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人們在經受同樣的應激事件後,有的人未出現明顯的精神異常,有的人卻患了反應性抑鬱症。這是因為每個人的心理素質不同,對外界精神刺激的承受能力有很大的差異性,通常是性格內向、社交能力差、軟弱、依賴性強的人容易發病。麵對應激源,人的應付方式也與是否發病有關。具有易感素質的人對應激事件自我評價時,往往認為應激事件超過了自己能力所能處理的範圍,他們在認識和行為上普遍存在著非積極的應對策略,如否認、逃避、認識歪曲,對緊張性生活事件的應付方式往往是帶有情緒指向性的。這些人往往是怨天尤人,對別人憤懣怨恨和譴責。另外,在衝突性生活事件麵前,是否發病還與人格、社會的支持、本人的健康狀況等多種因素有關。其中是否能獲得良好的社會支持,對緩衝心理壓力,減少發病具有重要意義。
汶川大地震震驚全球。經曆了地震的許多人都反映自己最近失眠、焦慮、抑鬱、恐懼。另外一些看了關於地震的電視報道,覺得災區真的很悲慘,看完電視直播後就睡不著,腦子裏全是悲傷的場麵,讓他們覺得很恐懼。這也是反應性抑鬱情緒。如果要去看望地震中的傷員,千萬不能“哪壺不開提哪壺”。比如已經初步了解到傷員家裏有不幸發生,在他自己不願意講的情況下,看望和陪護者千萬不能提。“不能過早去揭疤”。而針對一些截肢的患者,也不要提及截肢後對他們今後生活的影響,要多說鼓勵的話。比如,醫生查房、換藥時,就可以說“今天比昨天好多了”。因為有些患者是不清楚自己的情況的,為了激發他們的鬥誌,即使傷口與前一天相比沒有任何變化,也要多一些語言的“良好暗示”。
9.什麼是季節性抑鬱症
季節性抑鬱症是指反複發生於某個季節,以每個秋冬季節抑鬱症狀反複發作,伴有睡眠增多、食欲增強及體重增加等不典型抑鬱症狀,而春夏季症狀完全緩解或部分患者轉為輕躁狂發作為特征的一類抑鬱障礙。
她為什麼到冬天就煩?
教語文的王老師退休以後,因為兒子在國外工作,老伴還在單位發揮餘熱,無牽無掛,加上本身熱心腸,受人之邀,在社區裏忙忙碌碌,生活倒也過得有滋有味。想不到前年秋天的一次意外,使其肉體和心靈都受到了創傷。那次,在體育鍛煉結束買菜回家途中,不慎踩著了一塊香蕉皮跌倒在地,造成右側股骨頸骨折,被進口鋼板固定後,必須臥床休息。三九嚴寒,滴水成冰,一條腿不能動,不僅肢體局部疼痛,最要緊的是活動受到影響,這對生性活躍的王老師來說,該是多麼大的打擊。大概過了一個月“囚禁”式的生活,王老師的心緒漸漸地不寧起來,她感到莫名的厭煩,有時又感到體內火氣沒處發泄,做什麼都打不起精神,連過去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也懶得看。她的丈夫認為妻子的情緒不好是因為腿骨折不能動,一個人在家裏太煩悶的關係。於是,回家來陪王老師。盡管老伴想方設法來逗王老師開心,變著法子燒一些妻子喜歡吃的菜肴,這一切努力都沒有起到應有的效果。王老師除了情緒差外,睡眠也出現了問題,不是輾轉難以入睡,就是半夜醒來後,再也睡不著。為了解決睡眠問題,王老師也曾經到有關醫院去看過中醫門診和失眠專科門診,藥吃了不少,症狀卻沒有改善的跡象。精神雖然差了許多,但下肢活動度卻有所好轉,在丈夫推著輪椅的幫助下,有時也能到室外活動活動。隨著氣候的逐漸轉暖,以及時間的推移,王老師的精神也逐漸地好了起來,並漸漸地恢複了以往的看書、看報、看電視的習慣。由於新陳代謝關係,老年人骨折後一般功能都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王老師也不例外。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裏,她隻能與輪椅或拐杖為伴。因為情緒好轉了,所以有些問題也就不在意了,她的丈夫也認為以前發生的事,已經永遠地消失了。