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當代園境設計師
園境設計,具體地講就是在定的地域範圍內,運用園林藝術和工程技術手段,通過改造地形、種植植物、營造建築和布置園路等途徑創造美的自然環境和生活、遊憩境域的過程。通過園林景觀設計,使環境具有美學欣賞價值、日常使用的功能,並能保證生態可持續性發展。園林景觀設計的內涵十分廣泛,其內容根據出發點的不同有很大不同。有從地理、生態角度出發的大麵積的河域治理、城市總體規劃設計:也有從特色、風格角度出發的中等規模的主題公園、街道景觀設計;還有從藝術、建築角度出發的麵積相對較小的城市廣場、小區綠地甚至住宅庭院設計等。
香港的園境行業興起於20世紀70年代中期,當時因為政府計劃於沙田興建新市鎮,於是由外國引入園境設計師。由此,最早的一批設計工作者相繼在香港出現,他們主要來自英國、澳洲、美國、加拿大及菲律賓等地,並在香港開始創立顧問公司,為政府部門和私人業主提供各類型的景觀研究、設計、建造及工程管理等專業服務。因為缺乏本地人才,70年代末期,政府開始以合約形式招聘了第一批來自英國及澳洲為主的境外設計師,為各部門提供專業的設計、規劃及監管。
80年代為香港園境師的成長期,隨著經濟起飛及地產業的急速發展,對這個行業的需求大增。為滿足設計及建築業界的需求和提高不斷擴展的社區及新市鎮環境規劃,政府開始保送首批研究生到英國學習,培育本地的園境設計師。再加上從外地受訓回港執業的人才,園境設計這個行業在香港漸漸形成一個全麵發展的專業團體,與建築師、工程師、規劃師、測量師一道提供各類的設計、規劃及建造項目。並且在這個時期,大批園境師北上內地,開始了中國內地的一些大型園境項目的設計、規劃與監管。
90年代為園境設計師的全盛發展期,隨著1988年香港園境師學會的成立,1997年園境師注冊條例的通過及注冊管理局的成立,園境師在香港的專業服務更加牢固及規範化,在外地教及本地培育的畢業生也漸漸取代早年的外來專業人士,本地化過程已在慢慢形成,並發展成以本地人才為主流的一個專業團體。
1,吳振麒——亞洲園林景觀之父
吳振麒,久負盛名的香港園林景觀設計大師,香港海洋公園、香港尖沙咀休憩公園、和黃公園、上海波特曼酒店、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都是吳振麒的代表作品。40多年的職業生涯,旲振麒先生留下了眾多優美的風景,其中尤以“香港海洋公園”的園境設計最為有名,堪稱香港園境史上跨世紀的經典巨作,更為其贏得了“亞洲園林之父”的美譽。
吳振麒是香港注冊園境師,也是香港園境師學會及英國園境學會聯盟的會員。在過去幾十年裏,不少園境工程不單在本地獲得獎項,更屢次揚威海外奪得國際殊榮。得獎設計包括1987年為地鐵公司位於筲箕灣段東區走廊的休憩區和在尖範州的袖珍公園及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的園林設計等。
吳振麒在國內外參與多項園境設計,其中包括住宅小區、酒店、廣場、街道綠化、廠房等等。
為美國seacliff有限公司在上海的上海波特曼酒店進行合約價值一百萬美元的綜合園境設計工程,於1991年完成,為cindic顧問有限公司的上海希爾頓酒店進行的綜合園境工程,並在1989年奪魯班獎。武漢南湖景苑的園林景觀設計,也是吳振麒大師的得意之作。
由小型康樂設施設計及評估,到大規模的園景設計,都有吳振麒的身影,荃灣德華街和城門穀公園及紅磡的和黃公園均是其帶領的設計團隊負責策劃執行的。除此之外,香港多個大型私人屋村和房委會轄下的多個公共屋村的環境規劃,大部分均出自其手筆。
