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十章 婦科疾病(2 / 3)

【用法】每日1次,清晨空腹服1劑,連服5~7日為1個療程。

【功效】滋陰補血、止血止帶。

【適用】婦女赤白帶下,淋漓不止。

【注意】脾胃虛寒、腹脹便溏者忌服。

水陸二仙酒

【來源】《本草圖經》。

【材料】金櫻子(去子洗淨搗碎)、芡實肉(研)各120克,米酒1000毫升。

【做法】以上2味藥,若用鮮果,洗淨研末,幹者銼細。與米酒共置於幹淨瓶中,浸泡5~7日,時時振搖,日滿,加鹽花少許(碾細末食鹽0.1克)攪勻,隔水蒸煮,取出收貯備用。

【用法】每日2次,每次飯前飲服50毫升。

【功效】益氣補元。

【適用】白濁帶下。

當歸獨活酒

【來源】《民間驗方》。

【材料】獨活(以根條粗壯、油潤、香氣濃者為佳)60克,大豆500克,當歸1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將獨活去頭蘆以上後,先將獨活、當歸搗碎,置於幹淨容器中,以白酒浸泡。一宿後,將大豆炒至青煙出,投入酒中密封,候冷,去渣備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溫飲1杯。

【功效】祛風補血。

【適用】產後血虛、痛風口噤。

瓜蔞酒

【來源】《民間百病良方》。

【材料】全瓜蔞30克,黃酒100毫升。

【做法】將上藥搗爛,放入瓷杯中,衝入黃酒,再將瓷杯放在蒸鍋中以小火蒸20分鍾,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日服2次,每次溫服20毫升。

【功效】清熱化痰、消腫止痛。

【適用】乳腺炎初起、紅腫熱痛者。

【注意】因瓜蔞反烏頭,故不可與含烏頭的方子同用。

漏通酒

【來源】《驗方新編》。

【材料】漏蘆、木通、川貝母各10克,甘草6克,黃酒250毫升。

【做法】上藥用黃酒250毫升,煎至半量,過濾去渣,備用。

【用法】口服。每兩日1劑,每日晚飯後溫服。

【功效】通絡散結。

【適用】乳癤初起。

苦菜白酒湯

【來源】《百病食療偏方1100》。

【材料】鮮苦菜90克,白酒120毫升。

【做法】將鮮苦菜洗淨,與白酒一起放於鍋內,加水800~1000毫升,中火煎煮約30分鍾,過濾,取濾液服用。

【用法】溫服。每日2次,每日150~200毫升。

【功效】清熱止痛。

【適用】乳癰初期(炎症期)。

公英酒

【來源】《本草綱目》。

【材料】蒲公英40克,白酒(50度)500毫升。

【做法】將蒲公英洗淨、切碎,與白酒共置於容器中,密封浸泡7日,過濾後備用。

【用法】每日3次,每次飲服20~30毫升。

【功效】清熱解毒、消癰散結。

【適用】急性乳腺炎,症見乳房局部紅腫而痛、乳汁不通、微有惡寒、發熱等症。

【注意】用量不可過大,過大易致緩瀉。

地黃益母草酒

【來源】《中國藥膳學》。

【材料】生地6克,益母草10克,黃酒200毫升。

【做法】將以上兩味藥置於盅內隔水蒸20分鍾。

【用法】溫服。每日2次,每次50毫升。

【功效】滋陰活血。

【適用】產後血瘀、腹痛。

愈癬藥酒

【來源】《中國醫學大辭典》。

【材料】苦參子、土槿皮、花椒、樟皮、白及、薑、百部、檳榔、木通各30克,高粱酒750毫升。

【做法】上藥共搗碎,布包,置於淨瓶中,用高粱酒浸泡,經3~5日,去渣即成。

【用法】用毛刷蘸塗患處,每日2次,至愈為度。

【功效】清熱、除濕、攻毒、殺蟲、止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