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陽餘暉(2 / 2)

意大利的羅馬得到安東尼奧的死訊,大臣們都對德意誌重新產生“想法”,而帝國元帥馬庫斯深知佐德厲害,一句“佐德尚在,憂方大耳”,使得朝中認為德意誌可圖的議論立刻平息下去。

這個時候的薩克斯羅馬帝國,還掌握著第二次北伐留下的成果——舊都柏林周圍的局促之地。佐德完全秉承安東尼奧的統一意圖,這個令人垂涎已久的條頓時代的故都成為他前進步伐上的第一個試音石,他於西元1062年,揮師東進,進攻柏林。馬庫斯則向朝中提出了一個奇怪的要求(馬庫斯通過消滅波希米亞、兩次北伐戰爭,這時可謂權傾朝野,明為上疏,實際上就是提出要求):請羅馬皇帝遷都柏林,以充實北德一帶的力量。(明知不可為,仍然以此要挾皇帝,馬庫斯不愧“一代梟雄”。)這一次朝中的意見終於“難得”的統一,沒有人敢氣勢洶洶地朝弗雷德大軍的槍口上撞,羅馬皇帝馬克西姆三世還找了幾個語言水平高的大臣回複,洋洋灑灑地寫了一堆形勢分析,反對遷都一事,讓人讀來也找不出什麼漏洞。馬庫斯雖然膽大,卻也得麵對現實。(這對他本人無甚影響,倒是馬克西姆三世害怕馬庫斯因此懷恨,於己不利,趕緊加封桓溫為內總務大臣、軍務總督,到底把整個羅馬的兵權都交到他的手中。)

駐守柏林的薩軍在勃艮第大軍的幾番強攻下終究守不住柏林,經過三年的攻守戰,柏林再度失陷,馬庫斯無奈之餘也隻能在南方繼續緩圖北進良機,而勃艮第帝國的支柱佐德也已無力續進——他為此耗盡了生命中最後的精力。僅隔兩年,也就是西元1067年,佐德帶著事業未竟的那份遺憾去世。勃艮第帝國的半邊天塌了。

佐德臨終時竭力向菲利普一世推薦弟弟慕尼黑公爵雷茲克接任自己總務大臣之職,說:“雷茲克的才略勝我十倍,先帝按照長幼的順序,才讓我先來輔政。慕尼黑公爵文武兼備,又是至親,我死之後,希望陛下能夠委政於他。”

佐德說得一點沒錯,以雷茲克的才華,如果真能委以重任,勃艮第帝國的半邊天應當可以重新支撐起來。然而菲利普與他父親一樣對這個慕尼黑公爵不信任,一切聽憑魏瑪親王德林根處理,結果總務大臣這樣的要職竟落到了比菲利普更不懂事的皇弟吉森公爵莫洛伊頭上。

接下來雷茲克很快以自己的出色表現證明了勃艮第帝國這幾位“決策者”的嚴重錯誤,那便是漂亮地擊退了馬庫斯第三次征伐德意誌的大軍。可惜雷茲克在戰場上是勝利者,到了戰場下卻不及他戰場上的對手馬庫斯精明,遭受到他平生的第一次“大失敗”。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賞作者貴賓票:

親,您還沒登錄噢,馬上or

(本章完)