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1章 蜀國女參軍逃婚(1 / 1)

王衍乾德二年(920)從成都到邛崍的路上,走著一位美少年。他穿著碧藍色的公子服,腰間纏上一條淺黃色的絲帶,頭上戴一頂道士帽,走起路來顯得特別斯文爾雅。近前一看,他的眉毛細而彎曲,大大的眼睛周圍的睫毛濃黑而挺直,高高的鼻子下長著一個櫻桃小嘴。他叫黃崇嘏,家庭比較富有,從小飽讀詩書,對當時的社會腐敗深惡痛絕。因此他常去巴蜀各地遊覽,觀山望景,體察民情,吟詩作賦,暢發心中煩悶。

邛州刺史為討好王衍,借口黃崇嘏引發火災將他逮捕入獄。他在獄中寫了一首詩來暢敘自己的抱負和對時政的期求。邛州刺史發現後,以為表功升官的機會到了,立刻將少年公子寫的詩拿去見丞相,企圖邀功請賞。

"啟稟丞相,邛州黃崇嘏一直對朝廷不滿,寫反叛詩罵朝廷。"刺史向丞相周庠報告。

周庠是前蜀元老,王建做利州刺史時的軍師。他對王建說:"得其地以廣形勝,得其土以增卒伍。"他鼓動王建取閬州,進西川,進而在蜀稱王。王建控製三川後,就封他為成都府尹。王建稱帝後又封他為禦史中丞相。他把長女嫁給了王衍,被冊封為周皇後。因此,周庠成了兩朝丞相、王建與王衍的得力助手。

周庠接到邛州刺史的報告後,哪會輕易聽信一麵之詞。他說:"把他的詩交給我看看!"

邛州刺史將詩呈上,周庠念道:

偶辭幽隱在邛州,行止堅貞比澗鬆。

何時政清如水鏡,絆他野鶴在深籠?

周庠念後說:"這詩怎能說是反詩呢!難道百姓盼望時政清廉,清除腐敗就是反叛嗎!你當的什麼官,是非不分!這人具有堅貞高雅的情操和遠大的抱負,把他帶來,我要見他。"

邛州刺史挨了當頭一棒,連連說:"是!是!"

黃崇嘏見到周庠後,直呈他對時政弊病的一些看法,提出了一些整興國家的建議。周庠十分欣賞黃崇嘏的才華,命令邛州刺史為黃崇嘏平反,並向朝廷舉薦黃崇嘏為官。

黃崇嘏到成都以後,朝廷任命他為攝司戶參軍。黃崇嘏沒有辜負周庠的信任,他勤政愛民,進退有度,廉潔清明,處事果斷,很受百姓和朝中官員們的稱讚。

周庠見黃崇嘏才貌雙全,想收他為二女婿,使他和王衍結成連襟,以整頓朝綱。黃崇嘏知道後心急如焚。她本是女扮男裝,怎能當周庠的女婿呢?她想,她如說出自己是女兒身,有欺君之罪;不說出來,又如何推托丞相的厚愛呢?她冥思苦想提筆寫了一首詩:

一辭拾翠碧江湄,貧守蓬茅但賦詩。

自服蘭衫居郡掾,永拋鸞鏡畫蛾眉。

立鬆卓爾青鬆操,挺誌鏗然白碧姿。

幕府若容為坦腹,願天速變作男兒。(《辭蜀相妻女》)

她寫好詩後,派人送給周庠,就悄悄回邛州隱居。

周庠看到"幕府若容為坦腹,願天速變作男兒"兩句詩後說:"想不到黃崇嘏竟然是一個女中男兒,天下竟有這麼年輕有才華的女子!"他回家去對夫人說:"黃崇嘏是個女兒身,我們的女兒不能嫁給這個好女婿了!"。

周夫人說:"她欺騙我們不要緊,若是皇上知道了,就要殺她的頭!"

周庠想了想說:"她是我舉薦的,說出去不管是對我們還是對她都沒有好處。如果皇上知道黃崇嘏是女兒身,不殺她也會把她搶進宮去伴駕。所以,我們一定不能讓別人知道黃攝司是女兒身。"

周庠的夫人說:"她欺騙我們,壞了女兒的名聲,總不能就算了吧!"

周庠說:"我們不光要為這位憂國憂民的好姑娘著想,也要為我們的大女兒(皇後)著想。何必給女兒增加競爭對手呢!"

"那你打算怎麼辦?"夫人問。

周庠說:"我已經想好了主意,上奏皇上說她因病辭官,不就得了。"

第二天早朝上,王衍問:"眾卿家還有何本奏?"

周庠站出來說:"啟奏皇上,黃崇嘏因病請求辭官!"

"準辭!"王衍下旨說。

朝中所有官員從不知道黃崇嘏是女兒身,也沒有人懷疑此事。從此黃崇嘏隱居邛州,不再過問政事。

黃崇嘏女扮男裝做官的事在臨邛地區曆代傳播。清代楊潮觀著的《訪黃崇嘏墓》說:

東風不上蜀正台,環佩衣冠盡草來。

隻有香名埋不得,梅花畢竟百花魁。

(史料出自《太平廣記》、《四川古代名人》和《中國曆代才女詩歌鑒賞辭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