除香港本地外,在中國大陸也亦曾負責多個酒店規劃、工程及住宅園景設計,有上海波特曼酒店、上海靜安希爾頓酒店、廣番禺蓮花山“高爾夫球會及深圳盛庭苑酒店。住宅園林設計工程,有深圳綠州花園、深圳華僑城、珠海駿發花園、上海的瑞虹新城第一期、虹橋新城、新虹橋花苑、綠地世紀花園、興國路、北京的朝陽花園及天津的摩托羅拉水上公園職工住宅小區等等。
攜加拿大、香港等地40多年園境計之精髓,年逾花甲的吳振麒力拓華中,與紅館相會於武漢南湖北岸,2007年底景苑紅館園林景觀工程順利完工,再譜一曲完美華章,吳振麟在仔細研習武漢南湖及湖北的自然景觀後,針對6000畝浩淼南湖的大氣,設計了以“尋寶”為線索的精致小品園林,將翠洞、紅寶穀、湖中湖、大象廣場、珍珠湖等宏圖小品完美連接,博雅精致的園林景觀與南湖的浩淼大氣形成有趣的呼應,紅館生活不彰自顯。
2,呂元中——英國皇家禦準園林景觀建築師
呂元中,香港紀樂園林景觀設計有限公司創始人,香港著名景觀設計大師,英國皇家園林資深景觀建築師(FLI),呂元中是唯一獲FLI殊榮的華人,因此,他成為了英皇唯一特許的資深華裔景觀建築師。
紀樂園林是個以香港、新加坡的設計人員為的專業觀設計公司。工程項目分布於香港、東南亞及中國大陸。公司團隊由一流的專業人士組成,有畢業於國內一流設計院校的優秀設計師,也有香港、新加坡的資深設計人員。公司宗旨以靈活的商業策略,站在發展商及用戶的角度,以他們的利益為原則,實現發展商的目標,滿足市場需要。年近七旬的呂元中有著極為豐富的園林設計經驗,曾設計香港賽馬會、香港海洋公園、香港理工大學、深圳百仕達花園二期、深圳嘉多利花園、深圳桂芳園、珠海龍騰灣山莊、武漢世紀家園等著公及住宅小區的園林景觀,他為香港海洋公園設計的巨型植物海馬圖案,至今仍是香港城市的象征性觀。
呂元中首次把“植物生態圈”這個觀念引入住宅小區的景觀設計,他認為人對四季的感情是非常豐富的,小區內如果沒有自然景觀就需要做出人工觀加以補償。生態的含義是生物總體和它的周圍環境的關係,植物生態圈是一個時空概念,從時間上來看,要通過動植物來表現春夏秋冬乃至24節氣的變化,而從空間上說,要營造一個包括海、陸、空三個層麵的植物生態圈,“海”,指的是人工湖泊,還有小溪、噴泉等。“陸”,就是讓植物在陸地商體現出季節性,要讓春、夏、秋、冬的植物,在陸地上變化有常、季節分明。冬天落葉,春天發芽,夏天枝繁葉茂,秋天紅葉點點。“空”,就是在住宅區內隨處可以聽到鳥鳴,天空時常飛著小鳥,同時利用光影效果,豐富空間色彩在這樣一個環境中居住,人的身心才能得到真正的放鬆。呂老曾說:“人類和螞蟻、螳螂一起呼吸,但我們人類為了過得更好,用智慧尋覓更純淨的空氣、陽光、水分。如果缺少自然景觀,我們滿眼隻能是混凝土的森林,這不能說不是人類的悲哀。”於是,古典主義風格的園林景觀在百仕達花園落地生根。
1999年底,百仕達花園順利完工,按照低密度、高綠化率的設計原則,以“四季花開”為主題,草地、闊葉、落葉、喬木、灌木有機搭配。百仕達花園不僅擁有小規則的四個人工湖泊,還有瀑布、小河和噴泉等等。作為花園,水麵的運用不僅促進了動植物的大量繁衍,而且水麵所蒸發的水汽,能夠吸熱,使得氣候特別涼快,小區內氣溫比周邊地區低1.8攝氏度給居家普造出涼爽的愜意,同時,波光水影還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快感。繞過小區入口處的鍾樓,便是一片由“荷葉清風”、“垂柳依依”、“花紅柳綠”、“漏漏疊泉”四個各具特色的水麵組成的開闊湖景。湖岸依據地形,充分考慮住戶的親水因素,有斜插入湖麵的草坡,充滿情趣的卵石灘,參差錯落的水樁和自然風格的假山石。走在湖麵的大王椰橋上,但見兩岸成垂柳依依貨吻著水麵,或花團錦簇倒映在水中,而垂柳與鳶尾、木芙蓉、景石互相錯落,色彩豐富、極有層次,真是“花影常過徑,波光欲上樓”。
3,關祖蔭——化腐朽為神奇的設計師
