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為國家大劇院工程奔走(1 / 2)

1996年元旦剛剛過去的第二天,中央電視台“東方時空”欄目在播出對吳祖強的專訪節目臨結束時,主持人白岩鬆談到“吳祖強近來又在為建立一個國家級的音樂廳而奔走呼籲”,這句話立即引起強烈反響。第二天就有好幾個人向吳祖強詢問此事,更有一位建築業專家,也是吳祖強留蘇時的老同學特地打電話說要不要幫忙,以及打聽新音樂廳的設計、規模如何,什麼時候動工等等。

看到反應這麼迅速,吳祖強很欣慰,他覺得這說明社會上不少人都很關心首都重大文化設施興建的消息。於是他回答說:“哪兒有這麼好的事?隻不過是為爭取籌劃已久的國家大劇院和國家音樂廳的修建任務能夠盡快上馬,我和文藝界,特別是音樂界的一些人士一直在努力呼籲就是了。”

“東方時空”欄目播出後不久,作為第八屆全國政協常委,吳祖強於這一年3月在全國政協八屆四次全體會議時遞交了題為《國家大劇院工程該上馬了》的大會發言。這一在全國政協會議上的發言,是他又一次為建立國家大劇院的積極呼籲。

而吳祖強最早開始為國家大劇院工程奔走呼籲則始於20世紀80年代末,他回憶說:“國家大劇院的修建重又出現曙光是80年代靠後由我國在北京主辦亞運會並積極爭取申辦2000年奧林匹克運動會時,為了改善北京文化設施條件,國家大劇院工程項目重新提上日程並得到了當時擔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的萬裏同誌和北京市的支持。80年代末我還兼任中國文聯黨組書記,也介入了這樁和文藝界有關的事情,大約就是從此時起,我成了不斷呼籲啟動國家大劇院工程的積極分子。”

說起來,國家大劇院的工程原本和吳祖強並沒有什麼直接的曆史聯係,但他卻很早就了解到,包括一個大音樂廳在內的國家大劇院配套工程早在1958年9月就已開始籌建,僅稍遲於為慶祝建國10周年興建的人民大會堂等首都十大建築。而且當時進行的設計和在人民大會堂西側征地拆遷工作也於1960年完成。但想不到由於種種原因,這一工程竟擱置了幾十年。

吳祖強與國家大劇院的情結始於改革開放的80年代,那個時期,北京的城市建設飛速發展,一座座高樓大廈、豪華賓館、體育場館等拔地而起,但北京卻一直缺少一個具有當代國際水平的大劇院和音樂廳,這是吳祖強始終掛在心上的一件事。

歡迎聲樂大師帕瓦羅蒂來中國讓吳祖強難忘的是有“高音C之王”之稱的著名歌唱家帕瓦羅蒂1986年來中國時在北京的演唱。由於沒有合適的劇場,帕瓦羅蒂的演唱會隻能安排在人民大會堂。在中國,人民大會堂是人民心目中政治級別最高的莊嚴會場,而從專業角度講,人民大會堂卻不適宜開音樂會,尤其是交響音樂會。因為大會堂全靠電聲,而且場地太大,聲音無法同步。這也讓具有世界最漂亮音色的“高音C之王”在人民大會堂隻能一手持話筒演唱。

因此在胡耀邦總書記宴請帕瓦羅蒂夫婦時,“高音C之王”表示一切都令他興奮,隻是對劇場不太滿意。當時在場的吳祖強和幾位音樂界人士也“不失時機”地“申訴”了北京劇場亟待改善的困難條件及大劇院的修建計劃已推遲了近30年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