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著雅蘭回金銀灘任村官這件事,整個春節期間,程春滿家很是熱鬧了一陣子。

對於這件事,看得出程家人有三種不同的態度:程春滿首先是對雅蘭任村官這件事就不十分讚成,對於她回金銀灘任村官則更是反對。這裏麵,除了他有一種認為雅蘭應該繼續讀研深造,進而向做學問的方向發展的希冀之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覺得雅蘭回金銀灘以後,自己在村裏是總支書記,女兒是副書記,在工作中會很難處理。荷花卻是一種無所謂的態度。她認為女人事業固然重要,但跟男人比較起來,終究有很多不能比的地方。兩個兒子遠走高飛她沒有絲毫舍不得,而對雅蘭卻不一樣,她認為回金銀灘也好,在自己身邊,天天看得見碰得著心裏踏實。同時,她又認為女兒大了,終歸是人家的人,她還是要飛的,遲飛不如早飛,以雅蘭現有的條件,在大城市或是經濟發達地區找份工作,對於她個人的未來來說,可能比回金銀灘要強得多。但是,既然她自己已經選擇了回金銀灘那就回唄!金龍金虎兩兄弟,甚至連文藝和舒暢也都是積極支持的。

金龍說:“雅蘭在做抉擇前,曾經征求過我的意見,我是支持她回金銀灘的。”

聽了金龍的話,春滿仰起那張有些醉意的臉朝他看了一眼。

“我支持她有三個理由:第一,我們兩弟兄,一個天南一個海北都不在您們跟前,隨著年齡的增大,您們身邊需要個人。俗話說女兒是爹媽的小棉襖,她留在您們身邊,我們就放心了。第二呢,今年將是我國大學生畢業後走向社會人數最多的一年。據統計全國有五百萬名應屆畢業大學生,擇業將麵臨很大壓力。因此,當她告訴我說上了中組部的村官名單,我說這很好,既能盡快解決就業問題,又比選擇其它工作來說在人生的旅途上起點要高。村官也是“官”嘛!最後一條,她選擇回金銀灘,我也是支持的。除了金銀灘是生養我們的故鄉,我走遍了全國就覺得金銀灘是個好地方,四季分明、氣候適宜、物產豐富、地靈人傑。再加上改革開放三十年,您老人家及這輩人的努力,我們的家鄉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隨著中央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力度的進一步加大,農村確實是一個可以建功立業的廣闊天地,特別是咱們金銀灘一定會變得更美更好。”金龍說著往春滿的茶杯裏摻了些水。

“他老在我耳邊嘀咕,說轉業後就回金銀灘來。”這時,文藝接過話頭說。

春滿呷了口茶,對文藝說;“他現在正當時唄!怎麼就在談轉業哩!”

金龍笑笑,說道:“遲早總得有轉業的時候嘛!現在跟她吹吹風,省得到時候她又舍不得她那個北京城。”

雅蘭插進話說:“到那時,我們的新農村或許真的不比城裏差。”

文藝:“這幾年我在報社也經常到農村去,看了不少的地方,我還真想到農村生活哩!你看這空氣也新鮮、房子也寬敞、生活也富裕、風景也優美,比城裏強多啦!”

聽了文藝的話,春滿挺認真地問:“你真是這樣想的?”

文藝點了點頭說:“真是這樣想的。”

荷花在一旁插話說:“文藝她逗你玩的。”

文藝連忙對婆婆說:“我真是這樣想的。”

這時,雅蘭接過話頭說:“那我們就加緊建設,等到你們解甲歸田的那一天。”

“唉!你搞的那個金銀灘發展規劃,我找我那個在社科院工作的同學看了一下,他評價很高哩!”文藝對雅蘭說道。

雅蘭顯得十分高興地問了句:“是嗎?”

文藝點了點頭說:“他說如果真能按這個規劃去發展的話,金銀灘就會滿地金銀。”

雅蘭又轉向金虎:“二哥,我回來當村官,你可得支持喲!”

“行,上次你跟我說想在金銀灘辦個紡紗廠的事,我已經跟我的朋友談過了,他們願意過來談。”金虎說。

雅蘭高興地說:“那好啊!那你就趕緊催他們來唄!”

金虎:“來很簡單,我今天一個電話一打,人家明天就過來了。”

“那你趕快打電話唄!”雅蘭催促金虎。

金虎朝春滿努了努嘴說:“你們村委得統一思想,不然的話,人家來了淨跑冤枉路。”

雅蘭:“怎麼回事?爹不同意辦紡織廠呀!”

“我從前年就開始跟爹說這件事,我們這裏又有資源,‘荊南棉’清道光年間就行銷海內外,曾以品質優良而列為貢品。在紡織行業中尤其看重我們‘荊南棉’,要爹在金銀灘辦個紡織廠,可就是猶豫不決,難得定下來。你今天又重提此事,那就看你這個新任的村官能否把這件事搞落實。”金虎說。

雅蘭問春滿:“爹,這麼好的事為什麼落實不了呢?”

春滿點上一支煙,吸了一口說:“你以為這辦廠是件容易事,說辦就辦。首先,辦個紡織廠得幾十上百畝地,現在,土地都承包到戶了,誰都不願意把地拿出來辦廠。再說,過去我們也曾經辦過村辦企業,村裏有軋花廠、榨油廠、米廠、麵粉廠,後來都虧了。到如今村辦企業的債務都還沒有化解掉。因此,一談到村裏辦廠就頭疼。”

雅蘭聽後點了點頭:“原來是這樣。那就先解決思想問題唄!”

“解決思想問題,說好說,可真正解決問題可不是個簡單事。”春滿說完歎了口氣。

見春滿這個樣子,雅蘭知道他是個不輕易叫難的人,或許是碰了不少釘子,才顯得如此無奈,便沒有再說下去,而是轉向金虎:“二哥,你那位朋友的經濟實力怎麼樣?”

金虎:“人家是集團公司,實力非常雄厚。”

“搞紡織他們技術上成不成熟?”

“他們本身就是搞紡織的,人家在全國各地有上十家紡織廠,不過都在沿海地帶。他們之所以對我們這裏感興趣,一是看中了我們江漢平原的資源,第二是看中了中部地區的市場。他們想抓住‘中部崛起’的機遇,對企業布局作戰略調整,因此,向內地作梯度轉移。”

“他們對辦廠規模有什麼要求?”

“至少不少於十萬錠。”

“那你叫你那個朋友把他們的投資意向及其對我們的要求,迅速發到我的郵箱裏來。”說著,將手中的一張名片遞給金虎,“這上麵有我的E-mail。”

金虎接過雅蘭遞過來的名片瞧了瞧,笑著說:“到底是大學生村官,人未到位,名片就印上啦!”

“我的名片已經發到韓國去了。”雅蘭俏皮地說。

很快,金虎介紹的那個寰宇紡織集團就將尋求合作夥伴共建棉紡廠的投資意向書發到了雅蘭的E-mail上,雅蘭看過以後,認為對方是有誠意的,而且合作的條件也具備。人家提出來建廠資金、技術、市場都由寰宇集團負責,合作的另一方隻要是棉花集中產地、有資源;能提供建廠的地皮;交通比較方便。於是,雅蘭向寰宇集團發出了邀請,歡迎對方盡快到荊南來考察、洽談建廠事宜。然後,高興地將這件事告訴了春滿。她以為春滿聽後也一定會很高興的,沒想到春滿聽後冷冰冰地說了句:“著什麼急,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雅蘭一聽急了,豎起柳眉說道:“怎麼不急,這叫搶抓機遇,這可是找上門來的好事。”

“既然是找上門來的,那就跑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