然而,正所謂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病根未除,終將複發。到了這一年的辭舊迎新之際,隨著陣陣西北風的強勁南下,王老師的傷腿,盡管采取了防寒保暖措施,骨折的部位仍然隱隱作痛,加之外麵天寒地凍也使得王老師隻能整天待在室內。沒有過多少日子,王老師的情緒又開始跌入低穀,上一年的噩夢再次光臨她生活的各個方麵。興趣喪失、渾身無力、食欲不振、睡眠不香,有時還會產生過日子就像是“行屍走肉”的感覺,她不明白自己這樣活著還有什麼意思?由於王老師屢次流露出厭世的想法,其丈夫非常著急,四處打聽解決方法。後來,在一個朋友的介紹下,到心理谘詢門診,大夫診斷為“季節性抑鬱症”。
季節性抑鬱症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注意。多數人認為,冬季抑鬱症的發生與陽光對人體生物鍾的影響有關。其實,早在兩千多年前,希臘人就已經注意到季節的變換會引發某些疾病。我國的中醫理論也十分強調四季及相應的氣候與疾病(包括精神障礙)的關係。人體內有一種控製晝夜節律的機製,這種機製會影響人的多種生理及心理功能,包括心率、體溫及睡眠周期等。人的生物節律是與日出日落相關的,如果光照的時間及光照的量出現反常,就有可能使人的晝夜節律表現異常,導致抑鬱症。季節性抑鬱症患者多於晚秋開始發病,隨著冬季來臨,白天越來越短,症狀也變得嚴重。當白天開始變長時,症狀又漸漸好轉,而到了陽光充足、白天時間較長的夏季,症狀就會消失。據研究,冬季抑鬱症患者中的大部分人在春天或春夏之交時有輕度興奮、話多、精力充沛的表現,但大多數達不到需要治療的程度。
季節性抑鬱症的患者往往因小事發脾氣,容易悲傷,行動上很遲緩,平時變得愛吃甜食、體重增加迅速,不願意參加社交,性欲減退,等等。白日嗜睡或睡眠過多,但醒後仍覺不解乏,精力不足。不僅工作困難,與人相處也有困難。此外,季節性抑鬱症的患者往往會焦慮乃至受到關節炎疼痛的折磨,約一半的患者曾經有過自殺的想法或行為。人的晝夜節律要想與自然界的日出日落同步,關鍵是早上要接觸到足夠的陽光,否則就容易出問題。為什麼缺乏光照會使人患上冬季抑鬱症呢?目前還不清楚。有人認為,可能是由於光照會影響大腦中某種物質的作用。
有意思的是,患抑鬱症的女性多於男性,而患冬季抑鬱症的女性也多於男性,在20~40歲的年齡段,女性與男性患冬季抑鬱症的比例為4∶1。患冬季抑鬱症的青壯年多於老年,此外還具有一定的遺傳傾向。
目前,對冬季抑鬱症患者而言,除了症狀非常嚴重者需要藥物治療外,對多數人來說,最主要、最簡單的治療方法就是采用光照治療。對於大多數患冬季抑鬱症的人來說,采用心理治療及藥物治療的效果並不好,並且藥物治療還有可能帶來各種各樣的副作用。目前,人們尚未發現有效預防季節性情感障礙的方法,但多曬太陽、多做室外運動,注意飲食平衡,如多吃蔬菜水果、少吃零食等都有好處。
其實,陽光本屬一種電磁波,它猶如一種天然的“興奮劑”。比如:紅外線“熱”的作用,會使毛細血管擴張,加快血液循環;紫外線可以使黑色素氧化,皮膚中維生素D和組胺增高,胃酸分泌增加。此外,接受陽光照射還有助於人體血液中血紅蛋白、鈣、磷、鎂等含量上升。這些綜合效應對改善情緒都是有幫助的。所以,有關專家提出:抑鬱症患者,或者當你有精神委靡、疲乏、大腦反應遲鈍及昏昏欲睡等症狀時,不妨經常迎著陽光散步或慢跑,即使在陽光下多待些時間也好。
10.什麼是精神分裂症後抑鬱
精神分裂症後抑鬱是指精神分裂症殘留期或精神病後伴有抑鬱症狀,發生率占25%,它是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殺的主要原因之一。發生的原因有抗精神病藥物所致、原發精神分裂症本身伴抑鬱症狀、精神症狀消失後人格保持較好的患者因自己患了精神分裂症而出現的悲觀消極等抑鬱症狀。
他為什麼恐懼不安?
