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九章 風濕性及代謝性疾病(2 / 2)

【做法】將前3味切碎,置容器中,加入黃酒,密封,浸泡15天後,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日服3次,每次30~50毫升。

【功效】祛風濕、止痹痛。

【適用】風濕腰痛、關節痛。

鬆葉酒

【來源】《太平聖惠方》。

【材料】鬆葉(鮮)250克,獨活、麻黃各25克,白酒1500毫升。

【做法】鬆葉切細,餘藥粉碎,紗布袋裝,紮口,白酒浸泡。春夏7日,秋冬14日。取出藥袋後壓榨取液,將榨得的藥液與藥酒混合,靜置,過濾即得。

【用法】溫服。每日2~3次,每次20毫升。

【功效】祛風勝濕、散寒止痛。

【適用】風濕痹痛、關節屈伸不利、肢節疼痛、筋脈拘攣、腰背強直。

【注意】高血壓者慎用。

長寧風濕酒

【來源】《新醫藥學雜誌》。

【材料】木瓜30克,防風、防己、紅花各60克,威靈仙、土茯苓各90克,當歸、生地各120克,腹蛇、眼鏡蛇、赤練蛇各500克,60度高粱酒適量。

【做法】上藥除三蛇外,選用60度高粱酒1500毫升浸3周,然後取用濾液。藥渣加水再煎,去渣取汁。另用三蛇分別浸酒1000毫升,3周後濾取酒液,等量混合成三蛇酒。將藥酒、藥汁與三蛇酒三者混合即成。

【用法】每日3次,每次服10~15毫升。

【功效】祛風除濕、通絡止痛。

【適用】類風濕性關節炎或其他性質的關節炎而中醫辨證屬風、濕之邪偏勝的痹證。

脂棗酒

【來源】《民間百病良方》。

【材料】紅棗250克,羊脂25克,糯米酒1500毫升。

【做法】先將紅棗洗淨,煮軟後去水,加入羊脂和糯米酒,煮沸後,待冷,置容器中,密封,浸泡3天後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日服2次,每次15毫升。

【功效】補虛健脾。

【適用】消渴、久病體虛、食欲不振等。

二地菊花酒

【來源】《藥酒彙編》。

【材料】地骨皮、生地黃、甘菊花各50克,糯米1500克,酒曲適量。

【做法】將前3味加水煎煮,取濃汁,糯米浸泡,瀝幹,蒸熟,待冷入藥汁、酒曲(壓細)拌勻,置容器中,密封,保溫,令發酵釀酒。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日服3次,每次適量飲服。

【功效】滋陰補血、清熱明目、延年益壽。

【適用】消渴、身體虛弱、視物不明等。

【注意】畏寒肢冷,下利水腫者忌服。

二參酒

【來源】《中國藥酒配方大全》。

【材料】生黃芪、生地黃、元參、丹參各30克,葛根、蒼術各15克,天花粉、山萸肉各20克,低度白酒600毫升。

【做法】將前8味搗碎,置容器中,加入白酒,密封,浸泡7日後,過濾去渣,即成。

【用法】口服。每次服15~30毫升,日服3次。

【功效】益氣、養陰、活血。

【適用】氣陰兩虛型糖尿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