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二章 十號工程進展(1 / 2)

在後世,沈飛搞了那麼久,宣傳得很牛逼,但是實際上,殲-11,殲-15,使用的依舊是原始的模擬電傳,根本就沒有搞出數字電傳來,其中重要的不是硬件,而是飛行控製率,在沒有徹底地吃透一款戰機的情況下,根本就無法實現遊刃有餘的改裝。

而成飛,則一直利用自己的實力,研製出了數字電傳,成為了巨大的進步。

現在,雄貓的仿製,如果西飛的力量辦不到,那可以聯係成飛,一同解決,總之,姆哈馬德是不願意跟沈飛打交道。

“是啊,看來,西飛和成飛的擔子,還得更重啊。”鄧公說道:“我倒很想立刻去成飛看看,我們的十號項目,進行得怎麼樣了。”

成飛同樣承擔了國家的重點項目,在沈飛還在殲八2上修修補補的時候,成飛已經開始研製第三代戰機了。

在後世,這種戰機依舊進展緩慢,尤其是在發動機嚴重缺乏的情況下,進入九十年代,在蘇-27裝備國內之後,使用了AL-31F發動機,才讓試飛工作進行下去,從84年立項,一直到02年首飛,這個項目,進行了進二十年!而當這種戰機裝備部隊之後,美國的四代機也已經進入了部隊服役,在殲十開始服役後,成飛立刻又開始了下一個項目的研製。

而現在,由於巴基斯坦方麵的影響,這種戰機受到了中央的高度重視。

姆哈馬德在國內進行的一場演習,讓那些軍隊高官們看到了什麼是現代化的空戰,在預警機指揮下的靠遠距離空空導彈的方式,將會成為未來的主要方式,空中拚刺刀已經落伍了,裝備成為了決定戰爭的重要因素!

十號工程有著重要的意義,而現在,靠著跟西方的良好關係,成飛可以獲得一些西方的設備和工藝,加快戰機的研製。

現在,已經是十號工程研製的第三個年頭。

後世的殲十,主要缺乏的,一個是先進的雷達和火控係統,另一個,就是發動機,其中,又以發動機最為關鍵,畢竟,它是航空工業的桂冠,國內研製了這麼多年,先後有多個型號,卻沒有一個型號最後投入使用,可見困難的程度。

而現在,這兩個問題,都被解決了,在成飛的自主努力下,而且還有AWG-9,APG-66,APG-71,這些先進的雷達供成飛仿製,他們已經完全地突破了技術壁壘,自研了先進的平麵縫隙雷達,隻需要將其中進口的國外民用部件,換成自己設計和製造的符合軍用標準的部件就可以了。

而另一個,發動機項目,也已經有了選擇,就是TF-41發動機。性能穩定,耗油率低,而且,最大加力推力,達到了一百一十千牛,完全可以推動十號工程的項目機。

留給成飛最終的任務,就是機體的研製了,從早期的殲九項目中,成飛就開始不斷地接觸鴨式布局,氣動方麵已經徹底地吃透了,而且,又有了國家的全力支持,項目進展迅速。

當年,因為跟沈飛爭奪立項,進行了好幾年,之後,又開了不斷的改進研製。成飛選擇的發動機渦噴15,但是一直到了90年代初,渦噴15依然在部件試製,正式定型遙遙無期,發動機沒有,那項目恐怕就又廢了,這時,空軍計劃從俄羅斯引進了第一批蘇27,於是,當時的國防部長的張愛萍將軍提出既然買了蘇27,那幹脆再配套多買點AL31F發動機,給 殲10換上。

為了殲十的進度,於是,92年的時候,宋文驄作為全權代表,前往俄羅斯進行AL31F的引進談判,為了適應殲10,AL31F做了若幹改進,比如機匣附件改到下方等等,改進後的型號被稱為AL31FN,從那時起,殲十才有了新的心髒。

但是,為了適應新的AL31FN,殲10幾乎是推到重來。本來設計的簡單的不可調的橢圓進氣道已經不能滿足需要了,渦扇發動機的高空性能遠遠不如渦噴,於是改進成了矩形可調進氣道,保證各種高度和速度下的飛行性能;由於AL31FN要比渦噴15長很多,後機身需要延長,整機重心要重新配平和調整,主翼翼根弦長也大大增加,結果,前十年的進度,幾乎是白費了。

而現在,殲十的研製,沒有走任何彎路,TF-41發動機已經確定了,最大的問題就解決了,加上成飛在殲九項目上積累的許多經驗,經過這三年的設計,所有的設計工作,已經開始凍結了,第一架全金屬樣機,已經建造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