李明,男,25歲,未婚,漢族,中專畢業,糧食局職員,因言行怪異,妄聞妄見1年到精神病醫院治療。他在家中排行第三,家庭成員間相處和睦。幼年生長發育良好,8歲上學,18歲中專畢業後分配至現單位工作。學習成績優良,工作積極肯幹,為人忠厚老實,少語寡言,少交往,脾氣暴躁;愛看書,偏愛數理化,無特殊嗜好。1年前其父病故又加失戀,開始失眠,呆滯,鬱鬱不樂。到處說:“我活不了多少天了,我有罪,領導認為是我讓單位的其他人犯了錯誤。”拒絕就醫,聽到火車鳴響就害怕,說:“了不得,天下大亂了。”不出門,獨處一隅,喃喃自語自笑。於半年前送入某市精神病院,診斷為“抑鬱症”,給予阿米替林、冬眠靈等治療。25天後出院,返家途中突然凝視前方,旋即返身驚恐而逃。說:“前麵有一道白光太厲害了。”而其兩位兄長均未見到。聽見鳥鳴狗叫也恐慌,在家休息數月,不能去上班,對人說他耳邊常聽到一些說話聲,內容則說不出。1個月前見到公安人員就恐懼,口稱“我有罪”,回家後即問家人:“公安局的人和你們談過話嗎?為什麼我想的事別人都知道?”不時側耳傾聽,說:“地球的隆隆響聲。”一次,聽到汽車聲就惶恐地說:“社會太亂了。”看見小汽車則恐懼地問:“是不是來逮捕我的?”某晚仰臥於床,忽然說:“怎麼我在屋裏能看見天?”在家管理困難,家人送其到省精神病醫院治療,診斷“精神分裂症”。用利培酮治療2個月,恐懼害怕和幻覺消失。回單位上班後領導安排他到門衛工作,李明心裏不滿意,但又不好拒絕,整日發愁,覺得自己無用了,跟家人說還不如死了好。再次來到醫院治療,診斷“精神分裂症後抑鬱”。
精神分裂是最常見和最嚴重的精神疾病之一,病因不明,多起病於青壯年。主要表現為感知、思維、情感、行為等多方麵的障礙和精神活動與環境的不協調。通常意識清晰、智能完好。病程多遷延,緩慢進展,占我國住院精神患者的50%左右,部分患者有發展為衰退的可能。臨床中,在診斷抑鬱症的同時必須排除精神分裂症,因為二者極易相互混淆而造成誤診。具體來說,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可通過以下幾方麵進行鑒別:
(1)發病背景不同:精神分裂症發病時,以下幾種情況均可能出現抑鬱症狀。
精神分裂症在幻覺、幻聽的影響下,會表現出抑鬱情緒、自責、自罪觀念。有些患者在迫害妄想、疑病妄想等影響下,也會出現情緒低沉、悲觀、失望、自殺觀念或行為等。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發病過程中可伴有抑鬱症狀,而且這種抑鬱症狀的發生往往與他們的幻覺、妄想無關,屬於伴隨症狀或疊加症狀,且持續時間較短。
在治療精神分裂症的過程中,應用抗精神病藥物可引發抑鬱症狀,如情緒抑鬱、話語減少、行動減少、精神運動性抑製等。
(2)臨床症狀不同:抑鬱症的臨床症狀主要以抑鬱心境、情感體驗缺失、情感表達缺失、精力減退、精神活動抑製為主要特點,而且抑鬱症患者的認知、情感、意誌活動是協調一致的,其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較為協調。但精神分裂症的臨床症狀以精神活動的分裂為主要特點,即患者的認知、情感、意誌活動等精神活動相互分裂而不協調,精神活動與周圍環境不協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無認識能力,否認有病。
(3)家族病史不同: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中往往有多個精神分裂症患者,而抑鬱症患者的家族中則往往有多個抑鬱症或情感障礙患者。但是家族史僅可作為鑒別診斷抑鬱症和精神分裂症的參考,因為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家族中也可有抑鬱症或情感障礙患者,而抑鬱症患者的家族中也可出現精神分裂症患者。
