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外麵的濃鬱的霧氣還沒散去,陳鬆正在暖洋洋的被窩睡覺,他翻了個身,想要繼續沉浸在夢鄉中,卻被外麵馬路上傳來的叫賣聲打斷了。那聲音悠長而有節奏,仿佛是舊時光的回響,讓人不禁想起那些年,小販們挑著擔子,走村串巷的日子。
“換豆…腐……囉……”“稱…涼粉……了喔……”這聲音在寧靜的早晨顯得格外響亮,穿透了陳鬆的夢境,讓他的胃也開始跟著叫喚起來。
陳鬆一個鯉魚打挺從床上跳起,動作迅速而有力,帶起的被子如同波浪一般翻滾,惹來了小寶的一陣抱怨和廖紅豔的白眼。小寶揉著眼睛,嘟囔著:“爸爸,你又把我吵醒了。”廖紅豔則是無奈地歎了口氣,輕聲說:“你就不能輕點嗎?”
陳鬆顧不上這些,他快速穿好衣服,像是要去趕一場重要的約會。他拿起兩個盆,急匆匆地出了門,心裏盤算著今天要做的豆腐菜肴。
到了門外,陳鬆對著賣豆腐的人問道:“豆腐怎麼賣的?”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期待,仿佛這豆腐能給他帶來一天的好心情。
豆腐佬是個中年人,臉上總是掛著和善的笑容,他回答道:“豆腐可以用黃豆換,一斤黃豆換一斤老豆腐或者2斤嫩豆腐。”
陳鬆想了一下,他家裏並沒有黃豆,於是他決定用錢買。他說道:“沒有豆子,我用錢買……2斤嫩豆腐,兩斤涼粉,3斤老豆腐……”
豆腐佬點頭答應,手腳麻利地開始稱重,一邊稱一邊說:“好勒……一共4塊錢。”
陳鬆掏出錢遞給豆腐佬,接過那沉甸甸的豆腐和涼粉,心裏盤算著今天要做的菜肴。他打算用嫩豆腐做個家常豆腐,老豆腐燉個豆腐煲,一部分涼粉則拌上自製的辣椒油和蒜泥,再用剩下的涼粉用蒜苗熬個熱涼粉,簡單卻美味。
他提著豆腐和涼粉,腳步輕快地往家走去,心裏已經開始期待著家人品嚐他手藝時的滿足表情。
……
大家都起來了,下樓看到桌子上的涼粉和豆腐也很滿意,陳麗開心地說:“好久沒吃這種手工豆腐了,外麵的豆腐都不好吃。”
趙玲白了她一眼,說:“就你嘴饞,你還記得你拿鬆娃換豆腐不?”廖紅豔她們都齊刷刷用求知的眼神看著母親,等著趙玲繼續說。
趙玲頓了頓,說:“那時候鬆娃才兩歲多,家裏窮沒錢買豆腐,有天換豆腐的來了,她就饞了,想吃豆腐。我又沒錢買,就沒理她。她就去纏著換豆腐的要換豆腐,別人看她一個小孩子就逗她說:拿你弟弟換豆腐可以不?結果她個死丫頭就回來拉鬆娃去換豆腐。把鬆娃嚇得哭得那傷心的,幾天都不敢跟她玩……”說完就笑了起來,大家也都開始調笑陳麗,一家人充滿了歡聲笑語……
……
陳鬆坐在桌前,慢悠悠地吃完了一頓豐盛的早餐。填飽肚子之後,他站起身來,伸了個懶腰,然後邁步走出家門。
今天對於陳鬆來說有一項重要的任務——尋找村裏是否還有留存下來的石頭磨子。這種古老而傳統的工具,曾經是農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現代化進程的推進,它們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
陳鬆懷揣著一絲希望,開始在村子裏四處尋覓。他走過一條又一條狹窄的小巷,探訪了一戶又一戶人家,但得到的答案都是令人失望的搖頭。整個村莊仿佛已經將石頭磨子遺忘得一幹二淨。
時間一分一秒過去,陳鬆幾乎把村子翻了個底朝天,卻始終未能發現哪怕一塊石頭磨子的蹤跡。他不禁感到有些沮喪,心中暗自歎息:“難道真的再也找不到了嗎?”就在這時,陳鬆無奈地決定放棄,轉身踏上歸家之路。
然而,當他剛剛踏進家門不久,一陣喧鬧聲便從門外傳來。緊接著,隻見張黑娃帶著幾個兄弟,興高采烈地推著一輛小車出現在門口。小車上赫然擺放著一個略顯陳舊但保存完好的石頭磨子!
陳鬆瞪大了眼睛,驚喜之情溢於言表。他連忙迎上前去,好奇地問道:“這……這是從哪裏找來的?”張黑娃咧嘴一笑,解釋道:“咱們村的鄉親們聽說你在到處找石頭磨子,大家一合計,覺得不能讓你空手而歸啊。於是我們分頭行動,我呢,運氣好,在我那個遠房表哥家裏找到了這個寶貝。雖然費了點周折,但總算是給弄回來了!”說著,他拍了拍手中的石磨子,臉上滿是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