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青豆 把老鼠掏出來(3 / 3)

“你是說,那就像我們活著的根據?”

“也許。”

“我也有這樣的風景。”。應該好好珍視它。”

“我會珍視的。”青豆答道。

“我想說的另外一件事,就是會盡我所能來保護你。如果有必須打倒的對手,不管他是誰,我都會上前把他打倒。這和輸贏無關,我不會棄你於不顧。”

“謝謝你。”

數秒平靜的沉默。

“這幾天不要走出那個房間。記住,走出一步,外邊就是原始森林。知道了嗎?”

“知道了。”青豆答道。

於是電話掛斷了。放下聽筒後,青豆才發現,自己剛才把它攥得那麼緊。

青豆想,Tamaru想傳達給我的信息,恐怕就是告訴我,我如今已是他們所屬的家族中不可缺少的一員,而那紐帶一旦形成,就沒有什麼東西能割斷。說起來,我們是由一種虛擬的血緣關係彼此相連。青豆感謝Tamaru,因為他傳達了這樣的信息。他大概覺得,對青豆來說,目前正是痛苦的時期。把她當作了家族的一員,他才會一點點把自己的秘密告訴她。

然而,想到這種密切的關聯,隻有通過暴力的形式才能成立,青豆便覺得痛苦難忍。違反法律,連殺數人,這次自己又遭人追殺,說不定還會死於非命,身處這種特異狀態之中,我們才能心心相通。如果沒有殺人這一行為介入其中,究竟是否可能建立這種關係?如果不是站在非法的立場,究竟能否締結信賴的紐帶?隻怕會很難。

一邊喝著茶,一邊看電視新聞。關於赤阪見附車站進水的報道已經不見了。一夜過去,水退了,地鐵恢複正常運行,這種事情便成了往事。而“先驅”領袖的死亡仍舊沒有被世人獲知。知道這一事實的,隻是一小撮人而已。青豆想象著那個巨漢的屍體被高溫焚燒爐火化的情形。Tamaru說,會連一片骨頭也不剩。恩寵也好痛苦也好,統統無關,一切都化作一縷輕煙,融人初秋的天空裏。青豆的腦海裏,浮出了那縷輕煙與天空。

有一條暢銷書《空氣蛹》的作者——一位十七歲少女失蹤的消息。

深繪裏,即深田繪裏子,已經兩個多月行蹤不明。警方收到監護人的搜尋請求,對她的下落進行了慎重的調查,目前還未查明真相。播音員如此宣告。播放了書店裏《空氣蛹》如山堆積的圖像,書店牆上貼著印有這位美麗少女肖像的海報。年輕的女店員對著電視台的麥克風說:“書現在暢銷勢頭驚人。我自己也買來讀過。小說充滿豐富的想象,非常有趣。我希望能早點找到深繪裏的下落。”

這段新聞並沒有特別提及深田繪裏子和宗教法人“先驅”的關係。

一旦涉及宗教團體,媒體就會高度警惕。

總之,深田繪裏子下落不明。她十歲時被生父強奸。如果原樣接受他的說法,就是他們多義性地交合了。並通過這個行為,把小小人導入了他的內部。他是怎麼說的?對,是感知者和接收者。深田繪裏子是“感知者”,她父親是“接受者”。於是這個男人開始聽見特別的聲音。他成為小小人的代理人,成了“先驅”這一宗教團體的教主般的存在。然後她離開了教團,並且開始負責“反小小人”運動,與天吾結成搭檔,寫了一本叫《空氣蛹》的小說,成了暢銷書。而現在,她由於某種理由去向不明,警方正在搜尋她的下落。

而我在昨晚,將教團“先驅”的領袖——深田繪裏子的父親,使用特製的冰錐殺害了。教團的人把他的屍體運出了飯店,偷偷地“處理”了。深田繪裏子得知父親的死訊後,會如何接受此事?青豆無法想象。盡管那是他本人希望的死,是沒有痛苦的堪稱慈悲的死,我也畢竟是親手結束了一個人的生命。人的生命雖然本質上是孤獨的存在,卻不是孤立的存在。它總是在某個地方與別的生命相連。對於這一點,隻怕我也要以某種形式承擔責任。

天吾也與這一係列事件深深相關。把我們聯係起來的,是深田父女。感知者和接收者。天吾如今在哪裏?在做什麼?他是否與深田繪裏子的失蹤有關?他們倆此刻還是結伴行動嗎?電視新聞當然隻字未提天吾的命運。他才是《空氣蛹》實質上的作者一事,眼下似乎還無人知道。然而,我知道。

