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小寶立誌長大了賣豆腐(2 / 2)

陳鬆感動不已,他緊緊握住張黑娃的手,連連道謝:“真是太感謝你們了!沒想到大家這麼熱心腸,我都不知道該怎麼報答才好了。”張黑娃豪爽地擺擺手:“嗨,謝啥呀!咱都是鄉裏鄉親的,這點小事算不得什麼。再說了,這石磨子放在那兒也是浪費,能幫到你正好嘛!”

……

石磨找到了,陳鬆興致勃勃地準備著手製作美味的豆腐。首先要將這石磨徹底清理幹淨,隻見陳鬆挽起袖子,認真細致地擦拭著每一處角落,不放過任何一點汙漬和灰塵。他還特意找來一口大鍋,燒上滾燙的熱水,將清洗後的石磨放入鍋中,用高溫蒸煮來給它消消毒。完成消毒步驟之後,把石磨取出放在通風處晾幹。

與此同時,陳鬆從空間拿出了一大袋顆粒飽滿、色澤金黃的黃豆。他把這些黃豆倒入一個大盆子裏,加入適量的清水浸泡起來。第二天早上,陳鬆一家便早早地起床洗漱,匆匆吃完早飯之後,大家迫不及待地圍攏到石磨旁邊,準備開始磨豆腐。就連小寶,此刻也是興奮異常,像隻小猴子一樣在屋裏屋外跑來跑去,嘴裏還不停地念叨著什麼。

這種傳統的石磨需要完全依靠人力來操作。通常情況下,得有兩個人默契配合才行,其中一個人負責推動沉重的石磨,另一個則要站在一旁,不斷地將泡好的黃豆添加到進料口中。由於陳鬆身強體壯,力氣比一般人大得多,所以推磨這個艱巨的任務自然就落到了他的肩上。而心靈手巧的趙玲,則承擔起了添料的工作。她穩穩地端著裝滿黃豆的盆子,仔細地控製著每次添加的數量和速度,確保整個磨豆過程能夠平穩有序地進行下去。

就在這時,可愛的小寶瞧見陳鬆正吃力地推著巨大的石磨緩緩轉動,小家夥想起剛才姑姑陳麗教給他的一首農村兒歌。於是乎,他歡快地唱了起來:“推磨……搖磨……推豆腐,請舅母。舅母不吃嫩豆腐……罐罐煨,罐罐煮,煮成一鍋難豆腐。”

黃豆磨成了豆漿子,這個時候要用細紗布過濾,把豆渣過濾出來,沒有渣的漿子就可以熬豆腐了。而豆渣也可以加辣椒炒了下飯,特別香。

豆漿子開始下鍋熬了起來,一會,豆漿就開了。陳鬆看也忙了一上午了,就把豆漿裝了一些起來,一人分了一碗,又解渴又解餓,大家喝著濃鬱豆香味的豆漿,都覺得很滿足,小寶還想喝,陳鬆說:“等會還有更好吃的東西哦,小寶你確定還要喝豆漿?”小寶聽到還有更好吃的,把小腦袋搖得像撥浪鼓一樣。

一會豆腐在鍋裏開始成型,這個時候的豆腐非常嫩,陳鬆又開始弄調料做豆腐腦,很快大家都端著香噴噴的豆腐腦開始吃了起來。吃完豆腐腦又開始繼續做豆腐,把石膏放進豆腐鍋裏讓豆腐成型,再把豆腐裝進準備好的模子裏上麵用大石頭重壓。手工豆腐就做好了。

……

今天的午飯有點晚,桌子上是:豆腐燉臘肉、豆腐煲、肉沫豆腐、家常豆腐、麻婆豆腐、葷豆花、蘸水豆花,還有一個豆腐青菜湯。大家吃著自家做的手工豆腐也是心滿意足。這時候小寶說:“這個豆腐好神奇哦,一個豆子就做成這麼多好吃的。”

陳勝利也笑著說:“嗯,這個豆腐最穩賺不賠了,豆腐隨便做,水多了就是豆漿,做嫩了就是豆腐腦,沒點好就是豆花,做老了就是老豆腐,沒賣完就可以做豆腐幹,做豆腐幹壞了就是美味的臭豆腐……”

小寶用他聰明的小腦袋想了一會,大聲說到:“哇塞……這個豆腐這麼神奇,我長大了就做豆腐賣。”

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