精神分裂症後抑鬱是一種發生於精神分裂症疾病過程之中的抑鬱發作,此時仍有某些精神分裂的症狀,可能是陽性症狀或陰性症狀。一般以陰性症狀較為常見,但已構不成主要的臨床症狀,在臨床上往往難以分析抑鬱症狀的由來,是過去即存在,但當時為其他臨床症狀所掩蓋,而在原有的精神症狀緩解後才暴露出來,還是屬於精神分裂症本身內在症狀的組成部分,或是包含著對病情的心理反應成分,如本例李明就有明顯的心理壓力,同時也很難確定是否由於服用精神阻滯劑引起,臨床上一般未達到重症抑鬱的嚴重程度,這種抑鬱障礙伴有自殺危險性的增加,臨床上應引起足夠的重視,此型病程遷延,複發率和再住院率高,對藥物治療反應差,目前認為抑鬱症狀是精神分裂症預後不良的危險因素。
11.什麼是軀體疾病後抑鬱
很多軀體疾病都會伴有抑鬱症狀,它是軀體疾病臨床表現的一部分,它的輕重與原發疾病相互消長。可能導致抑鬱症狀的軀體疾病有神經係統各種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內分泌疾病、炎性疾病、維生素缺乏及嚴重的肺、肝、腎髒疾病等。這些疾病會影響正常腦功能,而出現抑鬱症狀。
李某,男,56歲,已婚,高小文化,退休工人。因頭暈、忘事、錯認、發愁半年入院。近12年來患有高血壓病,常有頭暈心悸。患者於半年前為二兒子婚事思慮操勞過度,出現失眠,噩夢多,常驚醒,頭暈加重,且好忘事,放下東西即遺忘,說話囉唆重複。4個月前開始少語少動,時而哭泣,愁眉苦臉,總是說對不起子女,3個女兒的出嫁喜事操辦得過於簡單,至今還未能給兒子娶親,房子陳舊也無力修繕等。時常煩躁不安,曾服氟奮乃靜及三氟拉嗪治療,煩躁加重,改用阿米替林合並奮乃靜、腦益嗪及安坦治療,病情加重,坐臥不寧,全身顫抖,夜間徹夜不眠,翻箱倒櫃,問之不答,且認錯人,稱兒子為兄弟,生活不能自理,飲食及大小便需人照料,不知冷熱,三伏天身穿數套衣服,常無目的地在外漫遊。入院前1個月,憂愁加重,終日雙眉緊鎖,唉聲歎氣,說他的病好不了,沒法活下去,不如死了好,曾拿刀要砍自己,並碰頭、拒食。入院測血壓160/110毫米汞柱,肌張力呈齒輪樣增高,雙手細顫,眼底動脈反光增強,稍細,動靜脈交叉處有壓跡。入院時,意識清晰,少語聲細,語流緩慢,回答切題,愁容滿麵,深感內疚,自覺無能以致小女兒至今仍在農村未調回城裏,自稱家境貧寒,房子破舊不堪無錢修整,兒子至今娶不起媳婦。拒絕吃飯、穿衣,說太窮無錢住院,交不起飯錢、衣錢。願意吃家裏送來的飯菜。食量不均,有時食少,有時暴食。稱日子不好過,不如死了好,夜間常在淩晨1~2點鍾醒來,不能再入睡,而在走廊裏來回踱步,勸說無效,白天則呆立呆坐少動。近記憶力明顯減退,告知的事轉眼即忘,遠記憶未見明顯障礙,能正確回憶生活中的重大經曆。CT檢查發現左側大腦半球多發性腦梗死。最後診斷“多發腦梗死性癡呆伴抑鬱”。
神經係統疾病的患者常有的情感性症狀,大多符合抑鬱症的診斷標準。抑鬱症在綜合醫院常常被認為是神經衰弱、神經官能症、自主神經功能紊亂等,或常常與其他功能性障礙相混淆。對大腦造成影響的神經係統疾病常常並發抑鬱症或抑鬱症狀。而抑鬱症本身也會引發神經係統疾病,如臨床中常可以看到抑鬱可以引發或加重疼痛(如偏頭痛)。當抑鬱與這些軀體疾病並存時,一些抑鬱的症狀如疲乏和厭食可能會歸咎於軀體疾病,使抑鬱得不到治療。如果抑鬱得不到治療,有時會進一步加重、惡化神經係統疾病。而抑鬱症狀不能得到有效的識別,又會掩蓋和混淆原發的神經係統疾病,影響患者的康複。
神經科疾病中抑鬱症狀很常見,盡管症狀同疾病間的關係複雜。主要涉及癲癇、腦卒中(腦中風)、帕金森病、腦外傷、多發性硬化等10餘種疾病。本例就是腦卒中後抑鬱。目前抑鬱障礙是腦卒中後最常見的精神問題的說法正得到普遍的認可。其原因與腦卒中所致的腦損傷和神經係統缺陷有關。治療可嚐試副作用較小的抗抑鬱劑。在康複中,結合對患者及家屬的勸告和教育指導,對患者康複非常有益。
