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模達6000平方米的星雨華府為超五星級綜合樓,戴立君將其設計成純正歐洲15世紀洛可可建築風格,內部裝飾華麗雕琢、纖巧精美、鏤空流麗,而且雪茄吧、紅酒吧、國內頂級SPA水療館、四季室內恒溫遊泳池、西餐廳、中餐廳、宴會廳、健身房等一應俱全,營造出媲美魏、上海頂級會所的高端生活社交區域。
6,洪約瑟——餐廳住宅設計專家
洪約瑟,1951年出生於菲律賓馬尼拉,1973年畢業於菲律賓馬尼拉大學,主修建築。1973年夏天到香港過暑假,從此在香港落地生根,一住就是30多年,逐漸地把事業由建築的層麵轉移到室內設計上。1988年,他成立洪約瑟設計事務所,成為香港著名的室內建築設計公司。由一位年輕的建築係畢業生,成長為一名香港知名的室內設計師。他的勤奮、努力是成功的根本。洪約瑟的設計屢次在世界及亞太地區大賽中獎,主要有:1995年獲HKDA的設計師獎及AP-IDA大獎、1998獲香港設計師協會金獎、獲APIDAAwards商業組別冠軍、2003年獲“亞洲最具影響力設計大獎”等。
洪約瑟憑著豐富的設計經驗以及自身的天分,創造出了不少出色的作品。包括不同類型及規模的設計項目,酒店、會所、餐廳、酒樓、卡拉OK、美容及纖體中心、品牌零售商店、企業辦公室及私人豪宅等,業務發展遍布中國、東南亞及英國等地。多年職業設計生涯,得獎無數,蜚聲中外,其獨特的設計風格備受肯定。他承認,其室內設計工作上的成得益於具有建築學知識的背景。
他強調在著手進行任何室內設計中,從來都沒有既定預設的“洪約瑟房子風格”以套用於單位設計要知道自己的審美觀念和標準是不能強加於客戶的,他反而注重空間的利與弊和格調的配合,當然不能忽視客戶的要求和喜愛,在滿足客戶所需的條件下,再加入自己的設計意念,通過適當的處理手法,營造出別具風格的生活環境。
7,關永權——燈光設計大師
關永權,亞洲首位華籍照明設計師,1973年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主修工業設計。1979年,關永權在倫敦成立關永權照明設計事務所,1981年迀入香港。近30多年對光藝術與科技的執著追求,使關永權成為世界上最成功的照明設計專家之一。他的燈光設計亞洲無人可及,在世界上排名也是名列前茅的,被譽為全球最優秀的燈光計師之一。
關永權輝煌的燈光設計傑作遍布此界各地,由伊拉克的皇宮,到東京最豪華的酒店,都可欣賞到他令人目眩神迷的燈光設計。他的作品有:上海金茂君悅酒店、北京王府飯店、杭州西湖天地、澳洲悉尼麗晶大酒店、日本東京希爾頓大酒店、香港喜來登大酒店、九龍香格裏拉大酒店、香港李嘉誠私人用辦公室、澳門威斯登酒店、印尼雅加達會議中心、北京國貿中心、上海巴黎春天百貨公司等100多個燈光設計項目,關永權的燈光設計為室內空間奏出了曲光與影的交響樂。
關永權的設計作品獲獎無數,主要有:1994年的“香港娛樂行商業大廈”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獎、1995年的“香港萬國寶通銀行總行”獲香港建築師學會銀獎、1997年的“北京東方廣場”獲北京市政府燈光設計獎、2004年的“香港北京道1號”獲香港建築師學會獎、2006年的“香港Giverny會所”獲突建築師學會榮譽獎、“上海金茂大廈君悅酒店”獲中國照明學會照明工程設計獎一等獎、2007年度獲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大獎、2008年的“上海浦東香格裏拉酒店”獲中國照明學會照明工程設計獎二等獎、“日本東京半島酒店”獲大中華傑出設計大獎等。
8,吳振義——用戶是設計的上帝
吳振義,基石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主修室內設計,1986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吳振義非常重視客戶的意見,他認為設計師不應隻顧宣泄一已的創作欲望,而須顧及使用者的感受。這個原則,無論是在商業設計還是在住宅設計中,都必須緊守。需知道客戶才是空間的使用者,獨斷專行的個人主義,不是吳振義的設計哲學。
部分設計工程有:白沙灣住宅、鹿茵山莊、何文田住宅、澳門住宅、寶珊道住宅、筆架山住宅、火炭半山、港隆實業寫字樓、Aroma眼鏡製品陳列室等。
9,徐劍文——時代主流的先鋒
徐劍文,綿延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1987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畢業於香港李惠利工業學院。雖然設計理念總是緊扣國際潮流,可徐劍文認為,設計師要做的,不是一窩蜂的追風,而是以敏銳的觸覺,駕馭當中的主流設計意識,從而製造出時尚而不落俗套的作品。
