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茲克與馬庫斯在安斯巴赫一帶相持,避其銳氣,擊敵虛弱。羅馬軍的向導是勃艮第降將艾希維,雷茲克便派將軍希羅德與其交戰,將艾希維生擒,接著又陣斬馬庫斯手下大將、萊茵舊將霍多尼,大殺羅馬軍隊的士氣。
馬庫斯在行軍途中開通了運糧航道,以解決糧草問題,卻被雷茲克先算一步,以羅賓斯的一萬萊茵騎兵截斷羅馬軍糧道,又設伏擊敗了來奪的羅馬軍。
到了這年九月,馬庫斯主力尚未與雷茲克交手,就已經士氣低落,糧草消耗殆盡,而壞消息又接踵而至:洛林的援兵就要到了。馬庫斯知道久留隻有死路一條,就焚燒了所有的船隻,丟棄武器輜重,從陸路火速撤兵。
勃艮第眾將力主追擊,雷茲克卻說:“不可。現在馬庫斯剛剛撤退,必定安排精銳的羅馬軍團殿後。此時出擊,未必得手,不如先緩一下。他定會慶幸後無追兵,勢必晝夜兼程,等他的士卒精疲力盡,我們再出擊,便可大獲全勝。”於是他率領精銳萊茵騎士八千,慢慢尾隨馬庫斯大軍之後。
落魄的羅馬軍隊果然鑿井而飲,一氣跑出上百裏裏,幾天後總算趕到勃艮第邊境。這時的雷茲克下令急行,同時又讓羅賓斯帶上四千精銳騎士抄小路埋伏在康斯坦茨東麵的山澗中。勃艮第軍很快在康斯坦茨附近與羅馬軍接觸,早已累得精疲力竭的數萬羅馬士兵怎還有力抵擋,還沒摸清對手有多少人,就又撞上羅賓斯的伏兵,全軍頓時崩潰,這一仗可以說是勃艮第的八千萊茵精銳騎士在屠殺失去反抗能力的羅馬士兵。戰爭結束一清點,勃軍居然斬首三萬級。
馬庫斯帶著剩下不足一半的殘兵衝出重圍,才退到肯普頓,洛林派來的援軍又恰好趕到,羅馬軍再遭一陣截殺,敗相慘不忍睹,最後逃回去的大概還不到一萬人。
馬庫斯算是撿了條命,但已蒙受了平生最大的恥辱,他歸罪於丟失糧道的瑞士公爵斯威士,把他貶為平民了事(這一招又逼反了斯威士,他據瑞士投降勃艮第和洛林,這一趟北伐真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這就是馬庫斯最後一次北伐的經過和結局,從此至死,他再也沒有信心和力量發動新一輪的北伐了。
雷茲克大獲全勝,從康斯坦茨回到德倫特,威名更盛,也讓無德無能卻有權有勢的德林根愈加忌妒。雷茲克上奏嘉獎的有功將士,德林根均不予理睬。兩人在朝中常有爭執,積怨越來越深。而一向厭惡雷茲克的太後米莎利爾也乘機詆毀雷茲克的戰功,竟然與德林根密謀誅殺雷茲克。雷茲克的侄子、佐德之子克魯斯得到消息,急忙告知雷茲克,並勸他先發製人,除掉德林根和喬科爾尼。可是雷茲克卻表示不忍骨肉相殘,寧可出外避禍也不在國中作亂。
雷茲克深知自己身處險境,但又沒有告訴自己的兒子們。世子波魯斯前來議事,見父親滿麵愁容,問道:“父親麵有憂色,莫不是因為陛下年幼不經事,魏瑪親王(德林根)嫉賢妒能,立了大功反倒更遭猜忌呢?”
雷茲克驚訝地說:“是啊,我竭盡全力擊破強敵,本想能夠保全國家,誰知功成之後卻無立身之地。你既然知道我所想,那有什麼好辦法麼?”
波魯斯答道:“陛下暗弱,大權都交給了魏瑪親王,一旦禍起,再想脫身就不可能了。當今之計,如若不願作亂,不如逃往舊都漢堡,以退為進。要是陛下能夠體悟我們的良苦用心,便可重歸於好;要是不行,我們至少也可以憑借漢堡之險而自保。”雷茲克點頭稱是。
不久,雷茲克以出城打獵為由,穿著平民服飾出德倫特,準備前往漢堡。怎麼也想不到的事在此時發生,素來不受雷茲克喜愛的小兒子米爾頓跟著父兄逃到奧爾登堡,便偷偷跑回德倫特向德林根告發,德林根當即派千餘輕騎兵追趕。在寧堡一帶附近趕上雷茲克,幸得波魯斯領兵斷後,追兵一時不敢靠近。
事情敗露,反倒堅定了雷茲克叛逃的決心。到了這個非常時刻,波魯斯也認為應當起兵除掉德林根等掌權的庸人。
謹慎的雷茲克回答他說:“你這一招如果成功了,當然是國家之福,如若失敗,就後悔莫及了,不如南奔洛林,才是當前的萬全之策。”
於是下令南下,一行人來到易北河渡口,被勃艮第守兵擋住去路,雷茲克親自上陣,斬殺守兵,渡河抵達柏林。慕容垂從柏林率領自己的幾個兒子波魯斯、穆斯、齊哈特、米厙和侄子克魯斯、舅舅碧斯曼等人,出發逃往洛林去了。當然,他也沒忘記帶上他一生中所愛的第二個女人——前妻艾琳霍特的妹妹艾薇娜,而太後給他安排的那個米特赫拉,卻被孤獨的留在了德倫特。
,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