某些激素分泌器官的功能紊亂也是導致抑鬱症的軀體疾病。尤其是甲狀腺疾病,它經常與抑鬱症同時出現。甲狀腺疾病是一種極為常見的疾病,尤其是在婦女中。在有些病例中,抑鬱和疲乏可能是你開始注意甲狀腺疾病的最先症狀。甲狀腺疾病分為兩種類型:甲狀腺功能減退症和甲狀腺功能亢進症。在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中,甲狀腺的功能降低,激素分泌量過少。而在甲狀腺功能亢進症中,甲狀腺分泌激素量又過多。這兩種類型的甲狀腺疾病均可導致抑鬱症,但是抑鬱症更可能和甲狀腺功能減退症並存。
很多癌症患者會繼發重度抑鬱症,盡管隻有一小部分抑鬱症患者患有癌症。抑鬱可能也是癌症的症狀之一。腫瘤細胞會分泌出調節情緒的化學物質5-羥色胺,從而導致5-羥色胺失衡,繼而誘發抑鬱症。但是抑鬱症也可能是由癌症引起的疼痛、恐懼和擔心誘發的。抑鬱症經常伴發於胰腺癌,胰腺是位於胃後麵的一個器官,它分泌的消化液對消化功能很重要。胰腺癌發展很快,患者通常在3~6個月內就會死亡。腦癌也是最易導致抑鬱症的癌症之一,在有些病例中,抑鬱是腦癌最早的或唯一的症狀。
一些免疫係統的疾病也與抑鬱症相關。我們的免疫係統保護機體,抵抗疾病,而在我們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時,它會攻擊機體自身的組織。係統性紅斑狼瘡(SLE)就屬於此類疾病,患係統性紅斑狼瘡時機體的結締組織會發炎,從而損傷皮膚、關節和內髒。係統性紅斑狼瘡會導致患者出現包括抑鬱在內的情緒改變。研究者發現1/4的係統性紅斑狼瘡患者有智力改變情況,如在係統性紅斑狼瘡被確診前後不久出現短期記憶力下降,其中有大約3%的患者,智力改變是唯一的症狀。在得知自己被HIV病毒(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或稱艾滋病病毒)感染後,約有10%的人會患上抑鬱症,HIV是導致AIDS(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即艾滋病)的病毒。當HIV感染發展成為AIDS時,至少30%的患者患上了抑鬱症。抑鬱症可以由HIV感染本身引起,也可由機體免疫係統功能低下而導致的其他感染引起,還可能由治療困難,或是因為患上無法治愈的疾病產生的壓力引起。
心血管係統包括心髒和血管,這個係統的生理疾病或不適可以導致抑鬱症。在經曆過心力衰竭的人中,有15%~20%的人將來會患上臨床抑鬱症。當血管發生破裂或阻塞時會導致休克,休克會導致腦部損傷,而這是導致抑鬱症的主要病因。因抑鬱症而住院的患者中約有一半是因為休克而患上了這種病的。休克患者的抑鬱症狀可能是腦環境發生變化或腦受損的結果,這種改變可以由休克引起,也可以是對於休克引起的生理負麵影響或生理功能限製的反應,就像偏癱一樣。為了確定抑鬱症的病因,進行心理或神經測試是有必要的。如果你在休克之後患了抑鬱症,醫生可能會建議你在抗抑鬱藥物治療的同時進行某種形式的心理谘詢或心理治療。
另外,某些消化係統、血液係統、泌尿係統等係統疾病都可能引起抑鬱症狀,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也需治療抑鬱症狀。
12.什麼是微笑性抑鬱症
