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到新書的時候,參差咖啡夢想學校就已經滿周歲了。2012年對參差咖啡和我來說都是奇跡的一年,非要套上厚積薄發或者量變到質變之類的總結也行,但我會覺得有點兒別扭,我還是願意,或者喜歡承認這一切都是這5年快樂過程的合理結果。
從2012年6月1日參差咖啡夢想學校迎來第一期學員開始,雖然報名人數遠遠超乎了我們最初的想象,但是我們依然保持著我們的生活節奏,盡可能不屈服於金錢的誘惑,該休息還是要休息的。2012年的10月和2013年2月,我去了兩次台灣,第一次獨自前往,主要是喝咖啡,於是有了這本書的台灣部分,第二次是和我們的意式咖啡老師和單品咖啡老師一起。兩次台灣之行,我們泡了很多咖啡館,和台灣同行做了很多有意義的交流,這些無疑對咖啡教學和分享開館心得會有幫助。旅行能和工作結合的感覺真是好極了。
最後,頂著做廣告的嫌疑,我想再囉唆一下我們到底在如何教授咖啡知識。首先,參差咖啡在2012年先後加入了歐洲精品咖啡協會(SCAE)和美國精品咖啡協會(SCAA)。加入這兩個曆史悠久的境外咖啡專業協會是抱著學習和了解最前沿的咖啡資訊和技術的目的。所謂科學,就是凡事有方法。如何讓學員們在有限的20天裏掌握科學的方法做出一杯好咖啡?好咖啡又如何判斷和評價?這一點我覺得西方思維比神秘論、經驗論、火候論的東方思維管用。比如,就像咖啡生豆顆粒大小外行人自然也能一目了然一樣,咖啡烘焙深淺在美國人眼裏也沒有什麼爭論餘地,儀器說了算。研磨度、水溫、時間,一就是一,二就是二,我們知道為什麼咖啡好喝,同一款咖啡豆做出來不好喝,我們也能知道原因在哪兒,應該怎麼調整。
老實說,我自己做咖啡可沒有這麼講究,但是,隻可意會不可言傳怎麼開學校教大家呢?
春節期間去台灣,我們還專門去台中參觀了一間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認證實驗室,通過這間實驗室的穿針引線,參差咖啡也已經開始在申請這一認證。認證書就一張紙,但背後是科學精神和一個精益求精的係統(截稿之時,SCAA的Coffee Science Manager Emma小姐專程來武漢對我們學校的軟硬件檢查完畢,正值參差咖啡夢想學校一周年的時候,我們拿到了美國精品咖啡協會的認證書,成為認證實驗室)。
這一年,因為要對參差咖啡夢想學校學員負責的緣故,為了能夠有科學的方法和大家分享,我們的同事們不僅僅依靠以往的經驗,更花了不少的時間和精力輔以SCAA和SCAE的資訊進一步深造,參差咖啡直營店開始在咖啡製作的各個環節進行規範、分享,參差咖啡的品質也日趨穩定。
這實實在在地又符合了主觀利己客觀利人的原則。相信秉著這樣的態度,參差咖啡夢想學校會越辦越好,會給學員們帶來更加係統、更加有效的科學方法。再囉唆一句,如果你真的想擁有一間自己的真咖啡館,千萬不要盲動,歡迎先來參差咖啡夢想學校!
最最後,從參差咖啡夢想學校畢業的學員已經陸續開辦了近40間咖啡館,本來忍不住想給大家介紹幾間,但是想想最長的才經營半年時間,覺得還不能說明問題。再過一年吧,我會盡可能逐一拜訪,然後把他們的故事集結成冊,就叫《就想開間小小咖啡館》之《夢想成真》,用事實證明夢想成真其實沒有你想的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