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4.狗吞海螺自討苦吃人說錯話氣走賓朋(1 / 3)

——要正確運用直言判斷變形法

同學年少,天真活潑,愛說愛笑,校園裏經常發生一些有趣的事情。下麵是某班的一個小鏡頭:

毛毛是個小淘氣,愛跟人“抬杠”,喜歡接別人的話茬。有一天,他和丁丁“對”上了。

丁丁:我班的同學都不是外國人。

毛毛:對。外國人都不是本班同學。

丁丁:我班有的同學是本地人。

毛毛:對。有的本地人是我班同學。

丁丁:我班的同學都是球迷。

毛毛:對。球迷都是我班的同學。

捷捷:球迷成千上萬,我們班擠不下怎麼辦?

捷捷的話音剛落,毛毛愣住了,班裏其他同學也都樂了。

捷捷思維敏捷,正話反說,一語道破毛毛的最後一句話的邏輯錯誤。毛毛也不笨,已經意識到自己說的最後一句話有毛病,所以愣住了。毛毛最後一句話為什麼出了毛病呢?因為他在運用直言判斷變形法進行直接推理時違反了推理規則。

什麼是直言判斷變形法呢?直言判斷變形法就是改變一個直言判斷的形式,使它成為一個新判斷的直接推理的方法。

直言判斷變形法有五種:換質法、換位法、換質位法、換位質法、換主項法(舊稱戾換法)。

下麵分別介紹這五種方法。

換質法

什麼是換質法呢?

換質法就是改變判斷的質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可以從肯定判斷推出否定判斷,也可以從否定斷判推出肯定判斷,運用這種方法推理時,必須遵守兩條規則:

第一,改變前提判斷的質。

第二,結論中的謂項是前提中謂項的矛盾概念。

性質判斷中的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特稱否定判斷都可以進行換質法的推理。如:

法律是有強製性的(換質)法律不是沒有強製性的。

侵略戰爭不是正義的(換質)侵略戰爭是非正義的。

有的同學是勤奮的(換質)有的同學不是不勤奮的。

有的人不是自私的(換質)有的人是不自私的。

同學們可能已經發現,換質後的新判斷與原判斷意思一樣,是的,這兩個判斷是等值的,也就是說,這兩個判斷所表達的意思是一樣的。同學可能會問,既然這兩個判斷意思一樣,幹嘛要換來換去的?下麵我們就來談談換質法的用處。

運用換質法,有時可以使語氣加重。例如,“戰必勝,攻必克”,這樣表達是可以的,但語氣較一般。如果把這兩個判斷換質,那就成為“戰無不勝,攻無不克”。這樣表達語氣較前加重了。一般地說,兩個否定詞連用比隻用一個肯定語詞語氣要重。再如,“困難是可以克服的”(語氣較輕),如果把這個判斷換質,那就成為“困難不是不可克服的”(語氣就比較重了)。

運用換質法,有時可以使語氣緩和、婉轉。例如,“這是不好的辦法”,這樣表達語氣較直,明確肯定這個辦法不好。為緩和語氣,可以換質為“這不是好的辦法”。這樣表達較委婉,對方較易接受。又如,“他是一個不好的孩子”(語氣較直),若換質為“他不是一個好孩子”(語氣較緩和)。

運用換質法,可以構成肯定否定句或否定肯定句。例如,“我國是社會主義國家,而不是非社會主義國家”,這就是肯定否定句。後一個判斷是由前一個判斷換質而來的。“個人主義不是無產階級思想,而是非無產階級思想”,這是否定肯定句,後一個判斷也是由前一個判斷換質而來的。

換位法

什麼是換位法呢?

換位法就是改變判斷主項與謂項的位置的方法。運用這種方法推理時,也必須遵守兩條規則:

第一,隻更換主項與謂項的位置,判斷的質不變。

第二,原來不周延的項換位後仍不得周延,否則就會犯“外延擴大”的錯誤。

全稱肯定判斷、全稱否定判斷、特稱肯定判斷都可以進行換位法推理。例如:

所有的團員都是青年(換位)有的青年是團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