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蛇浸酒
【來源】《新中醫》。
【材料】丹參50克,白花蛇25克,白酒1000毫升。
【做法】上藥共為粗末,入紗布袋中,紮口,入白酒中浸泡。7日後去渣留液飲用。
【用法】每日臨睡前服10~20毫升。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適用】風寒濕痹、關節酸痛、屈伸不利。
桑枝酒
【來源】《實用中醫內科學》。
【材料】桑枝、五加皮、木瓜、蠶砂、鬆節、黑豆、薏苡仁、黃柏、十大功勞、銀花各15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上藥粉碎成粗粉,紗布袋裝,紮口,白酒浸泡。10日後取出藥袋,壓榨取液。取壓榨液與藥酒混合後再靜置,過濾即得。
【用法】口服。每日2~3次,每次20~30毫升。
【功效】祛風勝濕、清熱通絡。
【適用】濕熱痹證、關節疼痛、局部紅腫灼熱,以及風濕性關節炎活動期。
天麻酒
【來源】《中國藥膳學》。
【材料】天麻30克,白酒500毫升。
【做法】將天麻浸於白酒中,浸泡7日後服用。
【用法】每日2~3次,每次10~20毫升。
【功效】活血止痛。
【適用】風濕痹痛、肢體麻木。
白花蛇酒
【來源】《瀕湖集驗方》。
【材料】白花蛇(幹)90克,防風、羌活、秦艽、五加皮、當歸各30克,天麻24克。
【做法】上藥切細,浸入1500~2000毫升燒酒中,1個月後開取。
【用法】每日2次,每次服50毫升左右。
【功效】祛風除濕、活血通絡。
【適用】風寒濕痹證而屬風邪偏勝者,如肢體關節酸痛、遊走不定,關節屈伸不利,或有惡風發熱等表證,苔薄白、脈浮。
五加皮酒
【來源】《本草綱目》。
【材料】五加皮150克,當歸100克,地榆30克,川牛膝60克,曲200克,糯米5500克。
【做法】將五加皮煎汁,和曲、米如常法釀成酒,再把當歸、川牛膝、地榆浸酒中煮數百沸,去渣,貯存。
【用法】每日3次,每次15~20毫升。
【功效】祛風化濕、強筋通絡。
【適用】小便不利、下肢痿弱、腳氣浮腫、腰膝酸痛、骨節拘攣、陽痿精寒、皮下腫滿。
【注意】陰虛火旺者禁用。
三花酒
【來源】《藥酒彙編》。
【材料】當歸25克,台參、桑寄生、白芍、木瓜、茯苓、鉤藤、桂圓肉、紅棗各30克,防風、川芎、桂尖、秦艽、炙甘草各15克,川牛膝、焦白術、蒼術各18克,熟地黃60克,三花酒1500毫升。
【做法】將前18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三花酒,密封,浸泡30日後,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日早、晚各服1次,每次30~60毫升。
【功效】調和氣血、祛風除濕、舒筋通絡。
【適用】風濕筋骨痛及半身不遂。
徐長卿酒
【來源】《陝甘寧青中草藥選》。
【材料】徐長卿、金果欖各30克,杜仲15克,黃酒500毫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