微笑性抑鬱症是抑鬱症的一種變形,它不像人們印象中的抑鬱症患者總是情緒低落,垂頭喪氣,反應遲鈍,思維遲緩,活動減少等,很少有人將抑鬱症與微笑聯係起來。然而在臨床中的確有下列情況可出現微笑性抑鬱症。其一,一小部分抑鬱症患者在抑鬱的心境表麵蒙上了一層微笑的麵紗。這部分患者盡管內心深處感到極度的痛苦、壓抑、憂愁和悲哀,外在表麵卻若無其事,麵帶“微笑”。這種微笑不是發自內心深處的真實感受,而是出於應對社會交往、應付工作、應付家人、礙於麵子而違心地強作歡顏,這種微笑性抑鬱症最青睞那些高學曆、有相當身份、有地位、事業有成的人士。其二,還有一些恢複期的抑鬱症患者,由於社會的偏見,對精神患者存在歧視,有的患者在即將回歸社會的時候,害怕因為得過精神病在社會上抬不起頭來,沒麵子,怕別人看不起出現自殺。另一種情況是有自殺企圖的重性抑鬱患者,為了實現其自殺的目的,有意識地掩蓋自己的痛苦體驗而強作歡顏,以此逃避醫務人員和家人朋友的注意,為自殺創造條件。重性抑鬱患者情緒突然“好轉”,心情“豁然開朗”可能是一個危險的征兆,應高度警惕,防範自殺。其三,這些“微笑”的抑鬱患者,“微笑”過後會陷入更深的孤獨、寂寞和極端的抑鬱境地。患者的親友要爭取早發現,使他們早就診,盡早得到積極合理的治療,並了解相關的科普知識,不被表麵的“微笑”所迷惑,以免造成難以挽回的損失。
陳靈在商場做經理已經有3年了。3年裏,微笑已經成為她的“職業病”,隻要一踏進商場,她的臉就會不自覺地露出職業性的微笑,哪怕她今天的心情再鬱悶。微笑也確實給她的事業帶來很多益處,她連續三年都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周到的服務和適時送上的微笑也確實贏得了眾多顧客的稱讚。領導把她作為年輕員工的榜樣,更把她視為公司的門麵和招牌。種種榮譽讓陳靈欲罷不能。
時間長了,她感到太壓抑,身心都難以承受。她很想卸下麵具,給自己的情緒一個釋放的機會,遇到那些蠻不講理的顧客,也想痛痛快快地“整”他們一下,讓他們懂得尊重是互相的。但是,“顧客是上帝”是公司的信條,無法違背,她隻能把壓抑和鬱悶帶回家發泄,丈夫和孩子是最大的受害者,其次是她的父母。
看到無辜的親人,陳靈不僅僅是內疚,更是揪心地痛,但她卻無法控製自己的情緒。家人已經好久沒有看見她的笑容了,5歲的兒子常常會埋怨媽媽像個火藥桶,一碰就炸,丈夫則會打趣地說“媽媽生病了,媽媽得的是心病”。每當這時,陳靈隻有沉默。有時候,她真的很怕,怕自己的改變,怕自己的現狀,更怕自己終於有一天承受不起時會崩潰。
幾年來,陳靈已經習慣了被人讚揚,聽多了讚揚的話,她不知不覺中帶上了厚厚的麵具,把自己的弱點深深地藏在了麵具裏麵,努力把最光鮮的一麵呈現在外人麵前,變得沒有個性、沒有自我,隻剩下一個大家都認同的軀殼。她覺得累,卻不能露出疲倦,沒完沒了的工作壓得她喘不過氣來,無論身體狀況如何,她都必須將工作完成得盡善盡美,因為這樣才是別人心目中認可的她。她覺得煩躁,卻依然要保持優雅;感到緊張,卻隻能表現從容。雖然她有驕人的業績,又有讓人羨慕的學曆,更有讓人既妒忌又羨慕的才能,但競爭激烈,新人輩出,這個優秀的“女強人”同樣感到了危機,她感到緊張、焦慮,她的從容保持得有多累、多苦隻有她自己知道。
無奈,為了不讓自己完全崩潰,她隻能把鬱悶和一切不如意向家人發泄。父母眼看著心目中優秀、知書達禮的乖女兒突然變得粗暴、不可理喻,他們很難接受,常常會不自覺地歎息搖頭。
每當這個時候,她都會盡量避開,因為她不忍心看到父母的這種表情。她內疚,但又不能表露,因為她害怕父母詢問,她無法說清如此變化的原因。她也想找朋友發泄,但一天十幾小時的工作,根本就沒有給她留下空餘的時間。她現在迫切地想放鬆、想逃開,但現實讓她連逃脫的勇氣都沒有。麵對無情的時光,生活負擔越來越重,她連鬆口氣都不敢。她知道自己的心理疾病正在加重,但她無能為力。她隻知道,她在等待,等待自己最終崩潰的那一天。
陳靈從外表來看沒有任何症狀,但內心是抑鬱的。對任何人都要彬彬有禮,即使別人觸犯自己,也能微笑著接受。然而在微笑後麵,潛伏著巨大的悲哀,甚至出現自殺傾向。一位由愛人陪同看病的患者,說出自己曾想到自殺的隱秘後,愛人非常震驚,沒有想到謙謙君子的背後,是難以言說的隱痛。潛意識裏,這些人用微笑隱藏著抑鬱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