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歸酒
【來源】《本草綱目》。
【材料】當歸25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將當歸切薄片,浸於白酒中3~5日即可。
【用法】每日3次,每次飲服10~20毫升。
【功效】補血調經、活血止痛、潤腸通便。
【適用】痛經、腰痛、便秘、產後瘀血阻滯小腹疼痛等症。
當歸元胡酒
【來源】《儒門事親》。
【材料】當歸、元胡(以個大、飽滿、質堅實、斷麵黃色者為佳)、製沒藥、紅花各15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上述藥味共搗碎,白紗布包好,用白酒浸泡於幹淨容器中,7日後取用。
【用法】每日早晚各空腹溫飲1杯。
【功效】活血行瘀。
【適用】月經欲來腹中脹痛。
紅花山楂酒
【來源】《百病飲食自療》。
【材料】紅花15克,山楂30克,白酒250毫升。
【做法】將上藥入酒中浸泡1周。
【用法】每日2次,每次15~30克。
【功效】活血化瘀。
【適用】經來量少,紫黑有塊,少腹脹痛、拒按、血塊排出後疼痛減輕。
益母草酒
【來源】《中國中醫獨特療法大全》。
【材料】益母草200克,當歸10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將上藥搗碎,用白酒浸泡7日,即可飲用。
【用法】每晚1次,每次飲服20毫升。
【功效】養血調經。
【適用】血虛閉經。
調經酒
【來源】《奇方類編》。
【材料】當歸、吳茱萸、川芎各24克,炒白芍、白茯苓、陳皮、延胡索、丹皮各18克,香附(醋炒)、熟地各36克,小茴香(鹽炒)、砂仁各12克,白酒2500毫升。
【做法】將上述藥味搗碎,裝入絹布袋裏,與白酒同置入容器中,密封後放進鍋內隔水煮2小時,靜置24小時便可服用。
【用法】早晚各1次,每次飲服20毫升。
【功效】活血調經、開鬱行氣。
【適用】月經不調,出現腹內疼痛或小腹內有結塊,伴有脹、滿、痛等症。
【注意】有血熱表現者(如行經提前,色深紅,質黏稠,麵紅口幹,尿黃便結等)忌用。
薊根酒
【來源】《千金翼方》。
【材料】大、小薊根各200克,白酒600毫升。
【做法】以上2味藥,用酒600毫升浸於瓶中,經5日開取。
【用法】隨意飲服,勿醉為度。
【功效】涼血止血。
【適用】婦女暴崩、下血不止。
芍藥黃芪酒
【來源】民間驗方。
【材料】白芍藥、黃芪、生地黃各100克,艾葉30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將艾葉炒後,上藥共搗碎如麻豆大,以白夏布盛貯,置淨器中,以酒浸泡,密封,經一宿後可取用。
【用法】每日飯前,隨量溫飲。
【功效】調經止帶。
【適用】婦女月經過多,兼赤白帶下。
八珍酒
【來源】《藥酒彙編》。
【材料】當歸5克,五加皮12克,白芍4克,甘草2.4克,川芎2克,核桃仁、紅棗各6克,糯米酒1000毫升。
【做法】將前7味切片,入布袋,置容器中,加入糯米酒密封,隔水蒸煮1小時,取出待冷,埋入地下5日後,取出靜置21日,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日服3次,每次溫服15毫升。
【功效】補益氣血、活血化瘀。
【適用】月經不調、食少乏力、麵黃肌瘦、勞累倦怠、頭眩氣短、腰膝酸軟等症。
龜膠酒
【來源】《本草彙言》。
【材料】龜版膠(以深褐色、質硬而脆、斷麵光亮、對光照射透明者為佳)10克,黃酒50毫升。
【做法】用酒將龜版膠煮化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