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8章 互文性對中國的影響及其研究現狀反思(5)(3 / 3)

近年來備受關注的詩人王飛躍以一種互文的詩歌創作方式將古典詩歌與現代詩歌對接,吸引了人們的眼球。他的詩與現實跟得很緊,在形式上卻拚貼了古典詩歌名作,被譽為向處於衰落的詩歌吹來一股清風。著名詩人柯藍認為其《國粹精點》拓展了中國新詩的寫作領域,是一部振興中國詩歌的作品。例如:原著·劉長卿《彈琴》

告別稻菽麥黍稷

告別生存祖輩的鄉土

來到國際化的都市

——泠泠七弦上

穿的不是料子是昂貴的名牌

住的是每平方米超萬元的豪宅

吃的是魚翅是日本料理韓國風味

——靜聽鬆風寒

“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

“路邊有顆螺絲帽”

“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古調雖自愛

什麼勤儉節約艱苦樸素

什麼仁義道德天地良心

什麼“喝水不忘挖井人”

——今人多不彈

例如描寫年輕人出門打工,留守老人孤苦無依的詩:

原著·施肩吾《誚山中叟》

老伴仙逝已久

兒媳出門打工

孫輩也在外麵自食其力

——老人今年八十幾

好在生活尚能自理

一日三餐的稀飯

就著白砂糖還能下咽

——口中零落殘牙齒

每年的3月12日

懷著一種蒼翠的信念

艱難地荷鋤而出

——天陰傴僂帶咳行

嘴上卻不停地嘮叨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

朝著目的地亦步亦趨

——猶向岩前種鬆子

原著·顧況《宮詞》

盡是豪華高貴的座椅

盡是現代化的辦公設備

休息室娛樂室健身房一應俱全

——玉樓天半起笙歌

往來的是巨富富賈

進出的是影星名模

穿梭的是寶馬香車

——風送宮嬪笑語和

滿腹經綸的在望穿秋水

身懷絕技的在揮汗如雨

勤耕苦讀的難舒展愁眉

——月殿影開聞夜漏

可以領一代風騷

可以成一代天驕

那綺羅香嗬蓬門至今未識

——水精簾卷近秋河

《星星》詩刊將王飛躍推為2006年度詩人,在編後語中寫道:“我們在龐大的詩歌隊伍裏發現了詩人王飛躍,發現了王飛躍的《國粹精點》,從而更發現了中國詩歌一種新的動向。”對這類作品的文學價值的評判也許還需要評論界的慎重思考,但是這種古今文學對接而產生新文學的方法卻是十分有趣和新奇的。

三、對傳統閱讀方式的影響

先鋒派小說呈現出與傳統小說不同的閱讀方式,總體說來,這些不同於以往的特點表現在閱讀方式的非線性、非曆時性、根莖性、萬花筒、無中心、無序列上。如孫甘露的《請女人猜謎》“用洗牌的方式編故事”。而李洱的《花腔》,“讀者可以按本書的排列順序閱讀,也可以不按這個順序。比如可以先讀第三部分,再讀第一部分;可以讀完一段正文,接著讀下麵的副本,也可以連續讀完正文之後,回過頭來再讀副本;您也可以把第三部分的某一段正文,提到第一部分某個段落後麵來讀。正文和副本兩個部分,我用‘@’和‘&’兩個符號做了區分。之所以用它們來做分節符號,而不是采用通常的一、二這樣的順序來劃分次序,就是想提醒您,您可以按照自己對故事的理解,重新給本書劃分次序。我這樣做,並非故弄玄虛,而是因為葛任的曆史,就是在這樣的敘述中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