關祖蔭,石安空間創建有限公司董事設計總監,英國皇家特許設計師協會及香港管理專業協會成員。
關祖萌是一位多麵手,既是建築設計師,又是一位室內設計師和園境設計師。1998年他從香港來到內地福建,開始了他在內地第一個設計項目。
關祖蔭負責過上海市建委建設大廈俱樂部、無錫摩天360大廈、福建省人民大會堂、福建省公安廳、福州市政府沁園國賓級酒店、新疆假日大酒店、深圳盛苑大酒店、福州溫泉大酒店、福州桑拿會所、香港怡和洋行絲綢部、順成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佳訊傳呼、英皇珠寶集團寶石城珠寶店及嘉雲時裝新加坡分店、深圳分店及香港總店、百仕達一期君逸華府、皇禦苑、星海名城、廣州彙景新城、廣州珠江帝景、穆天子山莊等設計項目。
“先有創意再有樓”,一個絕妙案例,展示了無錫一幢爛尾樓在關祖蔭的手中如何變身為一座地標性建築物的夢幻曆程。江蘇無錫目前最的建築物摩天360大廈,是無錫市的
地標性建築物,這樓高50層,209米的無錫第一高樓,常常引得路人駐足觀看。有誰知道,這座入雲的大廈,原先隻是一座在拍賣會上低價買回、隻建到9層的爛尾樓。是香港石安空間創建有限公司董事設計總監、建築設計師關祖蔭,把這個爛尾樓變成了地標性的建築物。
接手這個項目後,關先生決意把這座爛尾樓改建成一座有品牌價值的、50層高的無錫地標性建築物。首先給大廈“增高”,增加電梯及相應的設施,然後給大廈“增肥”,增加大廈塔樓的直徑,把大廈塔樓設計為360度的八麵體圓桶狀。這樣既能使采光麵麵俱到,又加大內部的空間。
關祖蔭最後敲定,決定把大廈改建成一座擁有髙級寫字樓和五星級酒店的綜合性國際化標準商業摩天大廈,大廈部分空間用來做酒店式公寓。外立麵設計為縮進型,大廈既有外立麵,也有縮進去的內立麵,陽台就在內立麵,使得在陽台曬晾的衣服不會很顯眼。同時,還在大廈的頂部環層,設計了幾個空中花園,增添了一些亮麗的修飾,大廈頂部采用收縮性設計,使整座大廈看上去有“摩天”的感覺,大廈廣場上的植物組成弧形的線條襯托出大的雄偉。
關祖蔭和石安公司還整體包攬了大廈的室內設計,把大廈的大堂設計得非常豪華,光是大堂的幾根用高檔石材裝飾的豪華柱子造價就達700多萬。一係列的設計改動,大廈起了本質的變化,腐朽如此化為神奇。在“重生”後,發展商把大廈命名為摩天360大廈,即為360度的摩天大廈。摩天360大廈建築總麵積8萬平方米,集國際酒店式公寓、國際標準寫字樓和髙檔酒店為一體。大廈的首層是住宅、辦公、酒店三大堂,酒店大堂為挑高10米超五星級豪華大堂,富麗堂皇、氣派非凡,讓人一進去就感受到與眾不同的高貴。
4,貝爾高林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貝爾高林國際(香港)有限公司是全球五大環境設計機構之一,是世界園境設計的一麵旗幟。其品牌及高質量的設計,通過其所完成的工程而享譽全世界。集團於1953年在美國夏威夷創立,最初的業務包括總體用地規劃、度假旅遊發展項目,以及土木工程,集團至今完成了過萬個項目,作品遍及亞洲、大洋洲、非洲、歐洲以及美國本土等50多個國家和地區,從總體規劃至環境設計獲獎超過百項,號稱世界十大景觀設計公司之一,貝爾高林公司是規劃設計領域的世界頂尖髙手;園境設計在世界上久享盛譽,在園境設計中的理水方麵常有驚世之作,被譽為“玩水專家”。貝爾園林國際香港公司1986年成立,在80年代參與了不少酒店項目,至80年代後期90年代初,香港公司得到不少發展商的認同,開始參與大型和頂級的住宅及綜合發展項目,美國夏威夷十一大王牌旅遊景點中的七個,泰國著名旅遊景點芭堤雅,香港淺水灣、香港太古廣場、香港海逸酒店、北京香格裏拉大酒店、萬科星園、深圳蔚藍海岸、金色家園、杭州千島湖開元度假村、杭州綠城花城等項目,都是貝爾高林公司的傑作。還有深圳華僑城、錦繡花園、萬科金色家園、星河灣、海南三亞悅榕莊、廣東中山奕翠園、上海半島花園、世界易大飯店、中海雅園、武漢東湖,香榭水岸、珠海海怡灣畔等優秀地產項目也是貝爾的傑作。在1999年香港報業推選香港十大明星樓盤中,超過大半數是香港貝爾高林的作品。