部分設計工程有:康樂園、怡景別墅、星輝豪庭等。
10,朱永康——設計就是舒適達意
朱永康,創原坊設計總監,畢業於香港理工學院,主修設計。1988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朱永康認為,設計師的責任,與其說是順應客戶提供的式樣來進行設計,不如說“塑造一個個符合居住者的性格、愛好及生活習慣的理想生活場景。家居作為長期居住的地方,居住者的感覺才是設計者關注的課題。
部分設計工程有:大埔翡翠花園別墅、上海奕翠園住宅、東莞和黃河逸豪家庭別墅、西貢海逸居別墅、番禺名苑別墅示範單位等。
11,談永康——創新是設計的生命
談永康,泛訊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1989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談永康認為,室內設計是一種具有創造性的行業,一位優秀的室內設計師,要不斷推陳出新,創出富有個性的風格。因此,即使談永康的作品大多偏重古典味,但他也不忘在每次的設計中,加入點新元素,令每個設計都不落俗套,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部分設計工程有:禮頓山售樓處、凱朵豪園、帝庭園總式單位、翡翠花園、逸意居示範單位、學林雅軒示範單位等。
12,呂家權——突破窠臼的自我展現
呂家權,畢業於香港李惠利工業學院,1988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人在框內久了,就成了“囚”,然而,心卻可能突破環境條件的限製,跳出相框,這就是“思”了。呂家權的設計哲學,就是不斷探索意念,他相信,即使受到有形框根的限製,仍然可以有無限的想象空間。
部分設計工程有:荃灣半島、京士柏山、柏景灣、22層酒店(全幢)綜合娛樂城(惠州)、香港中日立法會議員秘書處辦公室、香港恭和堂龜苓膏店形象更新設計、全新形象第一分店(荃灣店)及第二分店(銅鑼灣店)。
13,鄧慶錩——藝術與商業並重
鄧慶錩,鄧慶錩設計有限公項目事及主設計師,擁有超過20年設計大型酒店會所、商場及其他接待設計等工程項目的經驗。作為一個經驗十分豐富的設計師,鄧慶錩認為,室內設計是藝術與商業並重的,應努力構建出一個實用與美感並具的環境。
部分設計工程有:昆明銀海雅範歐陸式示範單位、中國會所(大堂)、北京天倫王朝飯店、中國成都西藏飯店、中國酒城、茵夢湖城市溫泉、西安金花國際酒店、深圳富苑酒店、新疆明圓新時代酒店等。
14,莫竣堯——打破常規求意新
莫俊堯,博策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大一藝術設計學院,主修室內設計,1990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莫俊堯認為,拋開舊的觀念,才不會重複昨日的意念,設計才有進步。久而久之,“隨心而發”,成為莫俊堯的座右銘。他認為,“隨心而發”在某種程度上,可詮釋為“不按本分辦事”,唯有這樣,設計師才有開放的思考空間去創造不同的作品。莫俊堯致力在功能與美觀之間獲取平衡點。這種“中庸”思想,化解了創作意誌與客戶之間的衝突,使他與客戶的溝通暢通無阻,因為莫俊堯明白,室內設計不是純粹的藝術活動,而是如何營造一個以人為本的環境。
部分設計工程有:觀闌雅軒、曉峰閣、帝堡城、怡林閣、福苑、維港灣等。
15,冼永昌——於細節中迸發靈感
冼永昌,域仕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大一藝術設計學院,主修室內設計,香港室內設計協會會員。1990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1996年創立域仕設計有限公司。冼永昌認為,設計師應懷著一顆好奇心,因為隻要細心留意生活中的一點一滴,即能變化出無窮無盡的意念。此外,見識也是重要的一環。放眼世界,可供發揮的材料多的是,冼永昌認為,異地見聞不但能開闊設計師的眼界,同時也能激發不少設計靈感。
16,陳樹良——成功的設計就是客戶的滿意
陳樹良,水木設計師有限公司總監,畢業於香港大學,主修室內設計,1990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曾獲1991年IKEA設計獎項。陳樹良認為:“一位成功的室內設計師最主要的不是創作一個自己滿意的作品,而是為客戶量身訂造一個稱心如意之作。”室內設計師應擁有無窮的創意,不要盲目跟風,要有自己的想法,這樣才可保持定的水準。
