬱藥並沒有危險,就像糖尿病患者需要終身服用降糖藥一樣,你需要抗抑鬱藥來幫助抵禦抑鬱症這一病魔!

12.哪些人需要長期維持治療

近1周,李媛總是感到疲乏,還感到心煩,一點小事就大發脾氣。她預感要發生什麼事。最怕或者說最擔心的事情是怕再次陷入抑鬱之中。一想到那次抑鬱,從心底裏感到害怕,不禁打了一個寒戰。那是兩年前的事,可是她仔細回憶過,引起心情不好總是有些原因,找不到是什麼原因引起那次情緒低落。隻記得,清明那天,她一家人高高興興去給母親上墳,高高興興回家。隻是上墳回家後,感到身體有些疲乏。當時,她並未介意,認為是累了,休息幾天就會好。可是,過了一周,身體疲乏感不但沒有消失,而且還越來越重,連上班都顯得沒有精神。此外,還隱隱地感到心裏充滿壓抑,使她整天都難以開心。好朋友肖大姐看見她這樣,建議她和丈夫出去散散心。丈夫見她一副無精打采的樣子,也同意這一建議。她感到這樣下去不是辦法,因此也不反對,就決定去度假村住一周。本來計劃好白天去海邊散步、遊泳和打羽毛球,晚上聽音樂和唱卡拉OK。可是,到了度假村,她卻沒有玩的興致。對遊泳沒有興趣,也沒有體力遊泳;對唱卡拉OK提不起興趣,厭煩那裏的吵吵鬧鬧;對聽音樂也沒有興趣,一聽到悲傷的調子就流淚。隻想單獨同丈夫在一起,才感到心安和踏實。在丈夫安慰和勸說下,她仍然不開心。由於實在開心不起來,在度假村待下去也沒有什麼意思,第三天便回家了。

回家以後,體力變得越來越差,幾乎是持續地感到疲乏和沒有精力。尤其難受的是活動或做事都有一種遲鈍感,做一個動作都似乎要克服一種阻力才能完成。她大多數時候都是一人靜靜地坐著,什麼也不想做。感到她變了,變得不是原來的她。平時她是一個充滿活力和富有情感的人,可現在她對一切都漠不關心,對一切都提不起興趣。她本來愛整潔,將家收拾得幹幹淨淨、整整齊齊;可現在不想收拾了。她也一向喜歡打扮,可現在也不想打扮了。她還一向對烹調十分喜歡,而且是一個“美食家”,看著丈夫和孩子津津有味吃著她燒的菜,心裏更是特別高興。可現在她沒有食欲,也沒有興趣給他們做菜。思維也變得明顯遲鈍,但回憶往事的神經反而變得特別活躍,總是控製不住要回憶過去,尤其是容易回憶那些不愉快的事情。這使她更加感到不開心。

情緒越來越低,每天大多數時候都感到很不開心,胸部還隱隱作痛。丈夫上班去了,家裏隻有她一個人,感到特別孤獨。隻盼望丈夫快點回家,和丈夫在一起她會感到安心一些。可是,時間又過得如此之慢。她在痛苦和孤獨中煎熬,真是度日如年。她也有時問自己: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睡眠不好,尤其是早醒。早上4點多醒了之後,那種痛苦的情緒就像冬天的陰霾一樣壓過來,心情一下就落到低穀。這時,回憶把她拉向痛苦的過去,以前經曆的種種事情會一件件浮現出來。回憶也似乎特別對那些不愉快的事情有親和力,過去那些不愉快的經曆就像放電影一樣一幕幕湧現出來,加重已經低落的情緒,就像落入十八層地獄一樣。

她感到這樣活著已經沒有什麼意義,而死可能是一種最好的解脫方法。她考慮了很多自殺,最後選擇了服安眠藥的方法。偷偷地買好了一瓶安眠藥,伺機實施自殺計劃。可是,丈夫發現了她的意圖,把她送進了醫院。於是,在醫院裏度過了終身難忘的兩個多月。

