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血液係統藥物
閱讀提示
本章重點是抗凝血藥的藥理作用和臨床應用,代表藥物為肝素和華法林。另應熟悉維生素K、鏈激酶的藥理作用和應用。對於抗貧血藥、抗纖維蛋白溶解藥、抗血小板藥等,隻要了解即可。
第一節抗凝血藥和促凝血藥
【考點1】肝素、低分子肝素、華法林的藥理作用、臨床應用及不良反應
1.肝素肝素抗凝血作用快而強,體內、體外均有抗凝作用。
(1)藥理作用:其作用機製是通過激活血漿中的抗凝血酶Ⅲ,使多種凝血因子滅活。此外,尚有抑製血小板聚集和降血脂作用。
(2)臨床應用:主要用於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DIC早期及體外循環、心導管檢查等。
(3)不良反應:易致自發性出血,嚴重者可緩慢靜注特殊解毒劑魚精蛋白。
2.低分子肝素與肝素相比,抗凝作用更強,出血並發症少。應用與肝素相似。
3.華法林
(1)藥理作用:為香豆素類,其化學結構與維生素K相似,為維生素K拮抗劑。作用機製為競爭性對抗維生素K參與的凝血因子Ⅱ、Ⅶ、Ⅸ、Ⅹ、抗凝血蛋白C和S的生物合成。
(2)臨床應用:主要用於防治血栓栓塞性疾病。特點為口服有效,體內有效,體外無效,起效慢,持續時間長。
(3)不良反應:過量易致自發性出血,大量維生素K或輸血可對抗之。
4.其他枸櫞酸鈉為體外抗凝藥,通過其酸根與血中Ca2+形成難解離的可溶性絡合物,從而降低血鈣濃度,產生抗凝作用。一般用於體外抗凝。
【考點2】維生素K、抗纖維蛋白溶解藥的藥理作用特點
1.維生素K
(1)參與肝髒合成凝血因子Ⅱ、Ⅶ、Ⅸ、Ⅹ。凝血因子製劑通過直接補充凝血因子治療遺傳性出血性疾病。
(2)維生素K缺乏時可造成凝血障礙。
(3)臨床主要用於維生素K缺乏或抗凝血藥過量導致的出血。
2.抗纖維蛋白溶解劑
(1)常用的有氨甲環酸、氨甲苯酸等。
(2)通過競爭性抑製纖溶酶原激活因子,使纖溶酶原不能轉變為纖溶酶,從而抑製纖維蛋白溶解,產生止血效果,也可防止血漿中纖維蛋白等因子受到破壞。
(3)臨床主要用於纖維蛋白溶解亢進所致的出血。
第二節抗血小板藥
【考點】阿司匹林、雙嘧達莫、噻氯吡啶的藥理作用及臨床應用
熟悉阿司匹林抗血小板作用的機製,了解雙嘧達莫、噻氯吡啶的藥理作用。
1.阿司匹林抑製血小板環氧酶(作用是不可逆的),減少TXA2生成,抑製血小板聚集。臨床可用於血栓栓塞性疾病。對急性心肌梗死或不穩定型心絞痛患者可降低再梗死率及死亡率,對一過性腦缺血也可減少發生率和死亡率。
2.雙嘧達莫增加血小板內cAMP含量,抑製血小板活性。單用作用弱,與華法林合用防止心髒瓣膜置換術術後血栓形成。
3.噻氯吡啶能抑製多種誘導劑引起的血小板聚集。臨床用於血小板高聚狀態引起的循環障礙性疾病。
第三節纖維蛋白溶解藥
【考點】鏈激酶、尿激酶、tPA的臨床應用
1.鏈激酶、尿激酶直接或間接地使纖溶酶原轉變為纖溶酶,後者迅速水解血栓中的纖維蛋白,導致血栓溶解。主要用於急性血栓栓塞性疾病。
2. tPA(組織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劑)促進纖溶酶原激活形成纖溶酶,選擇性作用於血栓。主要用於心肌梗死、肺栓塞等。
第四節抗貧血藥
【考點】鐵劑、葉酸和維生素B12、重組人促紅素的臨床應用
了解這幾種不同的抗貧血藥的臨床應用。
1.鐵劑鐵是構成血紅蛋白的重要成分,如缺乏將導致缺鐵性貧血。鐵劑作為補充治療,臨床用於防治缺鐵性貧血。
2.葉酸葉酸在體內被還原為四氫葉酸,後者是一碳單位傳遞體,參與某些重要的生化反應,是機體細胞生長和分裂所必需的物質,缺乏時可致巨幼紅細胞性貧血。臨床主要用於營養性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3.維生素B12維生素B12參與體內某些重要生化反應,是細胞生長分裂及維持神經組織髓鞘完整所必需的。維生素B12缺乏,除可引起巨幼紅細胞性貧血,還可引起神經損害。臨床主要用於惡性貧血及其他巨幼紅細胞性貧血,也可作為一些神經係統疾病的輔助治療。
4.重組人促紅素主要用於慢性腎衰竭血透析患者,及腎性貧血、早產兒貧血、腫瘤放化療後的貧血。
第五節造血細胞生長因子
【考點】重組人粒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CSF)、重組人粒細胞/巨噬細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的臨床應用
臨床主要用於腫瘤放、化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
第二章呼吸係統藥物
閱讀提示
咳嗽、咳痰和哮喘是呼吸係統疾病的主要症狀,鎮咳藥、祛痰藥、平喘藥是上述症狀的對症治療藥物。應熟悉平喘藥的分類及各類代表藥,了解鎮咳藥、祛痰藥的藥理作用。
第一節平喘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