部分設計工程有:莎莎國際控股有限公司旗艦店、KOOKA時裝店、AFFW-GOOD-CLUBS高爾夫用品公司等。
17,楊明俊——源自心靈的暗合
楊明俊,楊明俊設計工程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香港理工大學,主修室內設計。1991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1994年創立楊明俊設計工程公司。楊明俊堅守簡潔,實用,不浮誇的設計信念,認為成功的設計是“不流於表麵,讓人有一種心領神會,從心靈發出一種回響的感覺”。他擅長於營造燈光效果,構成引人入勝的空間布局,亦希望透過燈光的運用為客戶的家營造更和諧的氣氛。
部分設計工程有:鰂魚湧樂基大廈、深圳創展中心、柴灣福運海鮮酒家、大埔綠茵山莊、中環雍景等。
18,梁家裕——簡潔與務實的打造
梁家裕,元一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香港李惠利工業學院,主修室內設計,1992年創立元一設計有限公司。作為一件有主命力的作品,梁家裕否定了浮誇、精雕細琢的精細化雕飾,其作品以簡單舒服為主,反對類似陳列的設計。他認為“客戶要在裏麵度過每一天,我不要客戶住在一個所謂的設計裏;他們住的是屬於他們自己的家”。他們的作品實現了“多一分則俗,少一分醜陋”的設計精髓。
19,袁月嫦——實用決定成敗
袁月嫦,設計廊設計總監,畢業於沙田工業學院,主修空間設計,1992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袁月嫦認為,一個出色的室內設計師,於每一個細節的應用,都必須是有功能性的設計,為了設計而設計的東西,可能會帶來嘩眾取龍的效果,但是沒有內涵的支持,這個設計隻徒具外形,卻苦了使用者。真正的設計師並不是一個外表上似一個設計師,而是在實力上他是一個設計師。
部分設計工程有:柏景灣、柏景灣(頂樓)、維港灣等。
20,利敦仁——設計需要修煉內功
利敦仁,胄係設計工程有限公司設計總監,畢業於加拿大SIMON-FRASER大學,主修傳媒學,副修心理學,1992年開始從事設計工作,創辦胄係設計工程有限公司。利敦仁認為,敏銳的觀察力及個人的藝術修養是一個專業設計師的必備條件。此外,到外國取經亦很重要,西方的領域,讓設計師的思維及創作意念得以盡情探索,在集思廣益之下,豐富了創作的靈感。
部分設計工程有:寶樺台、樂景園、南灣大廈、雅景閣、南灣大廈、麻辣小喇叭等。
21,尹文輝——自然簡約的追隨者
尹文輝,宏思室內設計有限公司設計總監,1990年畢業於香港大一藝術設計學院,1994年畢業於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主修室內設計。1994年創立第一間合夥公司,1999年創立宏思室內設計有限公司。尹文輝說:“本身喜愛富於現代感的設計,但風格上都以自然簡約為主”,在多項設計中,多數會以白色作主導,因白色與深色能形成一個強烈的對比。
部分設計工程有:薄扶林道、萬戌台、豪庭峰、星豪豪庭、香港仔辦公室、尖沙咀辦公室、ELLE-SOGO百貨、Toonsiand荷裏活廣場等。
22,何周禮——延續東方的曆史文化
何周禮,先後讀了5年室內設計(香港理工學院)、5年建築設計(港大建築係碩士),1999年成立何周禮建築設計務所。
何周禮以獨特的手法重新演繹東方文化於作品中而受到廣泛的認同。
2000年至2005年,出任香港室內設計協會會長;2002年,出任香港設計中心董事;2004年,任董事局副主席;2005至2007年,任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國際建築設計比賽籌委會主席:2005年,獲“香港十大傑出青年”、“香港十大傑出設計師”稱號。
數年間,何周禮獲獎無數,曾多次獲“美國國際設計大獎”、有設計界奧斯卡之稱的“迪拜,CITY-SCAPE建築設計大獎”、“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大中華傑出設計大獎”、“美國建築學會金獎”、“法國建築學會金獎”、“日本帝賞獎”、第21屆“普利策克獎”等。
部分設計工程有:城市藝坊、香港專業教育學院沙田分校社區公園、聖保羅堂、聖公會明華神學院、天水圍、香港賽馬會電話投注中心、英皇集團中心、當代生活博物館、廣東八十、葵芳新都會廣場、沙田城市藝坊、香港設計中心、嘉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