我們之間看來好像在一點點縮短距離。天吾君和我出於某種緣由,被送進了這個世界,如同被巨大的旋渦吸進來一般,向著對方靠攏。

恐怕那是致死的旋渦。不過根據那位領袖的暗示,在不會致死的地方,我們本來沒有理由邂逅。就像暴力製造出某種純粹的聯係一樣。

她深深地呼吸了一下。然後把手伸向赫克勒一科赫,確認其堅硬的觸感。把槍口塞進自己的口中,想象手指扣動扳機的情形。

一隻大烏鴉飛上了陽台,落在欄杆上,響亮地發出幾聲短促的啼叫。半晌,青豆和烏鴉隔著玻璃窗相互觀察對方。烏鴉轉動著長在麵頰兩旁的又大又亮的眼睛,窺探著屋子裏青豆的舉動,看樣子是在揣摩她手中拿的手槍的意義。烏鴉是腦子很聰明的動物。它們理解那個鐵塊具有重要意義。不知為何,它們明白這一點。

然後,烏鴉像來時一樣,唐突地猛然振翅,飛走了。似乎在說:該看的已經看到了。烏鴉飛走後,青豆起身關掉電視,然後歎息一聲。

並祈禱著,但願那隻烏鴉不是小小人派來的間諜。

青豆在客廳的地毯上做老一套的舒展運動。她花了一個小時,折磨著肌肉,和適當的痛楚一起度過了這段時間。將全身的肌肉一一召喚前來,嚴加盤問。這些肌肉的名字、職責和性質,都細密地鐫刻在青豆的腦中。她什麼都不放過。流了許多汗,呼吸器官和心髒全力開動,意識的頻道更替。青豆側耳傾聽血液流動,聆聽內髒發出的無聲信息。麵部肌肉如同變臉表演一般,劇烈扭動,同時在咀嚼這些信息。

然後她洗淋浴,將汗水衝去。站在體重計上,確認沒有太大的變化。站在鏡子前,確認乳房的大小和陰毛的形狀未變,劇烈地扭歪臉龐。每日早晨必行的儀式。

走出洗手間,青豆換上了一套適宜活動的運動衣。為了消磨時間,把屋子裏的物品再次盤點了一遍。首先從廚房開始,這裏準備了什麼食品、配備了什麼餐具和炊具,她逐一記錄在腦中。這樣的食品儲備,該按怎樣的順序烹製食用,製訂了大體的計劃。根據她的估計,就算不出房門一步,也起碼十天不會餓肚子。如果有意地節約著吃,大概可以堅持兩周。竟準備了這麼多食物。

接下來詳細地查看了雜貨儲備。衛生紙、麵巾紙、洗滌劑、垃圾袋。不缺任何東西。一切都細致地買齊了。大概有女人參與準備工作吧。從中可以看出經驗豐富的主婦式的周全與細心。一個三十歲的健康單身女子在這裏短期生活,需要什麼,需要多少,細微之處都經過細密的計算。這不是男人能做到的。觀察力敏銳的細心的男同性戀也許可以。

臥室放臥具的壁櫥裏,床單、毛毯、被套和預備的枕頭一應俱全。

每一樣都發出嶄新的臥具氣味。當然,全部是白色、無花紋的。徹底排除了裝飾性。在這裏,趣味與個性被視為沒有必要的東西。

客廳裏放著電視機、錄像機和小型立體音響。還有唱機和磁帶錄音機。窗子正對麵的牆邊,有一排高及腰際的木製裝飾櫥,彎腰拉開櫥門一看,裏麵放著約二十本書。不知是什麼人如此體貼,讓青豆在此潛伏期間不會太無聊。果然周到。都是些精裝本的新書,沒有翻閱過的形跡。她粗略地看了看書名,主要是最近成為談資的熱門新書。

大概是從大型書店堆放的新書中挑選出來的,但從中還是可以看出某種選擇的標準。雖然還沒到愛好的程度,標準卻是有的。小說與非虛構類大致各一半。這些選擇中,《空氣蛹》也包含在內。

青豆微微點頭,將那本書拿在手裏,坐到客廳的沙發上。那兒灑著柔和的陽光。書不厚。輕,鉛字也大。她望著封麵,望著印在上麵的深繪裏這個作者姓名,放在手上掂了掂分量,閱讀腰封上的廣告詞。

接著又嗅了嗅書的氣味。散發著新書特有的氣味。天吾的名字盡管沒有印在這本書上,其中卻包含了他的存在。印刷在這裏的文章,是透過天吾的身體成形的。她鎮定情緒之後,翻開了第一頁。

茶杯和赫克勒一科赫,就放在她伸手可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