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景元四年(263)春天,蜀漢王朝岌岌可危,整個巴蜀都籠罩在戰爭的迷雲慘霧之中。魏王兵分四路,直取巴蜀。魏征西將軍鄧艾帥大軍直取江油。兵臨馬角壩時,蜀將薑維建議劉禪派右車騎將軍張苞和廖化分守安陽與陰平(馬角壩)橋頭,阻擋鄧艾軍西進。
張苞到達馬角壩後,抓緊練兵迎敵。住守馬角壩的守將馬邈貪生怕死,力主降魏,不想迎戰。當張苞準備迎敵時,他卻溜回家不問軍事。
馬邈的妻子李氏是個美麗而識大體的女人。她見馬邈不在前線帶兵守城,卻回家坐在堂屋安然自得地烤火,她走近丈夫麵前問:"邊關告急,右車騎張將軍正在較場點兵禦敵,官人何以回家烤火,不去較場聽令?"
馬邈一手將妻子拉到身邊坐下說:"夫人不知,皇上相信黃皓的神鬼巫術,終日沉浸於酒色之中,劉家江山氣數已盡,我何必再去為他賣命呢!"
"那你打算怎麼樣?"夫人問。
"我想迎接鄧艾軍進城,那樣我不僅可以保住生命,還能封官晉爵。"馬邈無恥地說。
李氏一聽驀地從馬邈身邊站了起來。兩眼射出憤怒的光芒,大聲斥責道:"夫君身為大丈夫、男子漢,擁兵數萬,怎能說出這等不忠不義之話來呢!我勸將軍打消這一念頭,立即帶兵前往橋頭與張將軍一起禦敵。身為將士,死要為國盡忠,生要為民造福,眼看漢室危在旦夕,百姓將受刀兵之苦,我們不能隻為自己,不為國家民族著想。大丈夫,死要死得轟轟烈烈,生要生得光明磊落!"
"婦人之仁。隻知忠孝仁愛,不知戰場風雲莫測。敵友之間瞬息萬變,識時務者為俊傑,好漢不吃眼前虧。你何必固執、愚忠呢!"馬邈批評妻子。
李氏聽後怒不可遏,高聲罵道:"枉自你享受國家俸祿多年,竟說出這等不知廉恥的話來。郎君若再不醒悟,上前線拒敵,為妻豈能苟且偷生?"
馬邈仍坐著烤火,將妻子的話置若罔聞。李氏拿他沒有辦法,隻得退入房中痛哭。
不久侍衛來報:"將軍,魏軍已突破橋頭防線,向城門殺來!"
"知道了,你去吧!"馬邈說。
侍衛走後,馬邈不慌不忙地穿好盔甲,走回軍營。李氏在家為丈夫祈禱,希望他能得勝歸來。隨即她又叫丫鬟去打聽戰況。不一會丫鬟回來說:"夫人,全城人都在罵將軍是個貪生怕死,不知廉恥的賣國賊!"
李氏不相信,命令丫鬟再去軍營打聽。
丫鬟回來說:"夫人,馬將軍的兵營裏到處都掛著白旗。聽守門的戰士說,馬將軍正在準備給魏軍設宴慶功呢!"
李氏一聽,肝腸寸斷,欲哭無淚,欲罵無力。她轉身走進內室,坐在梳妝台前,寫了一封斥責丈夫的長信,然後從枕邊拉出一條白綾,扔上房梁,結束了生命。
這件事很快在全城傳開來,鄧艾聽到後,認為馬邈是個不忠的將領,命令他回家厚葬妻子,為妻子守靈,不再任用他。
後來一位江油詩人為李氏題了一副碑聯說:"可鄰巴蜀多名將,不及江油李氏賢。"鄧艾在軍中大力表彰李氏的愛國精神,教育官兵忠於魏王,不可臨陣投敵。
(史料主要出自《三國誌》、《華陽國誌》和《古今情海》等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