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3、婚姻經濟學(1 / 1)

小謝子:

相對來說,愛情更像一場生物學範疇內的人體化學反應,婚姻則是世俗社會一樁最大的買賣。如何將愛情過渡到婚姻,還真是一件讓人頭疼的事情。很多純美的愛情在向婚姻挺進的過程中,不等組合成家庭,便無疾而終了。原因是什麼?原因是愛情是兩個人的私事,而婚姻則是方方麵麵的利益平衡。在古代,婚姻是一個家族與另一個家族結盟,到現在,婚姻也是一個家庭與另一個家庭結盟。雙方必須解決很多經濟上的糾葛,才能讓兩個老家庭和諧相處,產生出一個新家庭。

小謝子,老爸這麼說,你也許覺得俗,但用經濟學解析婚姻,並不是我的首創。1981年,經濟學家貝克爾就在《家庭論》中,把經濟學方法引入對婚姻行為的解剖,並由此獲得了1992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可見將婚姻納入經濟學的範疇是深入人心的。哲學家黑格爾認為婚姻是“男女雙方互相約定放棄原有的獨立人格,而以共同形成一個新人格為經營永續性的共同生活為目的的契約。”這個定義落腳點是契約,而契約多少包涵你情我願的買賣成分。康德則認為婚姻的意義在於“合法使用對方的性器官”。“使用”一詞也有很強的經濟學成分在裏麵,因為所有的“使用”都有成本核算。由此可見,雖然到1981年,貝克爾才將經濟學導入婚姻,但其實很早之前,人類就在婚姻中摻雜了大量經濟學行為,隻不過沒有經濟學著作歸納總結而已。

“食”滿足生存,“色”滿足繁衍。“食”的滿足有各種各樣的方式,“色”的滿足基本上是男女之間一對一的。因為,如果我說,男人是女人最重要的消費品和客戶(反之亦然),這話應該錯不到哪裏去。婚姻則是男女間的交易形式。交易內容是性愛、生育和雙方對未來生活的憧憬。這樁交易最重要的貨幣則是男女雙方自己。把自己賣給對方,又把對方買進來(這麼說起來,還真有點恐怖。)結婚證則是買賣交易合同。

個人魅力值、社會背景和財力,是世俗社會統計個人價值的三大因素。個個魅力值包括容貌、健康、年齡、智商和情商等。社會背景包括家世、學曆、工作、地位等。財力則是指顯性財富與隱性財富的總和,所謂隱性財富更多的是指未來財富的增值度,好比股票的升值。

世界上的婚姻五花八門,形形色色,不管是“鮮花插在牛糞上”也好,還是“灰姑娘嫁王子”也好,用經濟學的方法細究起來,差不多某樁婚姻都是“門當戶對”的,男女雙方個人價值的總比分不會懸殊太大,如果這其中也有一個基尼係數的話,那麼超過了這個係數,這樁婚姻就注定不會成功。某些看起來並不“門當戶對”的婚姻,是因為每個人的經濟算盤並不相同。一般說來,自己缺什麼,就希望得到什麼,就會對這種東西的價值作過高的估算。貧窮的美女,自然把財富看得比美貌重要;而醜陋的富翁則恰恰相反。每天處在明爭暗鬥中的王子,自然把清純可愛看得比攻於心計重要得多,而生活蒼白的灰姑娘則會把多姿多彩的生活當作她未來的全部憧憬。正是由於這種不同的計價方式,當事人兩方覺得互不吃虧的婚姻,在外人看來,卻是非常不般配。比如曾經轟動一時的“翁楊婚姻”,忿然作色的外人紛紛口誅筆伐,但他們自結婚一來,似乎挺是和諧的。對翁美女來說,她是拿“青春賭明天”,隻要楊大師撒手西去,她名譽、地位、財富、美貌都有,愛情和幸福自然也會有。楊大師則是拿“名利換彼身”,隻要翁美女願意,他老夫聊發少年狂,又哪管世人悠悠之口?從經濟學的角度上講,這樁婚姻其實非常般配。

婚介所則是婚姻市場經濟化更直接的證據。婚介所是專門搜尋、整合、提供婚姻產品信息的職業機構。它的產生正是因為認準了婚姻的市場行為。並因極大限度地降低了婚姻交易成本,而深受歡迎,其商機甚是巨大。現在婚戀網站更是將婚姻推向無國界的廣闊市場。

說到這裏,小謝子,我突然想起上回跟你說要在大學創辦婚姻愛情係的那個事情,如果那事辦不好,我們其實也可以加盟婚戀網站。雖然這不是我們的點子,但其巨大的商業潛力仍沒被挖掘出來,我們還是大有作為的。最不濟,去那些婚戀網站代寫情書,其經濟效益也可能比老爸現在寫所謂的“純文學”強多了。

用經濟學剖析婚姻是一個大話題,我以後再跟你談,今天就到這裏。

你的老爸

2013-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