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抑:弗洛伊德把精神壓抑的概念引入對神經症發生的分析,其中對壓抑的本質、原因、結果及神經症的關係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弗洛伊德指出,壓抑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因精神釋放造成的大量情感因素對機體產生的刺激,它發展成為一種重要的影響,用自我的判斷分析出信息是否有利於大腦的接受,而不是是否有利於現象,由此就產生了錯覺。在情感的釋放中,形成一種新的規則,它服從於至高無上的快樂原則,目的在於減輕承受過多的心理器官的負擔,同時通過內在的精神完成這一任務,又恰當地改變著現實,令讚歎的是,全部時間加起來決不超過百分之一秒。
從理論上對壓抑做出分析並不容易。本能衝動為什麼會有這種變化?這種變化的發生雖然是有一定的必要條件的,即本能目的的實現應產生不愉快而不是愉快,而這種可能性卻又很難想象。從來沒有這樣的本能,因為本能的滿足總是愉快的。我們必須設想出一些特殊情形,有些過程使愉快性滿足變成了不愉快。
創傷的執著:每一種神經病都含有一種執著,但不是每種執著都導致神經病,或都和神經病相結合,或都發生於神經病之時。譬如悲傷可視為對於過去某種情緒的執迷,而且與神經病相同,也完全和現在及將來失去聯係。然而悲傷和神經病的區別,一般人也都能了解。另一方麵,有些神經病卻可稱為病態的悲傷。一個人生活的整個結構,如果因有創傷的經驗而根本動搖,的確也可以喪失生氣,對現在和將來都不發生興趣,而永遠沉迷於回憶之中;但是這種不幸的人不一定成為神經病。所以我們不應太重視這個特點而把它看成神經病的一個屬性,雖然這個特點也是常見的和應該被重視的。
以上內容摘抄整改自弗洛伊德創作的相關書籍,你要麼需要一點心理學基礎,要麼需要些領悟力,不然理解起來恐怕有些困難,如果看不懂就看看弗洛伊德的著作或者多看幾遍。
有了上麵這些簡單重要的理論做基礎,那麼我的這段糊塗的暗戀漸漸變得清晰起來了,下麵就讓我把自己和林樂瑤之間的往事化繁為簡地回憶一遍。
首先是幼兒園和小學時期,那個階段的感情比較純粹,我對林樂瑤並沒有任何非分之想,趙紫璿說小男孩喜歡哪個小女孩就打他。但是這點對我來說不太成立,我小時候打一切能打過的東西,包括貓啊狗啊青蛙啊天牛啊之類的東西還有王小帥、李大勇、吳迪和我們班女生,我還被一切打不過的東西打,例如老師、家長和高年級學生,這段時間林樂瑤對於我來說隻是一個普通的玩伴和同學。這段經曆可以當成我們的情感基礎,而絕不是感情基礎。
上了初中之後林樂瑤率先發育了,變得婷婷玉立、楚楚動人,很有可能在我第一眼看見她的時候就對她有了好感,這好感隨著日後買東西和考試之類的種種接觸而逐步加深,但是這份感情由於壓抑作用而進入到了潛意識當中。
原因是從我初中第一次見到林樂瑤的那一刻開始,就有各種關於她的流言蜚語和桃色緋聞傳入我的耳中,我也看到了她不斷開始和結束的戀情。上麵提到過壓抑的最重要的作用就是防止因精神釋放造成的大量情感因素對機體產生的刺激;而壓抑產生的條件是我們必須設想出一些特殊情形,有些過程使愉快性滿足變成了不愉快。
自我之所以壓抑這份感情很顯然是有其原因的,林樂瑤當時是個太妹,而我並不是流氓,我沒有能力擁有她保護她,如果我追求她極有可能造成痛苦的結果,這隻是其一;而最重要的一個原因是超我對這份感情進行了強烈的克製和譴責,它不允許自我愛上這個水性楊花又不好好學習的小太妹;而本我當然管不了那麼多,一門心思地喜歡著林樂瑤,這些矛盾在現實當中折射出許多現象表現在自我身上。例如我在樓梯內和周旭剛的衝撞,心情壓抑,最明顯的一個是背部疼痛,高中時我跟李大勇和於雷在街上和林樂瑤偶遇之後我突然發現自己愛上了林樂瑤,然後背疼的症狀奇跡般地突然消失了並且再也沒有出現過,我想自己手部骨折甚至都有可能與此有關,因為那段時間我總是做各種危險動作,翻跟頭折把式翻牆逃課撒把騎自行車等等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