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考前,李貴安心地待在通州城的客棧內,新仆人李仁很盡責地為李貴做著各種各樣的服務,端茶送水的事情基本是李貴隻要有需要,他就會及時地送上。當然,考秀才畢竟是需要自己親自進考場作答的,李貴有時間還是要練練自己的毛筆字。
雖然一直待在客棧裏,但是李貴也認識了幾位文友,同是住在客棧內,趕來參加會考的文人。與李貴同住在一個院子裏的有三人,都是通州轄區內其它鄉鎮縣城的才子,大家一樣都是為了秀才的稱號而來。皇帝剛剛上台,有消息稱明年將會舉行科考,視為新皇登基的恩科。
除了練字之外,李貴堅持每天早上都要修煉《紫雲心經》的第一重,爭取把基礎打好。
早上,李貴剛剛收功,門外就傳來了李仁的叫喚聲,“公子,樸公子,喬公子,還有焦公子約你到小山上十裏亭聚會。”
李貴聽到李仁的聲音,說道:“知道了,你去打一盆水來給我洗一下臉。”李貴沒有對李仁隱瞞他練功的事情。所以李仁每天和李貴同住在一起,他知道李貴早上都會打坐運功一番。每天早上起來的時候,李仁就會很自覺地出門幫李貴看門,直到李貴運功完畢。
李貴話剛說完不久,李仁就推開門,拿進來一盆清涼的水走了進來。李仁早就已經準備好了涼水放在外麵。
“他們有沒有說是什麼樣的聚會?”李貴拿起毛巾,邊洗邊問道。
“喬公子說都是參加會考的文人聚會。”李仁說道。
“嗯,我知道了,肯定又是什麼比文采,評時事的聚會,這兩天我淨是參加這樣的聚會。”李貴有些無奈說道。說實話,他不再喜歡參加這個時代文人的聚會,到處都是吟詩作對,要麼就是高談闊論。一點實質意義都沒有。
“喬公子說這次聚會不一樣,”李仁說出他所知道的,“聽說,通州王的小郡主也將會參加這次聚會。”
“你是說通州王唐翼的小女兒?難道她想給她找一個丈夫嗎?”李貴有些驚訝,接著又有些玩笑地說道。
“據說,好像就是這樣子的,所以喬公子極力表示公子這一次一定要去。”李仁笑道。
“好了好了,去就去,也沒什麼大不了的。”李貴開始穿衣整理。
李貴剛走出房門,一個相熟的聲音就傳了過來,“李貴,你小子總算出來了。”
喬玄是通州的一個不算小的家族的長子,這一次特意來通州就是為了會考。說起喬玄與李貴的相識,其實也是很簡單的,因為他們都是同一類人,不喜歡作詩的文人。而同是一個院子的樸卜涼,焦左則是因為相近而相交。
“樸卜涼和焦左早早就已經走了,就剩我在等你的,你看我可夠意思啊!”喬玄笑咪咪地說道。
“應該的,如果沒有我的話,估計你去了也沒啥意思。”李貴笑道。像他們這樣的人,去了不作詩,也是很無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