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3.“識途老馬”引人出迷穀格雷茨柯認靴不認腳(3 / 3)

反之,形式如果不正確,前提盡管真實,也是推不出正確可靠的結論的。

我們來看這樣一個小故事:

有個行路人看見一個人正準備把一個嬰兒投入江中,嬰兒嚇得哇哇大哭。行路人急忙上前攔住問道:“為什麼要把這嬰兒扔到江裏?你不怕他淹死嗎?”那人回答說:“這孩子的父親善於遊泳,他的孩子也必定善於遊泳,所以不會淹死的。”

這個推理荒唐可笑。從“其父善遊”推不出“其子必善遊”,因為遊泳的本領沒有遺傳性,必須通過學習才能掌握。這個推理的錯誤不在前提,而在於推理形式不正確。

我們再來看一個小故事:

宋國有個叫澄子的人,丟了一件黑上衣,上街四處尋找。有一天,他在街上看見一個婦女穿了件黑上衣,於是攔住那位婦女,硬說那位婦女穿的黑上衣就是他丟失的那一件。那位婦女解釋說:“你雖然丟了黑上衣,可這件上衣的確是我自己的呀!”澄子仍不罷手,還強詞奪理地說:“你不如趕快把衣服還給我。過去我丟的是雙層黑衣,你今天穿的是單層黑衣,用單層黑衣頂替雙層黑衣,你不是還占了便宜了嗎?”

這就是“澄子亡緇衣”的故事。澄子硬要這位婦女把黑衣服還給他是毫無道理的。澄子之所以硬要這位婦女還他黑衣服,是因為他錯誤地進行了推理。他是這樣推理的:

我丟的衣服是黑色的,

你穿的衣服是黑色的,

所以,你穿的衣服是我丟的衣服。

這個推理前提真實,但推理形式錯了,所以結論是錯誤的。

推理的種類

根據不同的分類標,準可以把推理分為不同的種類。卞麵介紹幾種常見的推理的分類方法。

1.根據思維進程方向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為演繹推理、歸納推理和類比推理。

演繹推理就是從一般到特殊的推理。如上文“什麼是推理”中的例(1)和例(2)。歸納推理就是從特殊到一般的推理,如上文“什麼是推理”中的例(3)。類比推理就是從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如本文開頭故事中管仲所用的推理。

2.根據前提與結論之間是否有蘊含關係,可以把推理分為必然性推理和或然性推理。

必然性推理就是前提與結論之間有蘊含關係的推理,演繹推理、完全歸納推理就屬於必然性推理。或然性推理就是前提與結論之間沒有蘊含關係的推理,不完全歸納推理、類比推理就屬於或然性推理。

3.根據前提數量的不同,可以把推理分為直接推理和間接推理。

直接推理就是從一個前提推出一個結論的推理,如上文“什麼是推理”中的例(1)。間接推理就是從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前提推出一個結論的推理,如上文“什麼是推理”中的例(2)和例(3)。

上述各種推理是依據不同的標準劃分出來的,因此,它們之間存在交叉關係。例如,上文“什麼是推理”中的例(1),它既是一個演繹推理,又是一個必然性推理,還是一個直接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