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為國家大劇院工程奔走(2 / 2)

胡耀邦在宴會結束時對帕瓦羅蒂說:“歡迎你過幾年後再來北京,我們一定要努力使你那時能在一個世界水平的劇場中演出,並且要比美國大都會歌劇院多10個座位。”吳祖強:《帕瓦羅蒂在北京》,選自《霞暉集》753頁,中國文聯出版社1997年6月版。但是隨著胡耀邦的逝世和第一次申奧的失敗,北京國家大劇院的修建一直沒有下文。後來,美國費城交響樂團再次訪華演出,祖賓·梅塔指揮的以色列交響樂團及洛林·馬塞爾率領的巴伐利亞交響樂團的演出,1996年對外演出公司主辦的“交響樂年”,即四大世界一流交響樂團來京的演出,也都隻能安排在人民大會堂。這樣的結果是,由於人民大會堂的音響條件達不到開音樂會的要求,聽音樂變成了看音樂,而坐在大會堂後排的觀眾則抱怨連看也看不清楚。這一切,無疑讓吳祖強更堅定了為修建國家大劇院奔走呼籲的決心。

從吳祖強在1998年撰寫的《為國家大劇院工程上馬歡呼》一文中,我們更可以看到吳祖強為國家大劇院工程所付出的努力:

“我自1988年3月迄今已擔任了兩屆全國政協常委,理所當然應該為文藝界同誌們所關注的事情發表意見,這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敦促國家大劇院上馬之事。我曾不止一次和其他委員聯名為此事提建議,寫提案。

……

在1996年3月全國政協八屆四次全體會議時,我遞交了題為《國家大劇院工程該上馬了》的大會發言。這個發言稿隨後在《人民政協報》和《愛樂》雜誌上先後發表。引起一些反應,不少同誌認為說得不錯,一個偶然機會我把這份材料當麵送給了江澤民主席。

當然,無可回避的是已經發生的關於選址的爭執,我有機會以文藝家身份在1996年下半年參加了一次新辦公樓設計方案的評估論證會,得以向有關方麵陳述了對這個問題的個人看法……

讓文藝界特別感到欣慰的是不久以後召開的中共十四屆六中全會作出的《關於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若幹重要問題的決議》中,明確地將國家大劇院工程列為要有計劃地建成的國家重點文化工程。由於受到六中全會決議的鼓舞,在1997年3月八屆政協最後一次全體會議上,我起草了由39位委員聯名的提案,籲請保留了國家大劇院原來選址並請促使工程盡快上馬。並且我在有李瑞環主席和李嵐清副總理在座的科教文衛體委員聯組會上作了同樣內容的發言,發言稿隨即被一位負責同誌取去。8月份我收到國家計委對我們39位委員提案的答複,計委表示要積極反映我們的意見,供黨中央、國務院決策時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