兩年後,她擔心的事情果真發生了,而且就如她預料的那樣,幾乎是重複前一次的發作過程。

她的疲乏感越來越重,心情也越來越差,興趣也越來越少。大多數時候她都是靜靜地坐著,幾乎不想動,不打扮,不做家務,也沒有興趣烹調菜肴。

思維也越來越遲鈍,腦子好像變成了一盆糨糊,很難清晰地思考一件事情。注意力難以集中,在做一件事情時很容易想到其他事情。在麵臨一件事情時總是遊移不定,難以作出決定。

睡眠不好,既難以入睡,也明顯早醒。早醒更使人難熬,一醒來,那種比悲傷還難過的情緒就會壓過來,過去一些不愉快的事情總會浮現在腦子裏,加重她的痛苦。擔心這病遺傳給兒子,因為她母親也患“抑鬱症”。

她又在痛苦中掙紮,生活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一股絕望情緒從心裏升起,死的想法又在腦海中盤旋……

上述這個患者需要長期堅持維持治療。

存在下列危險因素者需要長期維持治療:經常或多次發作病史;雙重抑鬱症(重度抑鬱症加上心境惡劣);60歲後發病;單次發作的持續時間長;有情感障礙家族史;在維持治療期症狀控製不佳,同時患焦慮障礙或物質濫用。

13.如何提高抑鬱症患者的服藥依從性

改善抑鬱症患者服藥依從性的方法有:

(1)要讓患者和家屬掌握一定的抑鬱症知識,讓他們認識到:①抑鬱症是一種疾病,而不是性格軟弱所致。②抑鬱症是可以有效治療的,並有多種方法可供選擇。③抑鬱症的治療目的是緩解抑鬱和維持正常的心境,而不是掩蓋症狀。④抑鬱症停藥後複發率高,第一次抑鬱發作後複發的概率為50%,第二次發作後複發的概率為75%,第三次發作後複發的概率將近100%。⑤抑鬱症的恢複是要遵循一定的規律的,不要有僥幸心理。⑥應警覺複發的征兆,如出現失眠和明顯的食欲下降等。

(2)要讓患者和家屬掌握一定的治療知識:①患者應每天堅持服用抗抑鬱藥。②抗抑鬱藥的起效時間要2~4周。③在抑鬱症狀完全消失後,即使患者自我感覺良好也應繼續服藥。④應嚴格遵循醫囑,不得擅自減藥和停藥。

(3)其他方法還有:①告訴患者抑鬱發作時會增加社會功能受損和自殺危險性。②詢問患者是否按時服藥。③以積極的態度與患者交談。④重視解答患者的實際問題。⑤醫囑要簡單,最好是單一用藥、每天服藥1次、服藥的次數較少。⑥定期隨訪。

14.如何減少抗抑鬱藥的副作用

(1)性功能下降:由於抑鬱症本身就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並且抑鬱症導致的性功能障礙並不僅僅是性欲的缺乏,實際上包括了多種性功能障礙,如勃起障礙、高潮障礙等,所以在討論抗抑鬱藥治療導致的性功能障礙之前,首先應該排除是不是疾病本身導致的性功能障礙。如果是疾病本身導致的性功能障礙,那麼經過合理的抗抑鬱藥治療,當抑鬱症的症狀緩解時,這種由於抑鬱症導致的性功能障礙也會緩解。

同時目前大多數的抗抑鬱藥都有可能導致性功能障礙,所以抗抑鬱藥治療過程中由於出現性功能障礙而導致患者停藥或不依從的甚多。但由於抑鬱症的疾病特點要求長期使用抗抑鬱藥,所以幫助患者正確認識和麵對這一副作用在抗抑鬱治療中非常關鍵。

對於抗抑鬱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首先要說明的是這種副作用是可逆性的,也就是說一旦停用抗抑鬱藥,這種由於抗抑鬱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是能自動緩解的,所以患者擔心這種副作用會持續存在是不必要的。

其次抗抑鬱藥導致的性功能障礙是有時間性的,在服用抗抑鬱藥初期出現的性功能障礙,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有部分患者的性功能障礙會自然緩解。所以當在抗抑鬱藥治療過程中出現性功能障礙時,不要急於更換或停用藥物,給予適當的時間觀察(1~3個月)是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