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四章 教育(1 / 3)

440.香港的學校教育曆史起自何年?創辦人是誰?現在約有多少學生在多少所各類學校中就讀?其學校教育的特點有哪些?

答:香港的學校教育有較悠久的曆史。北宋年間江西吉水人鄧符協遷居新界錦田創辦“力瀛書院”,興學育才,迄今已近900年之久。第二次世界大戰後.香港人口激增,經濟迅速發展。為適應新的要求,香港政府開始重視智力投資,逐步建立了多層次、普及和實用的學校教育體係,著眼於培養當地各方麵的人才。隨著經濟的起飛,香港教育在70~80年代也有了長足的發展。1993年,全港約有120萬名學生接受全日製教育,約占總人口的20%。這些學生在1946所各類學校就讀,為他們授課的教師有5.5萬名,另有大量輔助人員提供協助。參加香港本地公開考試的考生有140500名,另有204000名考生參加18項海外考試。香港學校教育的特點是:(1)推行九年強迫免費教育。港府為每一位適齡的學童提供小學至中三的免費強迫教育。這一措施自實施以來,6~14歲入學就讀的學童幾達同齡者的百分之百。⑵政府與社團合力辦學。政府的財政預算把教育列為優先考慮的一個項目。且逐年增長。教育經費開支的比例,已接近甚至超過80年代加拿大、英國、澳大利亞和瑞士等發達國家的水平。(3)多層次、多渠道的教育體係。按常規教育的階段劃分,有學前教育、小學教育、中學教育與專上教育(即高等教育)。按學校的種類劃分,有幼稚園、小學、中學、大學、專科學院、工業學院、成人教育學校、特殊教育學校、國際學校等。按辦學經費來源劃分,有官立、津貼、私立“買”位和獨立學校。(4)國際上享有聲譽的大學教育。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香港科技大學等高等院校,具有層次分明、依法辦學、教學為主、開放辦學的特點,在國際上均有一定的影響。

441.香港曆史上最悠久的高等學府是哪一座?成立於何時?

答:香港大學是香港曆史最悠久的高等學府。1911年成立,前身是1887年創辦的香港西醫書院。1912年開始授課。1993年內,港大有全日製學生9631名,兼讀製學生2760名。1991~1992年度有研究生570名。教職工1600名。共設文學院、建築學院、牙科學險、教育學院、工程學院、法學院、醫學院、理學院和社會科學院等9個學院。為國際大學協會、英聯邦大學協會及東南亞高等學校協會會員。

442.香港中文大學是由哪幾個書院聯合組成的?下設哪幾個學院?

答:香港中文大學是一所聯邦製牲質的大學。成立於1963年10月,由新亞(1949年創辦)、崇基(1951年創辦)和聯合(1956年創辦)三所私立文理書院聯合組成。1988年成立的逸夫書院相繼加入。設有文學院、工商管理學院、教育學院、工程學院、醫學院、理學脘和社會科學院等7個學院。以4年學製為主。

443.香港理工大學的原稱是什麼?它成立於哪一年?

答:香港理工大學(原稱香港理工學院)於1972年成立,設有6個學院,計為:應用科學及紡織學院、商管及資訊係統學院,設計及語文學院、建築及土地使用學院、工程學院和醫療及社會科學學院,提供深造、學士學位和學位以下程度課程;此外更開辦兼讀及廠校交替課程,鼓勵學生一麵工作,一麵進修。

444.華人出資興建的第一所學校是什麼學校?

答:在九龍城內,名為龍津義學。這是香港開埠後華人出資興建的第一所學校。

445.內地高等學院從何時開始恢複在港招生?

答:中國內地高等院校從70年代後期即已恢複對港、澳、台灣地區人士及華僑學生的招生工作。有本科(4~5年製)、專科(2~3年製)。廣州暨南大學與福建泉州華僑大學還設有預科。90年代初以來,更開設適用於港、澳、台地區的碩士學位及博士學位的全日製研究生課程;適用於港澳人士及在內地供職的港、澳、台人士頡士學位及博士學位的兼讀研究生學位課程。接受港澳台人士申請攻讀研究生的內地高校30多所。其中19所設有供香港人士申請的研究生特別獎學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