從1998年年底開始,貝爾高林國際香港公司更致力於向中國內地發展,經過不斷的努力,獲得各界的關注和認同,在短短的數年間,實事求是、認真的服務態度及豐富的國際經驗,貝爾高林國際香港公司今日在國內的項目已遍布53個城市。目前,香港公司發展成為集團中最大的辦事處,也是同行中最具規模及影響力的跨國性環境設計公司之一。香港公司現擁有設計成員300多人,當中彙聚了20多位來自不同國籍的設總監,每位均具有超過20年的國際專業經驗。
貝爾高林提供環境規劃及環境設計服務,自2003年起,公司承接的項目多由總體規劃及方案設計開始,繼而到擴初設計、施工圖、議標、直至施工審查。另外,貝爾高林也會參與整個項目的包裝設計,協助發展商在激烈的競爭下,提升樓盤的品牌。由於貝爾高林對市場的觸覺十分敏銳,因此在設計方案的時候,必定會考慮到有利於推廣樓盤的元素以及方便物業管理的內容,並確保發展商能以較低的投入,做出有震撼力和有銷售保證的五星級效果,以致為項目帶來口碑之餘,也為發展商主取到聲譽,相信這就是貝爾高林能夠成為許多發展商長期合作夥伴的原因。
許大絢——香港園境設計之翹楚
作為貝爾高林國際(香港)有限公司總裁兼執行董事及首席設計師的許大絢,是亞洲園境設計界的重量級人物之一、被譽為“香港園境設計之翹楚”。許大絢1981年畢業於加拿大多倫多大學,獲授環境建築學係榮譽學士學位,同時獲得加拿大學會化(CSLA)頒發的大獎。為加拿大全國應屆最優秀之畢業生。除了是香港園境師學會注冊景觀設計師之外,許大絢還是多個國際性專業環境及景觀設計學會的會員,包括香港的RLA、美國的ASLA、英國的MLI、新加坡的SILA。
武漢東湖,香榭水岸以“香居文化”為主題,創造了一種新的高品位的人居生活環境。精致的小區園林,人性化的空間設計,彰顯了武漢文化府邸的內蘊。“香居文化”是一種源自法國的水岸文化,是對水岸文化的提升,其核心是建立在“水”基礎上的美”。
東湖,香榭水岸的園林景觀設計秉承純粹的西方園林設計理念,設計風格協調於小區內新現代主義建築風格,遵循“均衡、參與性”的園林美學原則,創造出開闊、大氣、幾何感極強的現代園林風格,在滿足現代人的審美情趣的同時,使園林不僅具有觀賞價值,更創造了人性化的靈動空間。梯級平台富於變化,高低植被錯落有致,水林陣相互輝映,人的參與和水濱空間有機結合,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人靜互動,形成一幅生動的社區生活場景。中心庭院中小橋流水,噴泉湧動,瀑布飛揚,以美和靜思為主題概念的水景,為小區營造出了生動氣息,形成了小區最吸引人的美景。涼亭、花架、雕塑、卵心路和悠揚的景音樂,讓人踏入小區猶如漫步公園,輕鬆、愜意。兒童遊樂園、遊泳池、太極廣場和羽毛球場,又使各年齡段的居民都找到屬於自己的運動區,可謂“運動無處不在”。小區內的遊泳池可稱得上是一道獨特的風景,它給人們提供了一種親切的親水空間,它和移步易景的園林小品一起,在建築與人之間傳達著動靜的異趣,交相輝映,令人心曠神怡。
最值得一提的是配合區內園林而打造的香榭裏大道。它長約200米,從東湖路一側導入小區門口。大道集雕塑、水景、燈飾與綠色植物於一體。道路兩旁是對稱的噴泉和跌水,銪落有致,造型時尚的燈飾讓夜晚的“香榭裏大道”也風情萬種,雕塑更是大道的標誌和象征,映襯出小區的不凡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