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EdvardMunch(1863-1944),挪威表現主義畫家。下文所述畫作為其代表作《呐喊》。
“你真是睡眼朦朧的樣子。”天吾承認。
“我上床後,你能讀書或講故事給我聽嗎。”深繪裏問。
“行啊。”天吾說,“反正我也沒別的事可做。”
這是個悶熱的夜晚,深繪裏上床後,仿佛要把外部世界與自己的世界嚴密地隔開,把被子一直拉到脖子那裏。鑽進被子後,不知為何,她看上去就像個小孩子,不會超過十二歲。窗外傳來的雷鳴比先前更響,看來開始在近處打雷了。每次打雷,玻璃窗就會顫抖,發出喀噠喀噠的聲音。奇怪的是看不到閃電。雷聲響徹漆黑的夜空,卻毫無下雨的跡象。其中的確存在某種不平衡。
“他們在看著我們。”深繪裏說。
“你是說小小人嗎?”天吾問。
深繪裏沒有回答他的問題。
“他們知道我們在這裏。”天吾說。
“當然知道。”深繪裏說。
“他們想對我們幹什麼?”
“對我們什麼也幹不了。”
“那太好了。”天吾說。
“暫時。”
“暫時,對我們還下不了手。”天吾有氣無力地重複道,“但不知道這能持續多久。”
“誰也不知道。”深繪裏幹脆地斷言。
“可是,他們雖然沒辦法對付我們,卻可以對我們周圍的人下手?”天吾問。
“那很可能。”
“他們也許會傷害這些人。”
深繪裏就像聆聽海上幽靈唱歌的水手一樣,認真地眯著眼睛,過了一會兒說:“那要看情況。”
“小小人也許就對我的女朋友動用了力量。為了警告我。”
深繪裏從被窩中伸出手,搔了搔剛完工的耳朵。然後那隻手又縮回了被窩。“小小人能做到的事是有限的。”
天吾咬了咬嘴唇,說:“比如說,他們具體能做什麼?”
深繪裏打算發表什麼意見,但念頭一轉,又作罷了。那意見未曾說出口,就悄悄沉落到了原來的地方。那兒不知是什麼地方,既深又暗。
“你說過,小小人擁有智慧和力量。”
深繪裏點點頭。
“但是他們也有局限。”
深繪裏點點頭。
“因為他們是住在森林裏的人,一旦離開了森林,就不能很好地發揮能力。而且在這個世界上,存在某種能與他們的智慧和力量對抗的價值觀之類的東西。是不是這樣?”
深繪裏未作回答。也許是因為問題太長了。
“你遇到過小小人?”天吾問。
深繪裏漠然地注視著天吾的臉,似乎不能理解提問的用意。
“你有沒有親眼看到過他們的身影?”天吾又問了一遍。
“看到過。”深繪裏答道。
“你看到過幾個小小人?”
“不知道。因為那用手指是數不完的。”
“但是不止一個。”
“有時增加有時減少。但從來都不是一個人。”
“就像你在《空氣蛹》裏描寫的那樣。”
深繪裏點點頭。
天吾脫口而出,問了很久以來一直想問的問題:“告訴我,《空氣蛹》中到底有多少是真實的事?”
“真實又是什麼意思。”深繪裏不帶問號地問。
天吾當然答不出來。
空中響起一聲巨雷。玻璃窗微微顫抖。但還是沒有閃電,也聽不見雨聲。天吾想起了以前看過的一部關於潛水艇的電影。深水炸彈一個接著一個爆炸,猛烈地搖撼著潛水艇。然而人們被關在黑暗的鋼鐵箱子裏,什麼都看不見,隻能感覺到連續不斷的聲響和震動。
“讀書或講故事給我聽,好嗎。”深繪裏問。
“好啊。”天吾說,“不過我想不出什麼書適合朗讀。要是《貓城》的故事也行,我倒可以講給你聽。雖然這本書不在我手上。”
“貓城。”
“一個由貓統治的小城的故事。”
“我想聽。”
“睡覺前聽這個故事,可能有點嚇人。”
“沒關係。不管什麼故事我都能睡得著。”
天吾把椅子搬到床邊,坐在上麵,雙手放在膝頭,手指交叉著合攏,以雷鳴為背景音,開始講述《貓域》的故事。他在特快列車中讀過兩次這個短篇小說,在父親的病房裏還朗讀過一次,大致的情節已經記在腦子裏。故事不算複雜精巧,文章也不算華麗優美,因此,適當地對故事做些改編,他並不抵觸。他將累贅處刪除,再酌情加進一些小插曲,把這個故事說給深繪裏聽。
故事本來不長,講完卻花去了比預想要多的時間。因為深繪裏一有疑問就提,每一次天吾都中斷講述,仔細回答每個問題。逐一說明小城的細節、貓兒們的行動、主人公的人品。如果那是書中沒有寫到的東西——幾乎都是這樣,他就酌情編造,就像改寫《空氣蛹》時一樣。深繪裏似乎完全沉浸在《貓城》的故事裏,她的眼中已經沒了睡意。不時閉上眼睛,在腦中浮想貓城的風景。然後再睜開眼,催促天吾講下去。
當他說完故事,深繪裏把眼睛瞪得大大的,筆直地凝視了他片刻。
仿佛貓兒把瞳孔完全張開,凝視著黑暗中的物體。
“你到貓城去過了。”她像責難天吾似的說。
“我嗎?”
“你到你的貓城去過了。而且坐電車回來了。”
“你這樣覺得嗎?”
深繪裏把夏涼被一直拉到下巴,點頭。
“你說得沒錯。”天吾說,“我去過貓城,又坐電車回來了。”
“那你驅過邪嗎。”她問。
“驅過邪?”天吾說。驅邪?“不,我想還沒有。”
“不驅邪可不行。”
“比如說驅什麼邪?“
深繪裏沒有回答。“去過貓城回來,就這麼放著不管的話,準沒好事。”
一聲巨雷轟響,仿佛要把天空炸成兩半。那聲響愈來愈強烈。深繪裏在被子裏縮起身子。
“你過來和我一起睡。”深繪裏說,“我們必須兩個人一起到貓城去。”
“為什麼?”
“小小人可能會找到人口。”
“是因為沒有驅邪嗎?”
“因為我們兩個人是一體。”少女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