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賢妻勸夫(2 / 2)

夫人說:"那好辦,你身上有什麼特殊記號,看他知不知道。如果他說得對,他就是你的父親;如果說錯了就不是。"

第二天,夫人又去馬廄。她先以關心的口吻問長問短,然後她才問:"老人家,你想找兒子,你兒子叫什麼名字?他身上有何印記?"

馬夫說:"我兒的小名叫薑三,他的腳底下有一顆很大的黑痣。"

"有個印記,那就好找了。讓我找機會幫你打聽,或許能找到。"夫人謙和地說。

"謝謝夫人,這麼些年了要找到也很難啊!隻要夫人能放在心上,順便打聽,我小老二就感激不盡了!"馬夫不抱希望地說。

其實夫人早有了三分把握,但礙於丈夫的態度,不便立即把這事說穿。晚上丈夫回家,夫人將老人所說的一切告訴丈夫。薑太師聽到後既高興,又愧疚。高興的是父親尚在人間;愧疚的是父親就在身邊,卻經常受他的打罵。他對夫人說:"夫人,我有何麵目去認父親?"

夫人說:"老爺,不知者不為過。父子失散幾十年,能再次相遇,太不容易了,你過去沒有盡孝,今後好好孝順他老人家,也可以彌補做兒女的責任與愧疚。"

薑太師覺得夫人的話很有道理。但是他回頭一想,又對夫人說:"如果我認了父親,別人知道後一定會說我不孝,把親生父親當馬夫。這事若傳到長官耳裏,會受到刑律的處罰,我不能認他。"

"如果連身邊的親生父親都不認,那不更是罪上加罪嗎?"夫人反駁著說。

"就讓他回家養老不就行了嗎!"薑太師說。

"那怎麼成呢?你老家已經沒有人了,叫他回去怎樣生活呢?這樣對老人家也不公平,你我在良心上也會受到譴責!"夫人說。

"那你說應該怎麼辦才能兩全其美呢?"薑太師問。

夫人想了想說:"不如我們先讓他回老家去......"

"你剛才反對讓他回老家,現在又要讓他回老家,你到底是什麼意思!"薑太師搶著問。

"我不是真要他回河南老家。我們派個親信將父親送去劍門關,給他租一間房子,把他暫時安頓在那裏。並給他說:'我們也是河南許田人,要回老家探親。'叫他在那裏等我們,以便一起回許田。"夫人神秘地說。

"那和回老家不一樣嗎?"薑太師不解地問。

"你不要著急,我還沒說完呢!他走以後,我們報告上司說,得知父親尚在人間,要回老家接父親來侍奉。那時我們就去劍門關認父。然後再將父親打扮一番,接他回來,不就再沒有人說長道短了嗎!"

薑太師一聽覺得這個計策很好。

第二天,夫人把老人叫到房裏說:"薑老伯,這些年我們愧對你了,讓你老人家在這裏吃了不少苦。這裏有二十兩紋銀,我派人送你到劍門關,你在那裏等我們請好假後,陪你一路回許田。如果你在家待不住,就和我們一起回來。"

老人走後不久,薑太師去對上司說:"老爺,我失散多年的家父從河南來,我想去劍門關迎接,請老爺恩準!"

上司聽後說:"你父親遠道而來,理應前去迎接。你去吧,代我向他老人家問好!"

薑太師帶著高貴的衣帽鞋襪和兩駕馬車,在夫人陪同下飛快趕往劍門關。

父子相認,悲喜交集。薑太師再三向父親賠禮認罪,懺悔自己過去對父親的不孝。於是一家人高高興興回到成都。從那以後,薑太師大力提倡孝道,資助過不少窮苦老人。

(主要來自《晉書》、《太平廣記》等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