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內閣學士周煌,四川涪陵人,以文學稱著,官至翰林院侍講,刑、兵兩部侍郎,曾任《四庫全書》館纂修。他的祖父在明末兵荒馬亂時隻身逃到峨眉山以打柴為生,直到九十多歲仍是孑然一身,大家都叫他周老頭。
峨眉山下有家酒店老板姓吳,周老頭打得的柴火,都拿到吳老板那裏請他代賣,所以兩人成了好朋友。
吳老板生日前的一天對周老頭說:"周兄,明天是我六十大壽,你要來喝我的壽酒唷!"
周老頭高興地說:"老弟的大壽,我還能不來!"
第二天,周老頭遲遲沒來,吳老板的妻子站在門外向後山的路望了很久,仍不見周老頭的身影。她回到店裏對丈夫說:"周大哥不來,是不是生病了,要不要去看看?"
吳老板說:"天色已晚,要看也得等到明天才行。"
第二天,吳老板上山見到周老頭就問:"周兄為何不來喝壽酒,沒非身體不適?"
周老頭含笑說:"實在對不起,有事耽誤了為賢弟祝壽!"
"有什麼事比喝酒更重要?"吳老板笑著問。
"昨天我上山砍柴,在深山溝裏突然遇到冰雹,我躲到一個野草叢生的岩下,靠著岩石躲避冰雹。誰知我用力向岩上一靠,岩上一塊石頭落地,露出一個洞。我向洞裏一望,看到裏麵有閃光的東西。我用手搬開堵塞洞口的石頭,爬進洞裏一看,原是箱扣在照進洞的陽光下發光。我打起火石點燃鬆枝一照,裏麵並排放著幾個大箱子,箱子裏麵裝滿了黃金。我來不及再砍柴,就將金子向家裏搬,藏好黃金後,天已經黑了,所以才耽誤了祝壽。"周老頭說。
吳老板聽後說:"上天給周兄送來的財寶若傳出去了,難免不遭強盜襲擊,周兄不能再住在山裏了......"
"我也這樣想,不過還求賢弟在城裏幫我買一套房子,事成後我當重謝!"周老頭說。
吳老板開店廣交各路朋友,神通廣大,事隔沒多久就為周老頭在城裏買好了一套房子。
周老頭進城後不久,又專程去找吳老板。他拿出一百兩黃金,交給吳老板說:"我還有一事要請賢弟幫忙!"
吳老板高興地接過黃金說:"周兄還有什麼事盡管說,小弟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周老頭說:"我今年已經九十九歲了,還未結婚。過去隻身一人無所牽掛,死了就算了。現在有了這些黃金、房屋,就想娶個老婆,為我生兒子繼承這些財產!因此特來求賢弟作伐。"
吳老板和他的妻子聽了"撲哧"一笑。他們想,哪有近百歲的老人還想娶老婆的。
周老頭以為他們不相信他的話。又一本正經地說:"我現在有的是錢,不僅要娶老婆,而且要娶個黃花閨女。我可以用一千兩黃金做聘禮,用三百兩黃金謝媒人。"
生意人哪有不愛錢的。吳老板雖然覺得這事很難辦,但他一想,三百兩黃金,是他一輩子做生意都賺不到的,承擔這事再困難也值。於是就答應了下來。
吳老板四處托人,選了一個多月,沒有人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一個近百歲的孤老頭。不久,周老頭又上門催問。吳老板辦不成事,又舍不得三百兩黃金,隻好請周老頭耐心等待。
周老頭眼看上百歲還沒找到老婆生孩子,著急財產無人繼承,就天天上門催促。正在吳老板十分為難時,他十六歲的獨生女兒跑到父親麵前說:"爹!娘!何不將孩兒嫁給周伯呢?"
吳老板說:"我怎能將你嫁給一個快死的老頭子呢!"
吳小姐說:"爹媽不讚成無非是嫌他太老了。俗話說'人各有命',女兒如果命好,嫁給他未必會當寡婦;如果命薄,嫁給一個少年公子,也未必不守寡。爹媽隻有我這個女兒,希望我能為你們養老送終。我嫁給他如能生下一男半女,不僅可以為他家傳宗接代,也可以為你們傳遞香火。如果他死了,我有的是錢,父母老來也不愁吃穿,也不枉生下我這個女兒。周伯伯能拾到大量黃金,改變貧窮命運,這是天意。天意要讓他發財,就不會讓他絕後。所以我決定嫁給他......"
她的一番話說動了父母的心。吳夫人說:"老伴,女兒說得有道理,就依她的吧!"
幾天以後,周老頭又去催問。吳老板將女兒的決定告訴了他。周老頭立刻跪地謝恩。
周老頭和吳小姐結婚以後生活得很幸福,不久就喜得貴子。吳老板夫妻死後,周老頭就將全家遷回老家涪陵。他們的兒子長大後聰明能幹,在鄉裏兩試都名列前茅。周老頭又花錢給兒子補了個廩生。吳小姐活到59歲時死了,周老頭為她披麻戴孝,隆重安葬。又過了四年,周老頭死去時149歲。他們的孫子周煌後來考中進士,在朝廷當上了內閣學士,徹底改變了周家無權無勢、世代流落的家世。
周老頭死後,峨眉山人將周老頭曾經住過的地方稱為"百四十村"(後稱"白石村")。意思是那裏的水土能使人長壽。
(史料出自《筆記小說集·新奇譜》和民間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