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7.祿東讚巧破難題巧媳婦智鬥知府(2 / 3)

郭隊長想了想,插上電源,按下播放鍵,立即傳出一陣細語聲:“我輸的錢太多,欠的債無法還,活下去實在沒意思,我決定觸電自殺…啊——隨著這聲尖叫,錄音帶聲音戛然而止。

“這錄音機拔掉電源後有人動過嗎?”郭隊長隨口問道:“沒有。”吳琴幹脆地答道。“你肯定你丈夫是自殺的嗎?”小王插話問。“當然可以肯定。他觸電時的尖叫聲我聽到了。再說中午他和李珂喝酒時使勁歎氣,平時頂多喝半斤,今天喝了一斤多。唉,隻怪我粗心,當時沒在意,膽子又小,一見他自殺就嚇昏了,要不,趕快送醫院興許還有救。”

隻聽郭隊長冷冷一笑,說:“錄音機上的聲音是否張君的暫且不說,我隻想提個問題:假如這錄音帶沒人動過,它怎麼會自己倒向開頭部分呢?”

郭隊長話音剛落,吳琴就呆若木雞。原來張君是被妻子和李珂害死的。

在這一起案件中,郭隊長主要是用了否定後件式的充分條件假言推理來破案。他是這樣推理的:

假如這錄音機沒人動過,那麼錄音帶就不可能倒回到開頭部分;

現在這個錄音帶倒回到開頭部分;

所以,這個錄音帶有人動過。

這個推理是正確的。這個推理的結論與吳琴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是矛盾的,證明吳琴是在說謊。吳琴為什麼要說謊?當郭隊長提出錄音帶的問題以後,她為什麼呆若木雞?這裏麵定有文章。郭隊長以此為突破口,順藤摸瓜,終於揪出凶犯。

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規則有二:

第一,肯定前件就要肯定後件,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後件。

第二,否定後件就要否定前件,肯定後件不能肯定前件。

上麵幾個例子都符合這兩條規則,因而是正確的。下麵兩個學習生活中的推理是違反規則的,所以是錯誤的。

某星期六下午放學時,小秀約小麗明天一起去看電影。小麗說:“如果明天是晴天,那我就要去小青家幫她複習功課。”第二天,下起小雨。小秀想,今天小麗一定不會去小青家。可以陪我去看電影了。但到小麗家一打聽,小麗還是去了小青家。星期一上學路上,小秀埋怨小麗說話不算數,而小麗卻說,她沒有食言。

究竟是小麗食言,還是小秀推理不正確?我們來看看小秀的推理過程就明白了。小秀是這樣推理的:

如果今天是晴天,小麗就一定會到小青家去幫她複習功課;

今天不是晴天,

所以,小麗一定不會到小青家去幫她複習功課。

這個推理違反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第一條規則:否定前件不能否定後件。晴天,小麗要去小青家,雨天,小麗不一定就不去小青家。由此可見,小麗沒有食言,而是小秀推理有誤。

某初中班期中考試的成績公布了。原先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茅的小聰退到第10名。小明斷言說:“小聰一定是驕傲了。”

小明的斷言對不對呢?我們來看小明是怎樣推理的。小明是這樣推理的:

如果驕傲了,學習成績就會下降,

小聰學習成績下降了,

所以,小聰一定是驕傲了。

這個推理違反了充分條件假言推理的第二條規則:肯定後件不能肯定前件,所以結論不可靠。學習成績下降的原因可以是多方麵的,驕傲隻是其中的一個原因,而不是唯一的原因。

2.必要條件假言推理。必要條件假言推理是大前提為必要條件假言判斷,小前提和結論為直言判斷的假言推理。它有兩種正確式:

(1)否定前件式。它的推理方法是小前提否定大前提的前件,結論否定大前提的後件。例如:

隻有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才能是犯罪行為,

某甲的行為不具有社會危害性,

所以,某甲的行為不是犯罪行為。

在這個推理中,“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是前件,“是犯罪行為”是後件,“隻有……才能”是聯結項,小前提否定了前件,結論否定了後件。

(2)肯定後件式。它的推理方法是小前提肯定大前提的後件,結論肯定大前提的前件。例如:

隻有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才能是犯罪行為;

某甲的行為是犯罪行為;

所以,某甲的行為具有社會危害性。

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的規則有二:

第一,否定前件就要否定後件,但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後件。

第二,肯定後件就要肯定前件,但否定後件不能否定前件。

下麵兩個例子不符合推理規則,因而是錯誤的。

如果不經常鍛煉身體,就不會有好體格;

小王經常鍛煉身體;

所以,小王有好體格。

如果不經常鍛煉身體,就不會有好體格;

小王體格不好;

所以,小王不是經常鍛煉身體。

第一例違反第一條規則:肯定前件不能肯定後件,某人經常在鍛煉身體,體格可以不一定好,要體格好還必須具備其他條件,如,足夠的營養,無不良嗜好等。第二例違反了第二條規則:否定後件不能否定前件,身體不好不一定是由於缺乏鍛煉的緣故,還可能是缺乏營養、細菌浸入,病毒傳染所致。“如果不……就不”是聯結項。

在實際推理中,人們往往把充分條件假言推理與必要條件假言推理結合在一起運用。請看湖南民間故事中的一則《巧媳婦》的故事。這則故事的大意是:

巧姑是個聰明能幹的少婦,她公公張老漢讓她管家。巧媳婦把家務處理得有條不紊,張老漢一時高興,就在門大口貼上“萬事不求人”五個大字。

知府老爺存心要整一整張老漢。有一天,知府老爺對張老漢說:“你誇得出這種大話,想必有大本事。好吧!限你三天之內,替我找出三件東西來。一要一頭大公牛生的牛犢,二要灌得滿大海的清油,三要一塊遮天的黑布。要是找不出來,就辦你個欺官之罪!”

張老漢回家以後,愁眉苦臉,吃不下飯,睡不著覺。巧姑問公公有什麼愁悶的事,張老漢把知府的話告訴給巧姑。巧姑一聽,就說:“你放心吧!這差事就讓我來對付。”

過了三天,知府老爺來了。一進門便叫道:“張老頭,快出來!”

巧姑走上前說:“稟大人,我公公沒在家。”

知府瞪著眼說:“他敢逃跑!他還有官差在身啦!”

巧姑說:“他沒有逃跑,是生孩子去了。”

知府奇怪起來了,說:“世上隻有女人生孩子,那有男人生孩子的?”

巧姑說:“你既然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為什麼又要大公牛生的牛犢呢?”

知府一時無言答對,停了好久,隻得說道:“這一件不要他辦了,還有灌海的清油呢?”

“請大人把海水車幹,馬上就灌。”

“海那麼大,怎麼車得幹?”

“不車幹,海裏白茫茫的一片水,油又往哪兒灌?”

知府的臉一下子就羞紅了,便叫道:“這一件也不要了,還有遮天的黑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